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海机遇与合规挑战论坛海报
第十二届牛津中国论坛夏季论坛
【企业出海机遇与合规挑战分论坛】
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中,中国企业出海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不仅为企业自身带来新的增长机会,也为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企业出海,即企业将其品牌和产品推向海外市场,寻求跨国经营和国际化发展的过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可以享受到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带来的便利。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以及内需的扩大,企业获得了更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新兴市场的崛起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数字经济的兴起更是为企业出海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工具。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数字服务等方式,更便捷地进入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企业在出海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增加的不确定性,既往多边合作关系的复杂化、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等都增加了企业出海的风险。灵活应对这些出海新问题,企业需要升级其供应网络、研发投资等方面的全球竞争力战略,考虑长期多元化供应链分工格局,重视科 研投资维持和追赶技术领先地位。合规建设的紧迫性也日益凸显,企业需要在数据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法规等方面加强预案和管理,确保在多元竞争环境中始终紧跟形势,适应变化,合规经营。
本次论坛将聚焦企业出海的现实挑战和机遇,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助力中国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稳健前行。我们希望通过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国际市场的动态,制定有效的出海战略,同时加强合规建设,确保在全球化竞争中行稳致远。我们期待通过这次论坛,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策略建议和支持,为中国经济的腾飞贡献力量。
上半场:如何寻找企业的出海机遇
出海机遇与世界:形势、战略和展望:
1. 国内企业出海投资的机会与风险
2. 贸易出海、产业出海、服务出海
3. 被动出海与主动出海:转口贸易与本土化
4. 品牌出海:打造全球品牌与核心竞争力
出海机遇与我:初创企业和个人发展:
1. 中企出海浪潮下大学生的机遇与挑战
2. 国际化的科技初创企业:资深投资人视角
3. 出海机遇中国际化人才的成长与前景
下半场:出海企业的合规问题
1. 数据合规问题。
2. 知识产权合规问题。
3. 投资合规问题。
4. 贸易争议解决问题。
5. 财税合规问题。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正积极寻求国际扩张,以提升品牌声誉,实现销售渠道多元化。跨境电子商务为中国商品出口提供了新的渠道,同时有效补充了传统贸易模式。依托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优势,电子商务成为向海外市场推介高性价比产品的重要手段。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2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进出口额达到了2.1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市场需求的提升,也展示了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外贸正在快速转型,而跨境电商的全流程数字化被视为下一阶段增长的关键。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和增强决策的确定性,数字化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它优化了采购、物流、支付和客户服务等环节,并通过数据驱动的决策提高市场预测的准确性和风险管理能力。与此同时,东南亚市场作为新兴电商的热土,正逐渐吸引中国企业的关注。实际上,中国企业在全球南部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日本跨国公司,预计到2030年,销售额将超越欧洲企业,并与美国公司并驾齐驱。尽管这些地区的电商生态圈正在逐步形成,中国企业在进入时仍需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面对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和海关监管不一致等挑战,企业必须与当地产业深度融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福建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及福建米多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邓海会长在品牌出海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企业出海机遇与合规挑战分论坛上半场中,他将从跨境电商行业的具体实践出发,为我们深入探讨品牌出海的策略,并分享他的宝贵经验。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企业出海需求迅速增长,在中国企业出海的过程中,从早期投资到企业孵化的全方位战略规划与执行显得尤为重要。成功的出海战略不仅依赖于资金投入,还需要深入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法律和竞争环境。因此,企业在出海初期应进行详尽的市场调研,以确保其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采取灵活的商业模式与本地企业合作,可以有效降低市场进入的风险,提升品牌认知度。
科技创新是推动企业出海成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提升竞争力和适应市场变化方面。然而,一些中国企业在开展跨境业务时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过于关注创新数量而忽视创新质量。为了提高国际市场的成功率,企业不仅需要增加创新投入,还应增强知识吸收能力,以应对东道国市场的挑战。东道国的政策、文化、市场、教育和资源等因素都会对企业运营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建立开放的创新平台,企业能够更好地吸收外部知识,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这种开放式创新或许会有助于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黄冠仪先生曾管理10亿人民币的早期投资基金,主导了700多个投资项目。在本次论坛中,他将分享在科技创新孵化和投资领域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于如何帮助初创企业快速成长和通过科技创新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的看法。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中国的“走出去”战略是应对经济增长乏力和治理挑战的重要举措。三十年来的经济扩张使中国面临产能过剩、利润率下降和不良贷款增加等问题,同时也加剧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紧张局势。为解决这些挑战,中国亟需通过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出口过剩产能,以促进经济转型和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参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通过促进过剩产能的转移,中国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开拓新市场、扩大出口、提升经济效率。同时,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逐渐向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转移。这一趋势要求中国企业在向新兴市场转型时,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
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全球贸易模式亟需转变,以更好地适应当代市场动态。在应对全球竞争时,提升重点产业的质量和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制定综合战略,整合各种平台资源,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将成为关键。在促进外商投资方面,通过组建合资企业和利用本地服务,建立前店后仓的贸易区,提供清关、仓储、营销和收汇等一站式服务,可以简化流程和提高效率。另一种应对海外融资需求的做法是,地区商会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一系列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海外融资租赁、流贷险、设备险和中长期工程保险等。这些金融工具不仅可以尝试解决海外投资的基本安全问题,还可以增强资金流动性,从而使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可以看到国内一些出海项目正在有效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地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例如,福州市进出口商会推出的海跨园项目提倡“先贸易后工厂”模式,鼓励企业在投资生产设施前先建立贸易伙伴关系,以降低风险并灵活响应市场需求。
在即将到来的论坛中,孔思军会长将从在福州市的实践出发,对贸易出海到产业出海的发展背景、产业被动出海和主动出海的两种手段、产业出海的服务赋能和合规化等方面进行深入地分享。
从宏观经济和金融的角度看,自2010年以来,国内企业在海外投资和并购领域已经走过了近十五年的历程。在2015至2017年这一时期,海外投资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中国企业纷纷投身于海外市场的“购物狂欢”,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深刻反响。然而,这一趋势在2019年之后遭遇了暂时的低迷,直到最近才重新展现出复苏的迹象。但仅仅用数量的变化来描述这一过程是不够的,更深层次的是质量的变革。一方面,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投资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使得国内资本的海外扩张变得更加复杂和充满挑战。另一方面,国内企业的竞争格局也已今非昔比,国内需求的普遍疲软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面对西方与中国日益加剧的对立,以及国内低迷的内需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出海的决策变得尤为关键。这究竟是一次鲤鱼跃龙门的飞跃,还是一次跳入未知深渊的冒险?就具体产业而言,深耕中英贸易和中国电力与新能源行业的刘芍佳教授分析了中英“供需失衡”现象,指出英国工业和高科技产品的不足,以及这对经贸合作的制约。同时,刘教授也研究了中国电力行业的改革和绩效,以及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认为中国在这一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他还评估了欧盟对中国汽车制造商提高关税的策略,认为这将对中国企业的国际扩张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在英国积极转型可再生能源的背景下。刘教授认为,中国企业在出海时必须考虑关税壁垒和不同地区的监管环境,这些都是企业全球战略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本次论坛中,刘芍佳教授将基于他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对中国企业出海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深入的回顾、展望和分析,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洞见和策略建议。
随着中国产业的升级与调整,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中国市场逐渐认识到留学生的重要价值,因此提供了更多优先职位来吸引这一多元化的人才库。数据显示,某些招聘平台上标有“留学生优先”的职位数量激增超过280%。全球视野、国际商业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语言能力等素质变得尤为抢手。这不仅将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还将国际视野融入企业运营。随着企业向海外扩张,对能够应对复杂国际市场的员工需求不断增加,留学生成为满足这些需求的理想人选。
尽管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学生招聘政策上历来较为保守,但近年来已显著转变。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开始向国际学生开放职位,以将国际专业知识和视角融入其现代化努力中。同时,回国留学生对在中国国有企业工作的兴趣也在增加。这一变化表明,企业的国际化和创新转型是将全球人才融入中国经济关键领域的重要一步。为了进一步支持留学生回国工作,中国各城市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激励措施。这些举措反映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留学生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尽管趋势向好,企业和回国留学生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各国教育体系、毕业时间和招聘渠道的差异要求中国企业进行大量额外投资,以适应这些变化。这一需求导致聘用国际人才的成本上升。与此同时,回国留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也面临困难。尽管如此,中国就业市场正逐渐变得更加包容和全球化。企业、国有企业及地方政府正在共同努力吸引和支持国际人才。在这样的环境中,国际学生可以利用他们的全球视野,战略性地规划求职路径,抓住中国企业出海的进程下所带来的机遇。
王莹教授将在本次论坛中讨论“中企出海浪潮下大学生的机遇与挑战”,旨在帮助大学生理解如何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论坛观众群
论坛免费观看
本届牛津中国论坛采用线上会场,目前皆在招商与寻求宣发合作伙伴中。商务合作伙伴权益包括称谓使用权、Logo展示、视频广告植入、社群转发、参会邀请、宣传物料、嘉宾深度联系、嘉宾邀请、个性化合作设计、相关接待等。
若您有意成为本届牛津中国论坛赞助合作伙伴,请联络【微信:AglnZ_5】进一步洽谈合作事宜。
合作联络
marketing@oxfordforum.cn
文案:陈宛莹、刘家琛、王勤玺、姚怀憧、张亚维
排版:杜飞逸
视觉:程敏、杜飞逸
审核:曹商羽、黄韬、杜飞逸、张然、穆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