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4小时终结俄乌战争?欧洲不买账!

职场   2024-12-17 15:11   山东  
2024年11月,特朗普刚当选时,很多人都做出了一个几乎一致的预判,那就是特朗普将会终结俄乌战争,开启与俄罗斯的新篇章。美国的右翼支持者坚信特朗普在处理国际事务上的直率将给俄罗斯带来更大压力,并促使战争停火。然而,现实远比想象中的复杂。特朗普现在想要终结战争,恐怕没那么容易。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里是荣茂观察。

泽连斯基很明显不打算接受特朗普的提议。2024年12月8日,他直接对特朗普提出的停火协议进行了强硬回应:“除非北约同意接纳乌克兰,否则停火根本不可能。”这是泽连斯基的标志性立场,完全忽视特朗普的外交调解,表现出乌克兰在战时对外交空间的坚定要求。这不仅是对特朗普个人立场的挑战,更是一次深刻宣言。泽连斯基知道,停火意味着他将失去西方世界的支持,而俄罗斯从未打算与乌克兰达成真正的和平协议。

欧洲的态度也变得更加清晰。2024年12月,德国和法国联合发布了柏林宣言,明确表示将继续支持乌克兰,并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强硬声明:“我们不能让俄罗斯继续肆意侵犯欧洲。”无论特朗普如何施压,欧洲的立场似乎毫不动摇。这一切表明,欧洲面临的内外部压力正在将俄乌战争推向一个更加不可预测的方向。虽然美国在支持乌克兰方面的立场复杂多变,但欧洲国家的决心现在清晰可见,虽然他们并不是为了乌克兰的未来,而是为了自身的地缘政治安全。德国、法国等大国清楚地知道,俄罗斯一旦获胜,将影响整个欧洲的安全形势。

东欧国家尤其是波兰的立场显得尤为激烈。波兰与俄罗斯的恩怨历史悠久,至今在该国社会中留有深刻印记。如今,波兰对俄罗斯的深层仇恨,已成为推动欧盟集体行动的重要因素。波兰支持乌克兰不仅是出于对战争胜利的期望,更是出于对俄罗斯长期威胁的警惕。在波兰看来,俄罗斯的扩张主义野心不可低估,支持乌克兰取得胜利,等于在捍卫整个东欧的安全边界。

然而,并非所有欧洲国家都能完全持这种坚定立场。法国总统马克龙的立场与德国也有所不同。马克龙不仅对乌克兰问题表示支持,更提出了建立“欧洲军”的想法,希望在未来的世界政治格局中,欧洲能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战略自主权。在马克龙看来,欧洲的未来不应该仅仅取决于美国的支持,更在于欧洲内部如何增强合作,实现政治和军事上的独立。

德国的立场更加务实,他们认为如果俄罗斯得不到有效遏制,欧洲将会面临更严重的安全威胁。与波兰等东欧国家的激进立场不同,德国在推动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的问题上表现出更谨慎的态度。德国政府内部的讨论显示,支持乌克兰不仅仅是道义上的支持,更多的是基于欧洲长远战略利益的考虑。在全球范围内,德国希望通过坚决的对乌政策来巩固自己在欧盟内的主导地位,同时,也避免将整个欧洲卷入一场无休止的冲突中。

欧洲的支持立场强硬。特朗普的孤立主义政策与欧洲之间的裂痕,无法通过简单的外交手段来修复。特朗普在美国国内的支持基础,尤其是在右翼选民中,让他不得不坚持这一立场。这使得他与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欧洲的左翼政府,尤其是德国和法国,对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明显不信任,他们认为特朗普的策略不仅不会结束俄乌战争,反而可能加剧全球的不稳定性。

随着战争的继续,乌克兰内部也越来越复杂。泽连斯基不仅要面对俄罗斯的军事压力,还需要解决国内对战争疲劳的情绪。战争的长期性已经让民众对其支持产生动摇,而泽连斯基只能继续通过不断的外部支持来维持稳定。无论是来自美国的援助,还是欧洲的支持,这些都延续了他的政治生命,但如果战争结束,他的地位也会随之动摇。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他页不得不将战争进行到底,甚至不惜以国家利益为代价,确保自己的政治未来。

中国在这场俄乌战争中的角色,始终保持相对独立的态度。尽管俄罗斯是中国的战略伙伴,但中国并没有选择全力支持俄罗斯。中国更注重的是如何占据有利地位,避免陷入东西方对抗的漩涡之中。中国通过加强与欧洲、东南亚等国家的经济与外交关系,逐渐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对于中国来说,俄乌战争不仅仅是一个地区性冲突,而是全球政治秩序重组的重要一环。如何在这一局势中保持战略独立,避免被卷入大国竞争的漩涡,是中国外交的关键。

全球政治的局势错综复杂,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在此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的孤立主义,特别是在俄乌战争中的表现,使得美国与欧洲的关系面临巨大的裂痕。而中国则在全球政治中逐步增强了其独立性。未来的国际局势,可能会因为俄乌战争的继续发展而更加动荡不安,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或许将决定未来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

------------------------------
觉得不错请分享

荣茂观察
原“THLDL领导力”。作者:李荣茂,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THLDL大课堂、清大领导力创始人、原清华大学领导力创办人、资深投资人。站在中国立场分析国内外政经走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