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佛须知,何供何不供

旅行   2025-02-08 04:00   山东  

 




众所周知,佛门三宝即佛、法、僧经云供养三宝,功德无量。
《法华经》中有言,“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意思是说,假如有人内心散乱,但是在佛前供养一朵花,以此功德也能逐渐累积,乃至究竟成佛。
三宝是无上殊胜的福田,面对财力困顿,也想与佛法结缘的有情,佛陀住世时,为众生施设了这些方便善巧。
能够作为佛前诸多供养物品的东西有很多,这当中的讲究也不少。不论供养什么物品,最重要的是“清净”,即供品来源之清净以及供养时的心清净。


不净物不可供佛


一切供品,实际都可以分成两类,那就是净物与不净物。

要注意的是,此处所谓的净物,并不是指供品是否洁净,而是供品的来路要正不能是偷盗、欺诈所得的赃物。

佛门内有一则著名的“贫女施灯”的典故,贫苦的女乞丐用乞讨来的钱换了一盏油灯供佛,佛却说她的功德无边无际。

这就是告诉我们,供佛不必要价值连城的供品,但一定要用“净物”供佛。

反过来说,假如有人拿不净之物供佛,佛却欢喜加持此人,那岂不成了佛法鼓励世人作恶?


荤腥不宜供佛



佛教中吃素,不沾荤腥。是指既不沾荤,也不沾腥。而现在很多人认为荤腥都是肉类,此谬矣。
“荤”的草字头说明它代表着植物,佛教用它来概括五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强烈的植物类食物。五荤,又叫“五辛”,自佛陀时代就已经有了这种说法。
《大佛顶首楞严经》中指明五辛是:葱、蒜、韭、薤、兴渠。在佛家看来,食荤菜令人气息粗浊,如果要参禅入定,就会遇到障碍;食肉类则障碍平等心,难以生出慈悲心,也就无法平等的对待众生。
所以,如果我们用荤腥供佛,虽然看似花费了很多心思和财力,实际上毫无功德可言。因为,我们连最基本的佛理都丢掉了,恭敬心更是无从谈起。


清水宜供佛


一杯“清水”,不需要极大的辛劳就可以取得,水的价值也相对低廉,不需要去“作奸犯科”。

所以,一杯“清水”,几乎可以说是最佳的供品之一。学佛人早晚礼佛,敬水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项目。经云水有八德,在佛门中起到表法的作用。

地水火风四大之中,水乃万物之母,常居于万物之下。水之性与佛之教义十分契合供养一杯水,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功德无量。

佛心平等,不起丝毫分别。

如果众生能心怀恭敬,量力而行。那么不管供养何物,都是在“舍”,也都是在降服自己的“贪婪心”。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仅作公益分享。

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青岛大珠山石门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鲁(2022)0000140  


点个“ 在看 支持一下

青岛大珠山石门寺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