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大地上最壮观的景色之一,尤其高山,挺拔、峻峭的气概,会激发人们豪健的感情,奋起人们勇往直前的斗志。名山自不必说,未出名的山也有其天成的隽永之处。在解放战争时期,我跟随部队横越过一次粤赣边界的九连山,那是我生平登过的最高的山,身临其境的感受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视频:四野44军老战士罗怀伟同志
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了决定性的胜利阶段。遵照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继续挥师南下展开广东战役。广东的国民党守军,依托南岭、大庾岭、九连山为天然屏障,调集了三个兵团、十个军及保安部队共约15万人,把防御重点放在粤汉铁路沿线曲江(今韶关)一带,妄图固守粤北,确保广州。
我15兵团当时在湖南桂东和江西信丰、三南(龙南、全南、定南)一带集结,备战广东战役。9月下旬,我四野第44军接到 “轻装穿越九连山,直插广州” 的命令。我们立即放弃一切车辆,武器、辎重一律改用马驮,向“天然屏障”九连山挺进,写下了我攀登高山的唯一经历。
军主力先行出发,我们解放团跟后。是时,传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全体官兵兴高采烈,斗志昂扬,第二天就开拔向九连山进军。出发那天,天空满布阴云,早晨开始飘飘洒洒地下起了濛濛细雨,一路行来,湿透了战士的衣裳。远望九连山,山顶耸入云端,云遮雾罩,像一堵巨大的屏风挡在前面。及至山脚下,果见山高势陡,路险难行。开始上山的路有人工修筑的,而大多是行人踩出来的。一会儿在山脊上蜿蜒,一会儿又下到谷底,一会儿是羊肠土路,一会儿是绕山石阶。那一米多宽的盘山道,一面是刀削般的峭壁,一面是深不见底的幽谷,鬼斧神工,极像一条带子系在山腰间,让人不由得想起川蜀的栈道来,遐想联翩。
拍摄者:孙丕永同志
行进中,战士们的汗水和雨水融在一起,湿透了衣裳,但个个都顾不得这些,只管一边喊着“往后传,跟上!”,一边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嘹亮歌声中,踏着九连山的脊背放步疾行。有一件事,至今想起来还有些惊心,由于“栈道”狭窄,在一个山角处,一匹驮炮的马因马架子刮在突兀的怪石上,身子一扭,后蹄踏空,猛然跌入山谷,在二三十米深处,马架子搭在峭壁伸出的树干上,那马活生生被四蹄悬空挂在半空中,眼看着无法救助,我们不得不忍痛放弃那匹马和那门炮继续前进。
越往高处走雨越细了,如烟似雾,看不清一米以外的道路,队伍排成一排脚跟脚地鱼贯前进。又走了一程,水雾渐渐淡化,须臾,显现出万里无云的一碧晴天,原来我们已穿过云层,把云踩在脚下。居高眺望,在一片白茫茫的云海之中,数点高峰露出嶙峋尖端,犹如礁石浮现在大海之上。远处山谷里,白云与青山交融,胜似仙境,又像一幅水墨丹青。战士们兴高采烈地嬉笑说:“我们登云驾雾了!”、“我们摸着天了!”,表现出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山峦间有一平缓的浅谷,散落地住着一些人家,当晚我们就宿营在那里。老乡们说,由于山高路险,除了二十多年前南昌起义后红军的一部从这条路走过,就是“边纵队”的游击战士在这里活动。国民党兵从未到过这里。他们还告诉我们说,远处那个直刺青天的山峰,是九连山的主峰,海拔有1200多米,山腰有一巨石,像个奋蹄扬角的牛,四蹄相夹成一岩洞,洞前有一坡地,青草萋萋,群蝶娴舞,因而得名“风吹蝴蝶岭”。一个战士听了,立即编了一段快板,记得是:九连山,有奇峰,悬崖峭壁难攀登,二十年前红军路,解放战士又重行,国民党,白日梦,想靠天险作障屏,毛主席他一挥手,“风吹蝴蝶”出奇兵。
历经两天,翻过了绵亘二百余里的九连山,这时,前方部队经连平、新丰,在从化云台山打了一场激烈地战斗之后,势如破竹直逼广州郊外,与正面主力一起,于10月15日一举攻克广州。
广州解放后,当时我在解放团政治处工作,负责收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报纸。在国民党发行的报纸上,报道的关于我军向华南进军的动向中,许多称共军某某部进犯某地的消息,唯独没有四野第44军的动向,敌人万万没料到我44军翻越了人迹罕至的九连山,风吹蝴蝶出奇兵,抄他的后路。直到我军到达广州,敌军才如梦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