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吉林消防
在艰难困苦中初步建立
1945年8月8日,苏联根据《雅尔塔协议》对日宣战。苏联参战后,日本败局已定,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国共两党都把自己的战略目光投放到争夺东北地区上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争取东北的基本战略任务。9月19日,中共中央提出“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为确保这一战略决策的实行,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以彭真为书记的东北中央局,立即赴东北工作。同时,从中央和关内各战略区抽调大批干部和军队迅速挺进东北。
1945年9、10月东北解放初期,东北局先后在辽吉地区组建起以陶铸为书记、张学思为主席的中共辽宁省工委、辽宁省政府,以郭述申、倪志亮、栗又文等人组成的中共辽北省委、军区、政府和以刘锡五为书记的中共嫩江省工委、省军区和省政府。各省委组建后,立即派干部赴各地接管敌伪政权,收缴敌伪武装,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安定社会秩序,扩大武装力量,开展群众工作。
1945年11月,国民党开始大举进攻东北,辽吉人民和地方武装便积极支援与配合我军主力作战。1946年2月,歼灭进占阜新务欢池和法库秀水河子的国民党军1800余人。3月,与新四军三师十旅协同作战,一举解放四平,歼灭守敌1000余人,生获国民党辽北省政府主席刘翰东以下2000余人。4月,配合东北民主联军主力部队,进行了保卫四平的英勇战斗,先后三次粉碎敌人预期占领四平的计划,取得了歼敌万余人的战果。
四平保卫战后,我军实行战略撤退,主力部队退守松花江以北,敌人逐即进占郑家屯、长春等城市。1946年6月上旬,东北局和西满分局决定,将吉江行政区的郭前旗、长春、农安、乾安、大赉五县(旗)和嫩江省的镇东、赉北、洮安、洮南、洮北、开通、瞻榆、突泉、安广等九县,与辽西省行政区合并,组成辽吉行政区,并将驻在洮南的辽西省委、辽西行署和辽西军区分别改建为辽吉省委、辽吉行署和辽吉军区。陶铸任辽吉省委书记、朱其文任辽吉行署主任,邓华任辽吉军区司令员。9月,辽吉省委、行署、军区机关从洮南迁至白城子。1947年2月,辽吉行署改为辽北省政府,闫宝航任省政府主席。
在严峻斗争中全面发展
1946年6月以后,在辽吉地区,北起长春,中经四平、郑家屯,西至阜新、彰武,南至沈阳,均已被敌人侵占,这一弧形地带的广大农村,已成为接敌的边沿区,而法库、昌图、铁岭等县则已孤悬敌后。我占领地区潜伏的匪特、敌伪残余等反动分子和被斗的汉奸、地主也乘机而起,进行破坏活动。8月,国民党军队侵占康平,辽吉中、南大部地区均遭沦陷。10月,国民党彻底撕毁停战协定,再次向我辽吉地区进攻,先是占领通辽、开鲁,11月又占领科左中旗之舍伯吐及长岭县城,辽吉形式进一步恶化。面对当时的严峻形势,辽吉省委及时发出《关于武装斗争的方针及其建设指示》,提出今后作战方针是广泛的游击战和运动战。要求各分区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建立农工自卫队,以地方武装与广大民兵相结合,打击与消灭敌人。1947年1月,陶铸同志以《1947年的任务——坚持辽吉》为题,指出:武装斗争是辽吉根据地自始至终的主要斗争。辽吉地区坚持沿边区和敌后斗争的主要形式是各县的武装工作队。它集军队、政府、群众工作任务于一身,上马是军队,下马是政府,又兼做群众工作。通过武装工作队的活动,发动和团结群众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斗争,保护了群众的利益,成功的坚持了沿边区和敌后斗争。与此同时,辽吉省委发动群众,实行土地改革。从省、地、县机关和部队、学校组织3000余名干部,由陶铸、曾固等领导同志带队,分四个工作团,深入农村基层,传达东北局的决定,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到1975年5月,辽吉腹心地区和部分沿边地区经过深入分地运动和解决“夹生饭”问题,土地革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据瞻榆、洮安、开通、乾安、洮北、大赉7县统计,共批斗地主恶霸2934户,分地32万余垧,分房5.1万多间,分粮5.3万石,分牲口近2万头。1947年1月5日至3月16日,北满民主联军为策应和支援南满斗争,四保临江,曾连续进行三下江南作战。辽吉军区主力部队、各分区及区县武装在广大人民群众支援下,发扬敌进我进的斗争精神,在坚持沿边地区和敌后斗争的同时积极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先后取得了杨大城子战斗、榆树台战斗、舍伯吐战斗,以及收复开鲁、通辽、保康、长岭、库伦、哈尔套等战斗的胜利。在我军三下江南的反击战中,辽吉人民在“一切为了前线胜利”的口号下,积极参战支援前线。各地先后成立了支援前线动员委员会,抽组干部成立前线工作团,为战地服务。《西满日报》也就辽吉军民参战之前发表社论《向辽吉省战斗军民致敬》。1947年5月,辽吉军区部队开始进攻郑家屯之敌并收复双山,接着南渡辽河,向四平方向进攻,在卡楼、喇嘛甸子歼敌八十七师一部,并占领牤牛哨车站,切断四平与沈阳敌军的交通,并先后攻克康平、法库,收复通辽、郑家屯。6月收复科左后旗,哲盟全境解放。6月中旬,军区部队协同野战军主力第1、6纵队,在辽吉军民的配合支援下,展开四平攻坚战。历时半月的战斗,摧毁了坚固的城防工事,攻入城内纵深地区,歼灭了大量敌人,沉重打击了四平守敌。1948年3月,参加解放四平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在战略反攻中,辽吉省委、政府为了集中人力、物力支援前线,提出了“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胜利”、“一切工作都要服从支战、服从战争需要”的口号,组织发动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人民投入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斗争。后方4地委(现白城市)先后有4万多人参军,并出动民工21万多人次,担架2.3万副,出动大车5.4万多辆次,捐款3亿多元东北币,缴纳军粮3亿多斤以及大量的柴、草、肉、蛋等物资,充分发挥了革命根据地的作用。1948年1月,省委移至前沿郑家屯,在白城子成立了后方工作委员会,直接管辖后方11个县旗,并开展辽吉地区的全面建设。加强农村建设,开展大生产运动,继1947年大生产运动取得胜利后,1948年,全省克服天灾、疫祸,完成400万石的播种任务,比上一年增加70万垧,全省普获丰收,打粮870万石,为支援解放战争和扩大再生产打下了基础。加强城市工作,恢复和发展城市工商业,白城子将数座公用住房租给私人办工厂、开商店,并新开辟了市场,发展摊床240户,修建门市300多间,市场经营十分活跃。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在白城子、洮南、大赉、辽源、通辽建立五所省立中学,各县旗也相继建立了联合和县立中学,开设农民师范班,并逐渐达到了县办完全小学,区办中心小学的目标,为招收贫苦农牧民子女上学提供了条件。1948年3月,东北民主联军冬季攻势结束后,东北国民党军已经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及周围的几个孤立据点,为了彻底消灭东北敌军,解放全东北,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历时52天,歼敌47万。此时的辽吉地区不仅是辽沈战役的主战场,而且还是联结西满、北满的军需运输和电讯往来的主要通道和战争勤务的重要基地。8月中旬,辽北省政府成立了支前委员会,省、市、县、区自上而下形成了战争严密,高效运行的战勤系统,昼夜值班,随时沟通情况,及时传达命令。为保证军事电讯和交通运输的畅通,在很短的时间里,辽北军民即将长春、沈阳、锦州外围的铁路全部修复通车,并抢修公路4300公里,修整桥梁380座。10月14日,锦州总攻开始,邓华司令员带领辽吉军区主力为骨干的第7纵队,担负攻歼锦州守军的任务,共歼敌3万余人,其中俘敌近2.7万人。攻锦战役后,参加辽西大会战,歼敌1万余人。在整个辽沈战役中,辽吉地区共计动员100多万民工,近6万副担架,出动大车6.6万多台,有上千名干部日日夜夜战斗在之前第一线上。
文章来源:白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