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牛津中国论坛公共空间与社群治理分论坛海报
01 论坛介绍
数字时代,我们日复一日居住生活的城市空间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3D打印等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正在深刻地重塑规划,建设和治理城市空间的方式。通勤、购物、游玩、前往政府机构办理业务……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平凡琐事都将以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连接在城市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它们的管理模式上。如何在城市规划中落地这些让普通人一眼望去“不明觉厉”的数字技术?如何在当下与未来打造更加智能的城市,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由此,数字技术如何打造以人为主体的公共空间,将是本次分论坛的讨论重点之一。在“数字时代的公共空间”的上半场,我们邀请到了4位国内顶尖的相关领域学者,横跨建筑、地理与城市规划等学科,为大家分享他们对城市中实体空间数字化转型的真知灼见。
注:以下是第十一届牛津中国论坛公共空间分论坛的圆桌讨论摘录。由于篇幅限制,有部分删节,也对各位老师在讨论中口语化的表达做出了编辑处理。文章观点来自嘉宾,不代表OCF立场,文字素材均经过授权。OCF论坛尊重多元价值观,请友善交流。
02 嘉宾介绍
上半场论坛嘉宾
徐卫国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来人居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徐卫国教授执教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曾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并于2011-2012年执教于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SCI-Arc)及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USC);他自日本京都大学博士毕业后,工作于日本村野藤吾建筑事务所;他在任清华建筑教授的同时,建立XWG建筑工作室,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并在多项设计竞赛中获奖。他是参数化非线性建筑设计的开拓者、领军人,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及编著14本。他还是北京国际青年建筑师及学生作品展(2004,2006,2008,2010)的策展人; 2012年作为主要发起人,创立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并被选为专委会主任。
上半场论坛嘉宾
郑豪
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系及土木工程学系助理教授、建筑智能研究组主任
郑豪教授博士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专攻机器学习,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驱动式设计,大数据分析。他曾工作于清华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机械臂辅助施工,机器学习,仿生式3D打印。现任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系及土木工程学系助理教授,建筑智能研究组主任。同时,他还担任行业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ACADIA、CAADRIA、CDRF的协办人和审稿人,20余本SCI/SSCI/AHCI期刊审稿人。他拥有多年的建筑行业人工智能开发经验,曾担任多家建筑科技公司专家顾问与项目负责人,主持开发和研究项目金额总计超过540万元人民币。他拥有人工智能建筑设计领域上万粉丝的媒体平台,文章获得超百万次阅读和3万余次点赞。
上半场论坛嘉宾
柴彦威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
柴彦威教授执教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现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他长期从事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时间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积极建设中国城市研究的行为学派,主持完成数十项国家科学研究项目,发表中外文学术论文400多篇部,时间地理学与行为地理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近年,结合大数据研究范式,以智慧城市规划与空间治理为应用出口,形成了基于时空间行为的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模式,在国际时空间行为研究与规划结合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承担的研究和规划项目包括中国时空行为研究、智慧出行规划、智慧社区规划、智慧园区规划、城市体征诊断与预警系统、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数字经济发展等。
上半场论坛嘉宾
吴志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吴志强院士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综合方案总规划师,首批规划领域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吴志强院士长期坚守在城市规划工程实践第一线,致力于推进城市规划的理性提升。针对我国城镇化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建设问题,他积极探索规划技术的数理分析新方法,剖析城市发展内在规律,模拟推演规划效果,科学评价规划决策,系统优化规划方案,不断研发"以数明律、以流定形"的规划方法,逐步建立了"理性规划"的理论框架,取得了理性规划理论与方法的重大成就,在系列重大城市规划工程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城市规划的理性化做出重大科学贡献。
03 嘉宾发言
徐卫国:未来的公共空间一定是智能化的。从城市的层面,我理解的公共空间是公园广场、街头绿地等等;从更小的层面,比如社区层面,可能包括了开放广场、中心花园、楼间庭院;从再小的层面,建筑,公共空间可能是茶水间、厕所,甚至整栋建筑。什么是智能化的建筑呢?它是拟人化的,可以与人互动,对人关怀,理解个性化的要求,为人类活动创造更高效积极的场所。未来的公共空间还包括机器人,就是人、建筑、环境、机器人这四个要素。智能系统包括第一个感知系统,感知信息,包括人的信息、机器人的信息、甚至另一个建筑的信息,它是信息获取的渠道,类似人的知觉系统;第二个系统是中枢系统,对信息作出决策;第三个系统是执行系统,建筑的墙体啊家具啊这些部件发生运动,由此空间发生变形。建筑就像机器人。
郑豪:今天给大家讲一下我们组的思路,就是如何用AI做测试设计。大家对自己周围环境可能是知道得比较少的,那我们就在探讨这种可能性。各位在国外可能遇到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我要怎么租房比较好呢?你可能会看到两个房子,仅相差一个街区,房价完全不同,甚至差一两倍。我后来发现在美国影响租房的一个因素是犯罪率,就是这个街区安不安全。那这个安全的数据,我们是不知道的。当时偶然我从费城警察局官网上找到了费城非常全面的几十年的报警数据,几十万条数据引发了我的兴趣。我在想能不能通过这些数据告诉大家哪里安全。然后就有了这张图片,把犯罪当成灰度,哪些区域越黑,犯罪率就越高。然后我们把它同街区分布联系,训练AI,就公园设计成什么样,或者建筑位置和高度,还有道路规划。在这套数据训练完后,我们可以让AI来告诉我们社区要设计成什么样。这个图就是我们用来修改的图。我们可以在社区中加绿地或者建筑,或者拓宽道路,看这样的改动有没有让AI认为的犯罪率得到降低。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可以讨论社区的活力,用APP进行路径追踪,然后让AI告诉我们如何设计能让社区有更多活力。还有热岛效应。看我在门口种一棵树,或者开辟空地让政府建公园,这样举措在AI预测下可以降温多少。包括新冠期间,我们也有进行观察,用武汉的数据,看新冠传播跟社区设计有没有关系,进而给上海提建议,如果这边发生武汉的情况,分布会怎么样,进而讨论是不是增加绿地或者建筑。我们还有一些小型的设计,比如用快递站做密度图,看快递点如何更好入驻社区。还有生活便利性的特征,比如绿化率、交通拥堵率,我们都可以教会AI。我们把这一类AI模型嵌入网页端,不需要复杂操作就可以调用城市模型,看周边社区安不安全,这样把它变成一个实际的产品。也可以看碳排放。就是如何设计来降低碳排放。这就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我们实验室和公共空间治理相关的研究。
柴彦威:我本人的研究重心在使用行为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的一些方法进行城市空间和规划研究,具体包含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在研究中不断吸收空间计算和可视化等新兴方法,二是不断开拓新兴的研究领域,例如智慧城市和社区,与大数据结合的城市体征诊断等。在智慧城市规划方面,我们提倡结合数字化、信息化,探索新的城市规划和治理方式,如城市生活空间规划、时空行为引导与规划、智慧社会建设等。另一方面,我们也着眼于应用,致力于北京市智慧出行服务平台的研发,通过行为研究为居民提供实时信息,引导其理性低碳的行为决策。我们还在探索城市实施活动系统和虚拟活动空间系统的研究,以期为智慧社会建设提供新的解释和治理建议。
吴志强:本次论坛主题“数字时代的公共空间”,刺破了多层次的观念。首先,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直至现代中国才引入了广场等公共场所的概念,使得人们可以自由进入,这是对传统观念的突破。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虚拟公共空间的兴起成为讨论的焦点。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交流和互动的新途径,这种虚拟公共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然而,与虚拟空间相对应的现实生活中的私有空间并未完全发展,私有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界限和关系面临着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如何在数字时代创造和维护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成为一项重要议题。传统上,规划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垄断性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于规划工作的参与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如何使规划工作更加开放、透明,以促进公共空间的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公共空间建设与人民共享的关系十分重要,只有通过人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因此,推进公共空间建设需要不断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增强公共空间的包容性和共享性,以促进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
04 圆桌讨论
1. 世界人居环境良莠不齐,我们如何创新人居环境,以更好地促进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促进社会公平呢?
柴彦威:中国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城市化的下半程。这一阶段包括现代化、工业化、新兴城镇化、信息化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等多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数字技术被认为将在城市规划和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解决公平性问题方面。传统城市设施供给导向的模式已不再适用,而个体化的公平性和需求成为了关注焦点。数字技术的介入将克服信息化鸿沟,促进公共空间的使用机会和效率提升,以及实现公平性的个性化。此外,数字技术也被看作是解决城市规划和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关键,例如提高规划的管用性和好用性,让人民智慧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城市规划方面,数字技术的运用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数字模拟规划的应用,为新的规划和城市更新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以提高人民的福祉和享受。
徐卫国:人是动态的、个性化的、需要归属感的。世界各地人居环境良莠不齐,实则是对人的这些特点关怀不够。人使用智能产品要理解智能的逻辑,具有算法思维。
郑豪:比如我想在家门口种一棵树,你觉得没有必要。那我们就能通过AI来决定,使得社区共同利益最大化。AI能帮助我们实现客观。
2. 关于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您觉得在未来还存在哪些潜力和可能?
柴彦威:从我的研究方向和关注点来看,数字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数字规划和数字服务。在数字规划方面,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将使得城市规划更加智能化和共享化,管理部门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平台进行全流程的服务和管理,提升治理效率。数字服务方面,数字技术将促使人民智慧和城市智慧的发展,尤其需要加强面向居民个体的服务系统建设。目前数字服务仍存在数据共享和信息开放等方面的问题,但通过数字化的服务系统,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包括健康管理、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等方面的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要注重数字技术服务的实用性和用户友好性,而不是过度强调技术本身的复杂性。
3. 各类数字技术如chatgpt、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Sora,为城市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会如何改变建筑和城市的风貌?
柴彦威:我和我们专业的许多同学正在广泛使用这类数字技术。但是我发现中文查询的效果并不理想,通常只是简单地查一下就完事了,而英文的查询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此外,我们团队和研究生们也在积极尝试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动画功能的生成上。特别是在我们研究智慧出行和虚拟空间方面,我们强调对技术背后逻辑的了解,认为除了使用技术外,我们还应该了解技术的企业背景和本质。尽管对于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在不断使用和发展中解决问题,并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改善不足,这是一个循环发展的过程。
郑豪:Chatgpt、midjourney这些属于生成式AI。不同于我们刚才所说的预测式AI,那是告诉我们如何做更好。生成式AI不会告诉我们如何更好,而是提供千百种方案。我觉得在城市规划领域,更适合用AI预测,那在建筑领域呢,更适合用AI生成,虽然它可能还没有开源。
徐卫国:我也谈一下对chatgpt的看法吧。我是觉得它不会长久,因为它数据库本身有很大问题。比如侵权,我们先不去说法律的问题。侵权是把已有的东西收集起来形成数据库,可以叫“再现性创造”,但我们要往前发展,不光要有再现性创造,而是要有灵感创造。它给你的答案是基于经验的积累,没有创造性。建筑师讨厌的就是模仿,而chatgpt都有似曾相识的东西在里面。
主持人:我知道您在做3D打印的项目,这是比较前沿的领域。我会想知道gpt能不能运用于这样比较前沿的领域。
徐卫国:在最初呢,chatgpt会给你分析出若干可能性,我们在此基础上选择、重新三维建模,然后自动路径规划,打印出建筑。我们是在用,但用的时候有点亏心。创造才快乐。
郑豪:gpt的训练集是普世意义的训练集,是大模型,并不是某个专业领域的能执行特殊任务的模型。我觉得未来方向是在Ta们的基础上培养出独属于我们自己的AI。chatgpt其实有社区,里面很多人会训练它的微调模型,比如Lora模型。我觉得各位要让数据集符合任务点。说到创造性,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接受信息,不是出生即有创造性。如果认识到人类也是物质组成的话,讨论创造性的意义可能没有那么大。
徐卫国:人的创造不是清晰的记忆片段拼合起来的。
4. 我们所处于一个城市化进程完成大半的年代,已经告别大规模建造,我们要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以应对在建筑和城市规划在城镇化下半场涌现的新需求和挑战呢?
柴彦威:我们以前的城市设施是供给导向,我们希望供给均衡,可达性差不多。我们进入精细化治理的新阶段,公平性会更多指针对每个人的公平性,而非空间上的公平性。当然这两个也有关联。我们要克服信息化鸿沟,使用ICT这个技术促进效率的提升、促进多元化的效果。
主持人:您可以解释下什么是ICT吗?
柴彦威:ICT就是现代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可以简单叫做数字技术。
主持人:我以为您会就您的专业提到时间地理学的问题,比如您之前在疫情期间研究如何优化引导居民们的日常活动安排,我觉得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柴彦威:我们最早的,其实也很难做到的,就是给居民提供城市的各种信息。居民们有了这些信息,就会自己作出理性的决策。这就是大数据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前我们也做过社区365APP,居民活动规划的APP。很多企业也想做这个。但是实时互动、决策反馈的方面,还是没有做到。还有就是我们要如何整合这些APP,让大家用起来更方便,而不是陷入技术陷阱。
5. 我国智能建筑和智慧城市行业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呢?放眼国际,和其它地区相比,我们发展的特色是什么?
徐卫国:虽然房地产热过去了,但是仍然会有大规模建造。建筑行业的问题是劳动力价格迅速增加,和人口红利下降。以前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现在人力不足,智能化就是我们的出路。2017年住建部联合十三部委已经提出指导意见,就是今后建筑业工业化要和智能建造相结合。还有十四五规划中,一个大的任务就是把智能建造作为建筑业发展的方向。还有一个大家可能没太注意到的词,“建筑机器人”。住建部确定了24个城市作为智能建造的试点,有一系列政策和通知,都是关于建筑行业升级改造,关于如何应对未来的需求。智能建造底层核心技术的开发,包括算法、软件,其实是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一个基本事实是,西方国家建筑量已经减少,所以已经不把建造作为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的发展更迅猛。
6. 关于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您觉得在未来还存在哪些潜力和可能?
徐卫国:火星居留地设计,这是我们研究课的一个课题。对于未来人居,我们的看法是会有三个方面的发展:一是绿色生态的人居,一是智能人居,一是地球之外的人居,就是地外人居。我们考虑到人类未来的迁徙,就设计火星居留地。当然也有一些研究是在月球上。
柴彦威:我觉得一是数字规划,一是数字服务。我们团队硬技术做得比较少,系统方面开发得不是很多,但是我们仍然觉得数字规划是
郑豪:各位觉得人类发展最大的限制因素是什么?我个人以为是重力,就是所谓物理法则。如果我们能有一个虚拟世界,就能突破这样的物理法则。那这是长远的方面。近期来看,既然我们还没有办法克服自然规律,那么就在自然规律限制下让AI辅助我们生活。香港的车辆保有率是二十分之一,平均二十人只有一辆车,我记得美国好像一个人就有一点六辆车。为什么香港的私家车保有率这么低?就是公共交通做得很好,用数字技术合理规划地铁。
主持人:可能有观众敏锐地发现,吴老师缺席了讨论。我本来非常期待吴老师的发言。那既然老师不在,我希望把自己了解的某些情况和大家分享——比如我们刚才一个问题是,城镇化下半场和上半场区别,这个问题上其实吴老师就有一个有趣的形容。他说我们进入了城市的“全生命周期”,在上半场,城市化更像建设前的物质空间安排,在下半场,城市和人彼此陪伴对方成长。我觉得这个提法非常符合“人的城市”。另外,吴老师在去年中国城市规划的学科发展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十大关键词(2023-2024)”。其中第一个关键词就是智慧规划和AI赋能。那么完成情况呢?吴老师的模型是Citygo,这是世界首例城市智能推演平台。并且老师从1992年在德国开始建立数据库,到今天共收集了13861个城市的数据。这是什么概念呢?这是人类史上的第一张图,图上包括了我们全世界所有建成的城市。其中每一个时段的人口最初都是吴院士一个人填充数据。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历史变化。2018年,我们中国人在这里完成全世界的第一张最完整的城市建成面积的图。这是以我的粗浅了解,对嘉宾工作所进行的一个介绍。
05 问答环节
对于五线城市老工业社区的人群来说,数字技术的普及性还是远不及大城市。考虑他们基本的需求的优先性,在落后和边缘化的公共空间中去搭建和介入智能化的应用(产品)能否解决我们对他们的基础关怀问题呢?
柴彦威:首先,数字化类型和水平的存在差异,但数字化程度高并不代表一定更好,数字化水平应该与实际使用需求相匹配。其次,地方城市公共空间利用情况相对较好,可能比大城市更充分利用公共空间。进一步提及了公共空间的友好使用和有效利用,认为传统公共空间同样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不一定完全依赖于数字化技术。最后,数字化只是解决公共空间问题的手段之一,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使用和和谐关系不一定需要依赖于数字化技术,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达成。因此,建议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不要单纯依赖数字化解决方案。
如何看待智慧城市在建设中遵循的标准和边界?
柴彦威: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标准和引导,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城市应借鉴先行城市的经验,并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步提升至智慧城市水平。智慧城市标准应灵活,考虑城市特点,以促进城市管理和发展。智慧城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升。智慧城市系统需综合考虑不同网络和系统,实现最优化运行。我认为智慧建筑应当是智慧城市的边界和终端,应被充分考虑并与智慧城市网络连接,以满足社会需求。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建筑与智慧城市网络之间存在断裂,应加强连接以解决公共交通和居住便利性等问题。
合作联络
oxfordchina2024@gmail.com
文案:敖翔、贺初澄
排版:杜飞逸
视觉:缪致韵、杜飞逸
审核:杜飞逸、曹商羽、黄韬、敖翔、贺初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