注意你的这种布施,其实是“带业”的布施

旅行   2025-01-28 04:00   山东  

 

一切皆来自于自己的布施

钱财如此,健康如此

智慧也是如此

佛教中认为

财布施得财

法布施得聪明智慧

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你布施了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按照因果循环的道理,我们想要收获什么,就必然先付出什么。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精心耕耘,勤恳劳作,将来的结果一定是不会负你所望的。佛教中也特别强调布施,只有通过布施,我们才会获得相应的福报。


现代人都比较看重财富。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现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自古以来就普遍存在的现象。只不过在当下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科技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快捷,竞争也相对激烈,人们在社会大环境的驱动之下,不得不向“利益”靠拢。


如果说努力工作,积极付出,增强能力,扩充人脉都能够使自己的事业获得发展,收获财富的话,其实我们从因果的角度,只要用“布施”这一个词来概括,就已经足够了。


         


现在有很多的公益课堂,宣传传统文化或者佛教文化,还有很多寺庙中举办的各种法会活动等等。我们如果有时间都可以去多做义工,这就是培植福报最好的方式之一。


在做义工的过程中,我们布施了自己的体力,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心甘情愿,想要去服务众生的心,不仅自己内心欢喜,周围的人也都会感到无限的欢喜。那么你得到果报的时候就会非常的轻松自在,很自然的心想事成。


可是如果你虽然在行善,做布施,但在做的过程中心不甘情不愿,十分勉强地把它做完,虽然你也做了,由于发心的不一样,得到果报的情况也就不一样了。


虽然你最终的果报还是会得到财富,健康或者智慧,但是就拿财富来说,你想要获得财富,需要白天上班,晚上加班,甚至于每天都被老板骂才能得到钱,所赚来的是很辛苦的钱,这是因为你在因地做布施时,心里头夹杂着烦恼的缘故,并没有做到完全清净和欢喜。


正是因为你种下了这样的“不善业”,所以就会感到这样的“不善果”。所以,因与果之间是一一对应,没有丝毫的偏差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修行就是修心,无论怎么修,都得回归到自己的心地上面来。


真正降服了自己的妄想心,带着一颗清净心,利他心,欢喜心去做布施,将来你所得到的果报也是圆满的,清净的,欢喜的。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值得注意的。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仅作公益分享。

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青岛大珠山石门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鲁(2022)0000140  


点个“ 在看 支持一下

青岛大珠山石门寺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