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赏石入门四字诀

乐活   2024-12-10 17:32   河南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我在科普园林的时候,经常有人问我园林中如何欣赏石头?


我都会给他们说只要记住“瘦、皱、漏、透”就可以了。


但他们大多会觉得这是老生常谈,但其实很多人都没有真正理解这四个字的含义。这期我们就来聊聊这赏石的“四字真言”。



瘦皱漏透,据说最早是由北宋的书画家米芾提出的,他一生爱石成癖,见到造型奇特的石头便会拜倒,呼石为 “石兄”、“石丈”。



清代郑板桥在《板桥题画・石》一文中指出 “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绉、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



不过在米芾自己的书画中倒是没有提到过这四个字,所以也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民间画石的一种套路罢了。不管如何,今天瘦皱漏透已经成为了赏石的标准。那这四个字分别是啥意思呢?


首先是瘦,瘦看的是石头整体形态,除了一些形态特别的,大部分石头都以立石清瘦挺拔为美。



身姿修长的雅士,身材婀娜的美女,体型佝偻的老者,其实都是把石头想象成人的样子。



那也许你会说,人也有胖子啊,但你要知道,古代文人大多追寻孤高挺拔,这种形态能给人以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屹立不倒的精神。



欣赏瘦,还要看石头不同侧面凹凸的轮廓,线条要流畅,要引领观赏者的视线向上延伸,突破空间的局限。



说完瘦,我们再来看看皱,皱是石头纹理,是脉络高低起伏,错综复杂,有的如水波,有的如山川褶皱,还有的像树皮层层叠叠。



这些纹理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地壳运动、水流冲刷、风化侵蚀等,是大自然的 “雕刻作品”。



我们欣赏皱要在阳光下,褶皱的凹陷处会形成阴影,而凸起部分则被照亮,这种明暗对比让石头看起来更加立体生动,观赏者的视线会被这些光影变化所吸引,如同在欣赏一幅具有立体感的画卷。


同时皱也是一种触觉,今天的人们每天触摸手机屏幕,触觉已经退化了,你想一下小时候自己是不是喜欢在条绒的裤子上蹭手,或者把手埋在沙子里去摸鱼?



触摸石头也可以感受到石头的脉络和质地,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不过皱也要适度,想象园林中所有的置石都是褶皱也是挺吓人的。



再来说说漏,有人说漏和透是一样的,都是石头的孔洞,其实不太准确。



漏不仅是石头上的凹坑,更强调石头内部孔隙,孔洞之间相互贯通,形成复杂的内部空间。简单理解就是石头要有厚度。



就像石头里有一个迷宫一样,有些时候,光线会以一个角度穿过石头的孔洞,石头内部会产生奇妙的光影效果,并且人们的视线也能够顺着这些孔洞在石头内部 “穿梭”,仿佛进入了一个天然的迷宫。



所以古人把这些孔洞也看做是道家仙境的三十六洞天,也有含纳宇宙万物之意。



最后是透,虽然同样也是孔洞,但强调视线可以透过石头看到另一侧的景象。就像是园林的漏窗,透在石头上开了窗户。



不仅如此,有些石头,比如石英石,自身就具备透光的属性,在光线的辅助下,还能看到其中发丝状的结构,无疑也增加了石头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但实际园林中赏石,这四者并不是都要具备,最重要的还是石头的整体形态,也就是说“瘦”是最重要的。


先看石头是否符合整体挺拔清秀的特征,再去观察它的纹理、孔洞,所以瘦皱漏透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视觉到触觉的欣赏方法。


我们举几个例子,比如冠云峰享有江南园林峰石之冠的美誉。其以瘦、皱见长,清秀挺拔,多褶空窍,犹如一位妙龄女子对镜梳妆。整体来看最符合瘦皱漏透的标准。



而瑞云峰形若半月,多孔,玲珑多姿,涡洞相套,褶皱相叠,以“透”著名。


玉玲珑孔多如蜂巢,可呈现“百孔淌泉,百孔冒烟”的奇观。以“漏”著名。



邹云锋是名石中少见的英石。“形同云立、纹比波摇”,是“皱”的典型。



不过“瘦皱漏透”也只是简单的赏石入门,大家有兴趣还可以看看南宋的《云林石谱》和明代的《素园石谱》,有机会再给大家来详解吧。



到此你明白如何赏石了吧~这期就到这里,更多园林知识,请关注蚂蚁景观,我是小蚂哥,我们下期见吧~


蚂蚁景观
小蚂哥的景观笔记,小蚁君的手绘小课堂,蚂蚁tips官方公众号,用有趣简单的方法让你了解景观,爱上手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