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说到关税既然是障碍
那就总会有跨越障碍的办法吧
为了避开这些高额关税
很多车企选择在
关税高的地方
进行本地化生产
比如比亚迪在巴西设立生产线
还有奇瑞在印尼建厂
不光可以帮助车企避税
还因为给当地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能拿到很多当地扶持的政策
所以欧盟的关税措施
并不是坚不可摧的
像法国这种
还没有转型的传统车企的国家
是这项政策的坚定的支持者
但德国这样的大车企国家
就有不少反对声音
这场关税战
不仅仅是中欧之间的博弈
欧盟内部
也是“左右为难”
中国车企的欧洲“后门儿”
在这样的乱局里
中国车企在欧洲
找到了避税的办法
土耳其和匈牙利这两个国家
在这场关税博弈中
扮演了非常特殊的角色
土耳其虽然不是欧盟成员国
但与欧盟签订了“关税同盟”协议
所以土耳其和欧盟之间
是零关税的状态
这就给了中国车企一个思路——
如果在土耳其设立工厂
生产出来的电动车
也可以享受“关税同盟”的待遇
“零关税”出口到欧盟市场
匈牙利的情况则稍有不同
它虽是欧盟成员国
但它在对外资投资的态度上
与其他欧洲国家有所不同
近年来匈牙利政府
积极吸引中国企业的投资
尤其是在电动车和电池领域
中国车企在未来
还是有机会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
把土耳其和匈牙利当作“关税缓冲区”
避开高额的关税成本
直接进入欧盟
全球合作趋势
但中国车企其实也未必
和欧盟永远斗下去
我们还是有可能走向合作的
因为新能源产业非常复杂
几乎没有一个国家
能“单打独斗”解决所有问题
所以合作的需求也非常的强烈
那这种合作可能在哪里展开呢?
中国在电池制造上有很强的优势
欧洲在环保和政策制定上走得更快一些
如果未来中欧在电池回收技术
充电设施标准方面
展开合作的话
不仅能降低双方的生产成本
还能共同制定行业标准
比如宝马和大众就和
中国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在电池供应和技术研发上进行合作
虽然在市场上是竞争关系
但在电动车核心技术上
他们找到了一些共赢的办法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表面上是为了“公平竞争”
但更深层的考量呢
也是触及全球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
经济早已不再是
一个国家内部的自给自足体系
而是相互交织、彼此依存的整体
关税的真正含义
是一堵试图重构利益分配的“墙”
这种“墙”的存在往往是短期的、局部的
无法改变全球经济协作的总体方向
这一点上欧盟自己也很清楚
电动车作为新时代的关键产业
它的发展和普及
关系到每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
正所谓是
牵一发而动全身
END
往期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