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陶宛的红线试探:中国坚定回应背后的深意
【人民网】11月29日,立陶宛外交部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宣布将中国驻立代办处有关外交人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要求限期离境。中方对此粗暴挑衅行径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众所周知,立方在涉台问题上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背弃两国建交公报中所作政治承诺,导致中立关系陷入严重困难。中立关系降级3年来,立方反而变本加厉,一再破坏双边关系。中方要求立方立即停止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停止为中立关系制造困难。中方保留对立方采取反制措施的权利。希望即将成立的新一届立政府顺应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为中立关系正常化积累条件。
【荣茂观察】
立陶宛近期的行为无疑是在挑战中国的底线。在将我方外交人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并扬言驱离之后,中国外交部迅速作出正式回应,表达了三点明确立场:第一,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立陶宛的行为;第二,点名批评立陶宛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第三,警告立陶宛立即停止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保留对对方采取反制措施的权利。
这一系列强硬表态不仅展示了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也向全球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台湾问题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任何试图在这一问题上搞小动作或挑衅的国家都将付出沉重代价。立陶宛的举动不仅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更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重侵犯。面对这样的挑战,中国政府的态度鲜明:不会听之任之,也不会姑息迁就。
立陶宛的行为并非孤立事件。此前,由于其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做法,中国已经对立陶宛实施了外交降级。如今,立陶宛错上加错,进一步加剧了两国关系的紧张。中国此次的回应不仅是对立陶宛的警告,也是对所有试图在台湾问题上搞小动作或挑衅的国家的一次严肃警示。台湾问题绝不是可以讨价还价的筹码,更不是可以用来博取政治利益的工具。任何国家如果执意在这一问题上挑战中国的底线,必将自食其果。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反制措施不仅仅是口头警告。事实上,中国已经多次通过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从经贸制裁到外交反击,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展示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能力。立陶宛此次的行为,很可能会引发更为严厉的反制措施。中国不仅有能力也有决心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此背景下,立陶宛需要认真权衡其行为的后果。台湾问题没有商量的余地,也没有任何空间可以打擦边球。中国此次的强硬表态,不仅是对立陶宛的一次警告,也是对其他国家的一次提醒:任何试图在台湾问题上左右横跳的国家,都将面临来自中国的坚决反制。立陶宛接下来的选择将直接决定其未来的命运。如果它继续执迷不悟,中国采取行动是必然的,而立陶宛也将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总之,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始终如一: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企图分裂中国领土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回击。立陶宛的挑衅行为不仅暴露了其短视和无知,也再次证明了中国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的坚定决心。未来,中国将继续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任何挑战者都无处遁形。
二、中德关系面临新挑战
【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2日在北京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举行第七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
【荣茂观察】
随着全球政治格局的演变,中德关系在乌克兰冲突背景下正经历微妙的变化。德国新任外长贝尔伯克近期与中国外长王毅的会晤揭示了两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立场差异。贝尔伯克明确表达了对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责任的看法,认为这些国家应当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而非助长任何威胁国际安全的冲突。她特别指出,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正在影响中德乃至中欧关系。
贝尔伯克的观点反映了部分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在俄乌战争中的角色的一种担忧。他们希望看到中国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影响俄罗斯的行为,并期待中国能够在实际行动上回应欧洲的安全关切。然而,这一期望也体现了西方视角下对中国政策意图和行动的认知偏差。中国一直强调自身的中立立场,并在多个场合表示支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推动和平进程。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完全符合自身利益和地区稳定的需求。中国主张的是多边主义和对话协商,这不仅适用于俄乌问题,也是处理其他国际事务的基本原则。面对来自德国的压力,中国坚持认为自己有权利选择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受制于其他国家或集团的选择压力。同时,中国也意识到中德关系中存在因俄乌问题而产生的障碍,这需要双方通过持续的沟通与理解来加以克服。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的国际局势依旧复杂多变,乌克兰战场上的动态以及国际社会对此事态发展的反应都可能影响到中德及中欧之间的互动。在此背景下,中国承诺继续管控军品出口,并积极参与斡旋工作,努力促进俄乌之间的和平谈判。与此同时,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也应该调整对中国的看法,摒弃偏见,认识到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建设性的角色。只有当各方能够相互理解和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时,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国际秩序。
综上所述,尽管中德在俄乌问题上存在分歧,但通过深化交流、增进互信,双方仍有机会找到合作的空间,为实现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贡献力量。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态度,避免单方面的误解和指责,共同探索符合所有相关方利益的解决方案。
三、深圳共有产权房珈誉府:政策与市场分析的双重视角
【金融界】11月29日,深圳首个共有产权房项目“珈誉府”正式推出,共计4000多套房源,首推1729套,包括1383套两房和346套三房,配售均价仅为23740元/平方米,而同小区的商品房均价则高达5万元/平方米。
【荣茂观察】
首先,从政策层面来看,深圳共有产权房的推出是响应国家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重要举措。共有产权房通过政府与购房人按份共有产权的方式,降低了购房门槛,使更多中低收入家庭能够拥有自己的住房。同时,政策明确规定了购房人的资格条件,如深户、社保缴纳、无房记录等,确保了资源的合理分配。然而,网络上对于这一政策的质疑声不断。有人认为价格过低会对商品房市场造成冲击,也有人对五年后即可自由定价转让的条款表示不解。实际上,这些质疑都源于对共有产权房政策的不完全理解。
关于价格问题,共有产权房之所以能以半价出售,是因为购房人仅购买了50%的产权,政府持有剩余的50%。这意味着购房人实际上是在以市场价格的一半购买了一套拥有50%产权的房子。至于五年后可自由定价转让的条款,这是借鉴了北京等城市的成功经验。北京在推出共有产权房初期也面临销售难题,后通过放宽转让条件刺激了市场需求。深圳此次直接采用了北京的2.0版本政策,旨在避免重蹈覆辙。
从市场角度来看,共有产权房的推出无疑将对深圳远郊商品房市场造成一定冲击。然而,这种冲击并非完全负面。一方面,共有产权房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有助于平抑房价上涨预期;另一方面,共有产权房与商品房在品质、配套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两者并非完全替代关系。此外,共有产权房的推出还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
政府推出共有产权房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这是一种住房社会保障措施。虽然这可能对商品房市场造成一定影响,但这是政府通过政策手段调节房地产市场的必然结果。同时,政府也在不断优化政策细节,以平衡各方利益。
综上,深圳共有产权房珈誉府的推出是房地产市场的一项重要政策创新。虽然短期内可能对商品房市场造成一定冲击,但长期来看将有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购房者而言,共有产权房提供了一种新的住房选择,有助于缓解住房压力。对于政府而言,共有产权房是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我们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一政策创新,并期待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
-----------------------
觉得不错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