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我们在训练中拘泥于解决如何落地“没有意义”?​

美体   2024-11-21 12:01   安徽  
       提起落地方式这个话题,很多教练员,尤其运动员及业余跑者,会感兴趣于:优秀运动员是如何落地的,这个项目的标准落地方式是怎样的,我应该如何落地?脚后跟、中足、前脚掌落地究竟该如何选择?
      关于落地方式的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观点始终在不断演进。从过去所认为的短跑运动员前脚掌着地,中长跑运动员从足跟-足尖滚动式落地,再到近几年所认为的:无论是短跑还是长跑,都建议采用中前足落地,足部与地面只留有一张信用卡的空隙。
      然而有意思的是,虽然存在着这一所公认的落地方式,但从实践的角度,运动员很少会过多纠结于如何落地;有的耐力项目运动员采用脚后跟落地滚动的模式仍能取得较好成绩。有的运动员在改变落地方式后,不仅没有提高成绩,甚至导致了运动损伤的产生。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先知道蕴含在运动员落地方式背后的相关解剖力学机制。
    
一、不同落地方式对踝关节受力机制的影响
      从解剖结构的角度,当我们选择采用后脚跟落地的方式时,运动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足背屈能力;如果足背屈活动度不够,那么即便他想采用这一落地方式,也难以做到。即:足背屈活动度不足,其落地方式可能更趋向于采用中前足落地。在肌力平衡方面,足背屈能力出色的运动员,其足底以及小腿后侧张力较小,胫骨前肌力量较强,出现踝关节及小腿运动损伤的概率也相对较低。然而由于后脚跟落地这种方式,其触地时间较长,因此这种落地方式仅见于耐力性项目。
      而当我们采用前足落地时,运动员在落地后必然会有个缓冲(如下图b所示)并进而再向心蹬离地面的过程。当我们采用前足落地时,足踝周围的跖屈肌群被充分激活,如足底肌或小腿三头肌。适当的跖屈肌群张力有助于提升运动表现能力,之所以说“适当”,是因为当足底肌群张力过高,有引发足踝运动损伤的风险。踝关节在落地时的刚度(稳定性)越高,其在背屈缓冲时脚跟降低的幅度越小,所耗费的时间越短。表现为运动员的踝关节弹性越好。而踝关节缓冲所用时间越长,则会表现为运动员跑步时脚下的“黏性”越明显,这类运动员往往足底肌及小腿后侧肌群的力量较差。


二、跑速越快,运动员越是趋向于中前足落地
       虽然对于不同项目该如何落地尚无定论,但一个被普遍认可的事实是:随着跑速的加快,运动员越是趋向于中前足落地。因为随着跑速的提高,运动员的步频、步幅也会相应提高,而步频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触地时间的减小。显然,运动员采用中前足落地,相较于先后脚跟落地再过渡到前脚掌最后蹬离地面,其触地时间会更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会看到短跑运动员采用后脚跟落地,也不会看到有的人在走路或慢跑时采用前足落地的原因。

三、落地方式与运动损伤的联系

田径训练加油站
田径教练员培训。以田径教练为服务群体。定位于专业性、科学性。发布田径(短跑、中长跑等)类训练信息及体能训练类课程及培训信息 。我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