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爱国河”,差点流入蒙古,但在中国境内汇成多片绿洲

文摘   2024-12-25 08:42   湖北  
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黑河,是该区域的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经青海、甘肃和内蒙古三省(自治区),最终在额济纳旗,靠近中蒙边境的地方汇入居延海,将水源留在了中国境内,是巴丹吉林沙漠边缘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片绿洲。

黑河全长约821公里,流域面积约为14.3万平方公里。黑河干流从祁连山北麓流出,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的居延海。黑河流域分为东、中、西三个子水系,其中东部子水系即为黑河干流水系,流域面积最大,达到11.6万平方公里。

河流地处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主要地貌包括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走廊平原。其下游额济纳旗的胡杨林,是世界三大片胡杨林之一。

全流域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而集中,年蒸发量远高于降水量,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可以说没有这条河流就没有一系列绿洲城市。黑河上游的祁连山区是其主要的水源涵养区,中游地区以农业灌溉为主,下游则以荒漠和绿洲为主。中游的河西走廊平原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产区,张掖地区享有“金张掖”美誉。下游额济纳旗是中国“沙漠人参”——苁蓉的主要产区。

河流中游的绿洲

张掖绿洲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北侧的洪积平原上,是河西走廊最为富庶的绿洲之一。其形成得益于黑河的滋润。通过修建水利设施和灌溉系统,人们将黑河的水资源引至农田,形成了大规模的灌溉农业区。这种人工绿洲逐渐取代了部分天然绿洲,使得耕地面积显著增加。

张掖绿洲的农业历史悠久,早在数千年前就已开始种植农作物。早在唐朝时,甘州刺史曾奉命在甘州屯田引种水稻,城北乌江的大米味道醇香,还曾成为贡米。如今,张掖是甘肃省的商品粮基地,以乌江大米、民乐豌豆、油菜籽等特色农产品闻名。

目前,张掖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区,全国玉米种植所需种子,差不多3粒中有1粒就是在张掖绿洲上繁育的。张掖的玉米制种面积和产量均在甘肃“独大”,占全国玉米种子产量的60%

张掖的蔬菜产业位于高海拔地区,生产绿色有机的农产品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张掖有蔬菜面积70万亩,计划做到100万亩,主要出口中亚国家或地区。

河流下游的胡杨林

额济纳旗胡杨林的总面积约为45万亩,主要分布在黑河下游两岸,形成了一条近千里的绿色走廊。这里的胡杨林树龄普遍在百年以上,有的甚至超过千年,是亚洲最大的胡杨林带之一。

每年秋季,当第一场秋霜降临,胡杨树叶由绿变黄,整个林区呈现出一片金黄色调,阳光下熠熠生辉,犹如精美的油画,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摄影师前来观赏。

胡杨树根系发达,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为周边地区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黑河分水、兴修水利设施、围封禁牧及退牧还林还草等措施,胡杨林和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目前胡杨林的生态持续恢复,胡杨林面积从39万亩增长至45万亩,绿洲面积新增近200平方公里。

河流末端的居延海绿洲

黑河,中游在甘肃境内改称弱水,进入内蒙古阿拉善盟后称为额济纳河。在额济纳旗境内,额济纳河流程约250公里,河道平均宽150米左右,平均流量在200~300立方米/秒之间。该河流经狼心山后分为东西两支,分别注入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湖面曾达726平方公里。

由于过度用水和干旱,自1961年起,东西居延海相继干涸,成为西北地区的风沙源之一。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国家在2000年成立了黑河流域管理局,实施跨省区的水量统一调度。

自2000年以来,由于生态改善和中游张掖的节水措施有效,黑河已向内蒙古额济纳旗输水169.74亿立方米,使干涸多年的居延海恢复了40平方公里的水域,显著改善了下游生态。

如今,居延海景区湿地面积为58.82平方公里。湖水清澈湛蓝,湖中生长着众多鲤鱼、鲫鱼、大头鱼、草鱼等鱼类。芦苇等水生植被面积从最初的1000亩扩展至如今的3万亩左右。

居延海离蒙古边境很近,都是戈壁地区

居延海距离蒙古边境非常近,的北部是蒙古的戈壁阿尔泰省,还临近南戈壁省。居延海距离中蒙边境不到30公里,并且策克口岸距离居延海大约35公里。

这两个临近省份大多由戈壁覆盖。当地裸露的岩石、沙丘、盐沼广布,河流和湖泊数量极少。年平均降水量极低,仅为10至20厘米。这种干燥的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的植被稀疏,主要以小灌木和沙漠草本植物为主。人口密度极低,每平方公里不到3人。


四面八方风
卷磨三皇五帝事,刀砍四面八方风。本公众号旨在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政治时事的故事和寓意,历史哲学的智慧和启示,社会民生的现象和趋势。感受时光的流逝和理想的永恒,探索这个复杂而美好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