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途中阶段身体直立不同的是,运动员在加速阶段身体则处于前倾位,触地点位于重心的正下方或后方(随着加速阶段的逐渐推进,触地点相对于重心位置会逐渐前移)。而加速阶段的这种体位关系,会使运动员在落地时用前脚掌落地(如下图所示)。
(1988年汉城奥运会,卡尔刘易斯200米预赛起动技术;选自:New Studies in Athletics)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的运动员在加速阶段却存在着全脚掌(或用全足的2/3以上)触地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运动员加速阶段第3-4步技术截图)
这类情况在青少年以及其他技术效率较为粗糙的运动员身上非常常见。之所以存在这一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一、运动员的全脚掌触地发生在触地瞬间
(注:为便于描述,我们在此将这一情况简称为“全足触地”。但在实际运动中,短跑几乎不可能发生全脚掌完全触地的情况,更多时候是接近全足触地(或全足的2/3以上))
对于运动员全足触地发生在触地瞬间这一情况,我们需要考虑不同的触地方式与胫骨角度之间的联系。当运动员处于加速阶段,其胫骨与地面的夹角(以下简称胫骨角)往往呈锐角,角度越小,其必然趋向于以前足触地;随着胫骨角的逐渐增大直至与地面垂直(注:现实情况下在跑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触地瞬间胫骨与地面垂直的情况),触地方式会从前足触地逐步转为全足触地。因此,运动员足的触地部位只是一个结果,其更多与触地瞬间的胫骨角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