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东北战场(23):英雄塔山

文摘   2024-09-09 00:00   湖南  


“光荣的四野四十四军”公众号
文章阅读推荐:

(1)解放战争·东北战场(19):长春之殇

(2)解放战争·东北战场(20):电报征锋

(3)解放战争·东北战场(21):南下征途

(4)解放战争·东北战场(22):锦州攻坚

(5)第44军:四平参战老兵签名旗帜   捐赠去向投票

(6)四野第44军老兵签名活动

(7)“四野第四十四军纪念章”领取方式
投稿邮箱:24210422@qq.com
这是云诡波谲的风云10月。这里也是即将燃起战火的塔山。
中国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走来,塔山从未立名于书,如果没有这场震撼世界战史的阻击战,塔山永远是一个不出名的小山村。
锦州攻坚战打响的五天前,林彪点将程子华,命他全权指挥4纵和11纵驻防塔山。
6日当天,程子华召集团以上干部登上白台山侦察,一眼望去,周围皆是平原。
除了他们脚下的白台山。
白台山距离海域不过二十公里。在这片宽度仅二十公里的狭窄走廊上,阻援核心阵地是依仗唯一的白台山高地布置重兵,还是利用塔山卡住交通要道,大家还是有不同的意见。
大家应该知道,所有的阵地防守战,必须要依托高地,且有99.9%的概率是核心阵地。即便不是核心阵地,只要高地失守,阵地也会同时告破。
例如四平防守战,侧翼的塔子山高地刚刚被廖耀湘的新6军攻占,林总在正面防线尚没有被击穿时,还是下达了紧急撤退命令。
再例如我们后续要讲到的黑山阻击战,梁兴初在构筑阵地时,发现周围高地平均海拔仅有一百多米,且都是硬石块的情况,他还是发动部队、老百姓用麻袋装土送到山上,构筑阵地。
因为,阵地防守战中的高地实在是太重要了!
但塔山阻击战之所以神之又神,关键在于这场阻击战中的每一次思维交锋,每一次防御部署,甚至是每一发炮弹的落脚点。
所以,塔山阻击战摒弃了两千多年来的军事传统,没有把核心阵地构筑在唯一的高地白台山,而是置重兵于平原地区的塔山!
理由有三个。
其一,葫芦岛到锦州唯一的一条公路,从塔山村横穿而过,铁路又从距离塔山不远处的桥头堡穿过,两个据点控制着交通要道。
(这是优点,也是置重兵于塔山的唯一优点,但缺点同样明显,平原防守,毫无所依)
其二,置重兵于白台山,右翼会形成一条长达10公里的宽大防御正面,防线太宽。
其三,一旦国军利用一部分兵力围困白台山,白台山立马就是下一个街亭,此时如果国军主力从塔山正面冲击,根本来不及增援。
所以塔山这个点位极其重要,它也必须是核心。
程子华以塔山为核心,4纵在正面核心阵地一字排开,右翼和侧翼以11纵31师、32师、33师、独4师、独6师进行辅助攻防,构筑了一道名扬战史的塔山防线。
既然是防线,那么在接下来的角逐中,就不可能只有塔山。塔山阻击战期间,整个战场的角逐基本是围绕白台山、塔山村、桥头堡、高家滩四个点位进行。
如果加上最初的轻微战斗,打渔山岛也算一个点位。
我们翻看塔山阻击战的相关文字资料,会发现这场阻击战期间,桥头堡是一组极为重要的高频词,它的出现次数甚至要远远高于塔山村,
例如东野的《阵中日记》、吴克华的《塔山阻击战》、胡奇才的《忆塔山阻击战》、莫文烨的《英雄塔山》,甚至还有4纵10师28团2连连长程远茂写的《血战桥头堡》。这些回忆录,虽然大多冠以“塔山”之名,但全部重点提及到了关于桥头堡的残酷战事。
塔山阻击战结束后,东野一共颁发了四面锦旗,除了炮兵团获得的“威震敌胆”锦旗,其余三面锦旗依照塔山防线的各个点位,依次是
36团捍卫的白台山,获得“白台山英雄团”荣誉锦旗。
34团捍卫的塔山村,获得“塔山英雄团”荣誉锦旗。
28团捍卫的桥头堡,获得“塔山守备英雄团”荣誉锦旗,其实真正的名字应该是“桥头堡守备英雄团”,因为桥头堡这个名字到处可见,没法叫它,只能是“塔山守备英雄团”。
我们了解了这三个重要的点位,就基本上也就能够理解整个塔山战事。
10月10日。当塔山防线尚未完全巩固时,驻防葫芦岛地区54军军长阙汉骞,未等葫芦岛大军完成集结,便决定率先对塔山发起进攻。
理由是:打塔山太容易,不能让别人抢了功劳。
此时,蒋介石刚在葫芦岛地区设立东进兵团指挥部,正式任命的指挥官为华北剿总傅作义麾下第19兵团司令官侯镜如。侯镜如未抵达前,葫芦岛军事由第54军军长阙汉骞代为负责。
可阙汉骞一个小小的军长,哪有资格指挥陆续云集葫芦岛的各路大军。
于是,国党一众高级军官纷纷派遣心腹爱将扑到葫芦岛抢夺指挥大权。
至于为何要争这个指挥权,自然是大家都觉得塔山简直太™好打了!这种能够在蒋介石面前露脸的天赐良机,必须要抢!
这就好比是摸着蒋介石起床规律,在操场上跑步的胡宗南。
这就好比是摸着蒋介石检查作息规律,掌灯杵在书桌前看书的陈诚。
我们少年时代,这玩意儿它应该叫努力。但是呢,到了20来岁,它应该叫显摆。
如果到了三四十岁,它就应该叫拍马屁!
蒋介石喜欢这一套,底下的人那当然也逢迎这一套。
先是卫立煌,他派出了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陈铁,为的是切割范汉杰的指挥权。
再是范汉杰,他派出了锦州指挥所副司令官唐云山,为的是保住他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主任的权力。
如果上面两位是单纯想要维系自己权力地位的话,那么阙汉骞就属于实实在在想要夺权邀功的人。
关于这位老哥的表现力,时任秦葫港口司令部副司令的惠德安在回忆录里讲了一个小故事。
蒋介石特别喜欢“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阙汉骞也搞了一副,就贴在54军军部。蒋介石曾抵达葫芦岛训话,当进入第54军军部时,恰好看到了这幅字。
惠德安在回忆录中,还特意描述了蒋介石当时看到这幅画的状态:“蒋看了点了两下头,口里还微微哼了两声”。
瞧这细节,那证明阙汉骞真是一招点在了蒋介石的死穴上了。
其实我觉得阙将军也没啥错,这哪能叫拍马屁呢?咱这是崇拜领袖是不是?其他的国军将领就是酸菜包!
蒋介石事后还特赐阙汉骞合照,鼓励他好好干。至于好好干谁,是干那些前来夺权的国军将领,还是好好干塔山,阙汉骞认为应该是两个意思都有。
塔山的诱惑实在太大,再加上有蒋校长的一句“侯镜如没来,阙汉骞暂时代为指挥”的命令,阙汉骞根本不搭理卫立煌和范汉杰派过来的人,无视两位空降大员,大包大揽葫芦岛地区的指挥权。
他要在其他部队尚未抵达之际,拔得头功!
10月10日,凌晨3点30分。塔山阻击战正式打响。
阙汉骞下令对塔山展开长达半小时的炮火轰炸。那一刻,从白台山到打渔山岛,我军工事大部被毁,只剩下光秃秃的交通壕沟。
4点,国军三个师对塔山防线展开全面进攻,塔山阵地全线接敌。
坏消息又接踵而至,34团正面的塔山前沿阵地和侧翼的打渔山岛被攻占,36团的白台山侧翼也被攻占。
后方坐镇指挥的4纵司令员吴克华,收到前方战报,气得直跺脚。马上接通12师前方指挥所,命令江燮元
迅速组织短促反击,夺回阵地!决不能一开头就叫敌人逞凶,要打掉它的威风,打下它的气焰。
34团的战士们,以班组成突击小队,跳出交通壕沟,贴上去和刚刚抢占阵地的国军拼刺刀。刺刀掉了,他们抓衣服,揪耳朵,用牙咬,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战斗,终于打退了国军的前线部队。
天亮后,36团重新夺回了白台山侧翼阵地,34团夺回塔山前沿阵地,仅有打渔山半岛因为涨潮无法登陆上岸,暂时还没办法。
4纵司令员吴克华在回忆录中说:天亮后,我走出碉堡,想看看前沿情况,只见南半天烟尘密布,浓烟与海雾遮盖了一切,从炮队镜里,也看不清阵地面貌。
国军的进攻一直持续到17点,随后在火炮的掩护下,狼狈撤出了战场。
10师29团也趁着落潮时间,总算夺回了打渔山岛。
这一天,程子华即便听从林彪建议使用梯次防御,仍旧难以避免前线部队所遭受的残酷炮火打击。
当日夜里,前线将士们交替吃饭,扑到阵地重新构筑工事。这一次,塔山防线工事得到了加强。
10月11日。7点。
国军增加第157师,补充到151师侧翼方向(进攻老官堡),再一次展开进攻。
国军在塔山防线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炮火轰炸,在浓烟还没散尽之际,整营整连发起了冲锋。
第一次冲锋失败后,再进行半小时炮火覆盖,然后继续冲锋。
我军白台山、塔山、桥头堡前沿阵地相继被突破,后续部队补充上阵,跳出工事和国军拼刺刀,才勉强打退了冲锋的国军。
但退出阵地的国军,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又在离我军阵地防线不远处构筑简易工事,企图为后续部队冲锋建立前沿阵地。吴克华命令炮兵重点打击第二梯队的国军。
那些冲刺到前沿阵地的国军,因为后续国军无法递补,被迫撤退。
国军第二天的进攻,从早上的7点,一直持续到了16点,才无奈撤军。
两天的全面进攻,阙汉骞并没有顺利撕开四纵防线。阙汉骞唯一的收获是侯镜如来了,他的葫芦岛指挥权要被剥夺。
加上蒋介石派遣的华北督战主任罗奇也抵达葫芦岛。这位罗主任有着“千岁太监”“钦差大臣”、“罗千岁”等诸多美誉。
眼看着两天突破失败,罗奇和侯镜如决定召集大家开会商讨,重新制定作战计划。
10月11日,下午。参谋部搞出了两份作战方案。
一个方案由阙汉骞的参谋长杨中藩提出:不能再集结重兵进攻塔山,应该集中重兵进攻塔山和白台山中间带,绕后夹击塔山。
另一个方案由侯镜如的参谋长张伯权提出,他基本是按照侯镜如的想法办事,拖拖拉拉的进攻塔山防线,省的打穿防线又被包围。
所以,他强调重点进攻塔山和桥头堡两个据点。理由是杨参谋长的方案即便能够如期从缝隙中突破,大兵团展开也极为不易,与塔山和桥头堡相比,该地地方开阔,便于展开兵力。
大家讨论了一下,还是选择第二种。总攻塔山主力换为罗奇麾下的独95师。
因为要熟悉地形,罗奇同时下令,具体的进攻时间,定为第二天13日早上拂晓。
12日,停战了。
对于驻防在塔山第一线的我军将士而言,简直莫名其妙。大家在阵地前干耗了一整天,始终看不到国军进攻的迹象。到了晚上,34团团长焦玉山想摸一摸国军的底,派出一个七人小组侦察班,由班长纪仁祥带领,化妆成民工溜进了国军前沿。
在国军第21师第63团团指挥所驻地周流河子旁边的三岔路口,纪仁祥一行人看到一个胖军官在几个卫士的保护下大摇大摆的走进埋伏圈,七人立马扑上去,连夜将胖军官和几名卫士打包带回了团部。
经过审讯,才得知这伙人是第63团副团长高录臻、参谋及卫兵。而且得知了一个重要的情况,明天国军要换上“赵子龙师”独95师猛冲一波。
此时,是晚上22点。
吴克华电告程子华后,塔山防线当晚便重新调整了部署。
其一,缩小34团防御正面,塔山村东翼一带全部交由后方预备队10师28团接防。即让出桥头堡据点,交由28团接防。
其二,西翼的11师31团也移驻潘家屯,作为防守白台山的预备部队,防止国军改变计划,集结重兵进攻白台山。
其三,最西翼的11纵三个师分别抽调至少两个营以上兵力,于国军进攻后,攻击其侧翼。
这是极为关键且重要的一天,因为前几天尚未巩固的防线,得到全面巩固和加强。
程子华鉴于前两天战斗中,前线部队损失较大,还优化了梯次防御布局,改换尖锥型梯次防御,尽可能减少一线部队,甚至仅有一个班去防守前沿据点,而在后方配置有相当规模的多梯次预备队。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当敌人炮火覆盖时,可以尽可能减少前线部队的损失。当敌人攻占前线据点,后续预备队立马顶上来冲击敌军。即便第一波预备队还是打不退敌军,那么后方第二批预备队再顶上来冲击敌军。
13日,凌晨4点半。塔山地区再次传来隆隆炮火,敌人的第三次进攻开始。
这次,国军前线部队顶着自家火炮,利用夜色朝着塔山前沿阵地爬行。天亮时分,俯卧在我军塔山前沿阵地的国军,突然发起了冲击。
28团团长鞠文义在前线指挥所眺望,他发现,今天国军的进攻势头并非像吴司令员所说要重点进攻塔山,而是密密麻麻的冲向了桥头堡和高家滩。
难道是侧翼突破?
鞠文义还没想明白这个问题,便看到国军第95师和第8师的前线部队已经端着机枪冲到了桥头堡和高家滩前沿阵地。
另一侧,敌第151师开始进攻塔山侧翼,第157师也从正面对白台山发起了进攻。
与此同时,率先发起进攻的第151师、独95师、第8师开始从两翼回旋。
鞠文义此时才真正明白,国军进攻桥头堡和高家滩只是诱饵,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寻求侧翼突破,夹击塔山。
号称赵子龙师独95师在战场中冲锋最猛,端着轻重机枪整营整连发起进攻,一波倒下,另一波接着冲。
独95师在第8师的配合下,发起了八次波浪式冲击,这种不顾生死的冲锋战法,给我军28团造成了沉重打击。
下午17点,罗奇和侯镜如商量,宣布撤退。
早已打红眼的敌我双方,简直恨透了对方。国军正面第8师撤退最快,独95师侧翼一下暴露,28团的战士们冲出阵地,贴在独95师后翼,一顿输出,独95师边打边撤,狼狈逃回了阵地。
这一天的疯狂进攻,国军虽然仍旧没能突破我军的塔山防线,但在战史资料中,仍旧给与那些冲锋在第一线的将士们一个四字评语:勇猛突进。
当天夜里,吴克华再次调整部署,伤亡太大的28团退入后方休整,10师30团接防桥头堡阵地。
西翼,程子华将11师32团撤到后方,改换11纵31师驻防。
这一天夜晚,程子华也收到了东野传来的密电:
锦州外围所有据点清扫完毕,准备与14日上午发起总攻,请塔山守军继续坚守,为赢得最终的胜利争取时间。
这是敌我赛跑的关键一天。
10月14日,5点。国军再次炮火覆盖塔山防线,这次海陆空全面轰炸,轰炸时间足足持续了两个小时。
7点,四个师对塔山防线发起了进攻。
这一天进攻,没有花样,没有变数,只有死亡冲锋。当然,也只有无功而返。
几天的鏖战冲锋,前线的国军早已经没有斗志,他们冲击的越猛,我军的子弹打得越密集,以至于不少前线国军都选择躺在地上装死。
6点,国军全面撤退。当晚,吴克华又撤下30团,改由10师29团接防。
10月15日,凌晨。
这天也是国军打酱油的一天。国军在四天的进攻中早已士气颓靡,甚至炮兵都懒得轰炸。而是再度选择偷袭的方式,逼近我军阵地。
那支骄狂不可一世的独95师,也不再采用波浪式的冲击战法,而是趁着夜色偷偷行进摸到了桥头堡和高家滩阵地前线,我军用火力轻微压制,便仓皇撤离。
第157师也一样,这支部队趁着夜色摸到白台山前沿鹿砦,伏在地面用大剪刀偷偷剪铁丝网,被我军发现后甚至连一枪都不放便快速逃离。
到中午12点,全面撤退。
此刻,塔山的战士们也明白,国军已经无力进攻,这天是他们在塔山防线前的最后挣扎。
下午18点,一个好消息传入前线阵地,锦州城已被攻破,请塔山将士们继续坚守阵地,静待战机。
消息传来,前线大喜,一些战士们甚至犯了纪律持枪对空射击,发泄着、庆祝着这久盼而来的好消息。
刚刚过去几天的炮火弥漫之下的长夜,几多风云。人间世事悲欢,我们自难言说。
但我们知道,塔山的故事,应该是一群英雄的故事。

光荣的四野四十四军
我们是四野四十四军后代,铭记我们先辈光荣地革命历史。以史实为镜鉴,颂英烈之功勋,弘革命之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