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Robotaxi砸不了网约车的铁饭碗

汽车   2024-08-17 13:07   山东  
前段时间,百度投放了300辆萝卜快跑,在一些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百度分分钟就要砸了700万网约车司机的饭碗。
媒体人想搞大新闻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个“分分钟”且早着呢。



——我们在2020年就决定不搞L4了,这玩意他妈的就是骗人的,搞一个地图,画个图出来跑,这不是他妈的扯淡吗?没有任何商业模式。
三月份,电动汽车百人会,头部智驾方案供应商元戎启行CEO周光或许是想起了在自动驾驶领域走过的弯路,悲从中来之余,顺带炮轰起了Robotaxi。
5月份,百度副总裁王云鹏在2024阿波罗日上给出了截然相反的论调,并放出豪言:“自动驾驶曙光已现,萝卜快跑将在今年底实现收支平衡,2025年迈向全面盈利。”

元戎启行说,多么痛的领悟,幸亏没把Robotaxi当全部。百度说,回首来时路的每一步,终于没有白白受苦。
难道是元戎不爱了,就感慨光阴虚度,百度还在爱着,就拼命维护?
大师说,二元对立,容易引发痛苦,其实换个角度,两位大佬的话并不冲突。

不要觉得从小穷的只能玩泥巴的笔者在玩小时候的游戏-和稀泥。就算萝卜快跑到2025年总的投放规模达到2000辆,通过一些财务处理神技,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也可以实现全面盈利。
不过,在乘用车智驾上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百度最终追求的是大规模量产Robotaxi,但是,大规模量产之后,Robotaxi会不会变成一个“操着卖白粉的心,挣着卖白菜的钱”的苦生意?
蔚来的李斌刚刚对此发表了观点。这个在二轮车领域搞过共享出行的“出行教父”断言,在四轮车领域搞共享出行的Robotaxi技术上最终肯定可以成熟。
但是,这真的不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商业模式,不是一个可以持续的好生意。
有人可能会拿特斯拉马上就要推出Robotaxi反驳李斌的观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马斯克立足美利坚,有着自己的算盘,我们也得结合中国的国情,把账算一算。



汤师爷说了,挣钱嘛,做生意,不寒碜。接下来就拿具体的数字来验证一下Robotaxi商业模式是否能闭环。
先说成本,成本包括整车成本、运营成本和技术成本三个大项目。

对于整车成本,一些人也许会乐观地认为目前第6代萝卜快跑20.6万,第7代车型价格可能会下降到15万。
这是一个相当不靠谱的判断,因为,目前正处于价格战阶段,20.6万的价格是建立在大部分电池厂商亏钱、所有激光雷达厂商亏钱、其他零部件供应商基本不挣钱的基础之上的。
展望未来,无论是电池还是激光雷达,其价格的下降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
等Robotaxi可以大规模量产时,中国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已经走过了亏钱卖车的混乱价格战阶段,届时,单车价格大概率很难低于20万!
运营成本包含两大项,一是整车的维修和保养成本,大概是一辆车的价钱,二是远程安全员的成本。
安全员的成本具体多少咱也不知道,但是应该不至于像李彦宏说的那样年薪百万,一年20万是个比较靠谱的数字。
目前,一名安全员能够监管三辆车,假设通过技术的发展提高到10辆,分摊到每辆车上2万,整个寿命周期下来,一台车分担的成本是15万左右。
技术成本上,百度号称10年花了1,500亿,平均每年150亿,这个数字明显高出了行业平均值,根据最近一些车企认为每年不投入10亿美金做自动驾驶模型训练(只是模型训练,不包括其它开支)就会被淘汰的判断,合理的技术成本大概在每年100亿。
百度乘用车智驾业务目前做得非常惨淡,假设乘用车业务可以分摊40亿的研发开支,剩下60亿由Robotaxi来分摊,运营10万辆车(有消息称百度计划到2030年以后将车队规模扩大到10万辆)的话,单车承担的技术成本是6万/年x7年=42万左右。

既然不能用爱发电,充换电也得花钱,60万公里8万块电钱不多吧。
以上的成本杂七杂八,加下来是20+20+15+42+8=105万元。再算上资金成本、其他成本10万块钱,不用细算,打眼一看,这个数字应该很难挣钱了。



既然不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那还是需要精打细算一下。我们来简单算一算,一辆Robotaxi能挣多少钱?

按国家政策,小型出租车60万公里强制报废,去掉平台调度的时间、出发去接客人的时间、来回充换电的时间、去做保养维护的时间。
假设在运营平台的精细管理下,一辆车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载客行驶40万公里,按照每公里2.5元计算,总收益是100万元。

之所以选择每公里2.5元计算,一是考虑到Robotaxi不太适合对运价敏感的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走量可以,挣钱很难。
二是考虑到目前一二线城市的出租车运价在单公里3-4元左右,电车普及之后出租车单公里电费成本还可以下降几毛钱。
综合一系列原因,每公里2.5元的运价,比较接近Robotaxi大规模量产之后和人类司机网约车竞争的实际情况。

成本115万,收益100万,这买卖怎么算都不划算。所以,要想挣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把成本降下来,总不至于不图挣钱,只为交个朋友吧。
资本家不相信眼泪,远程安全员必将会是第一个被牺牲掉的“代价”。

目前,小鹏汽车的城区平均接管里程在10公里左右,它想要对齐的Waymo据称可以做到300公里左右,假设百度之前的水平是20公里一次云端远程接管,将来能够做到300公里一次远程监管,就能极大地削减远程安全员的数量。
挣钱的第二个手段是更大规模的量产,比如将运营车队的规模提高到20万辆,这样就可以将单车承担的技术成本从42万元下降到21万元。

挣钱的第三个手段是把乘用车智驾业务做起来,以更大的比例分摊技术成本,给Robotaxi减负。

第一个手段非常硬核,Waymo背后的谷歌拥有OpenAI之外全球最强的AI团队,这是小鹏、百度们可望不可及的。
第二个手段特别烧钱,10万辆汽车是一笔巨大的成本。
至于第三个手段,百度一没芯片和操作系统,无法做出性价比,二没智选车模式,很难做出爆款,很难掌握主动权。



大洋彼岸的特斯拉认为Robotaxi能挣钱,并不等同于这个生意在中国也能玩得转。
将以上讨论的所有数字的单位都换成美元,特斯拉的整车成本能够做到3万美金,一下就可以让它的Robotaxi形成商业闭环,这还不用说特斯拉技术足够硬核、乘用车智驾业务极其出色呢!

Myautotime
林燃同学的自留地,燃擎频道的公众号,联系邮箱1518383550@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