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剖析指南更新亮点,畅谈中欧指南异同

健康   2024-12-24 18:05   北京  

高血压作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及其他严重健康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为规范高血压诊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发布2024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2024中国高血压年会、第26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高血压分会年会以及昆明市难治性高血压诊疗技术培训班在昆明盛大召开。在此次会议期间,医脉通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歆教授进行专访,以深入了解《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的更新亮点。陈教授指出,新版指南不仅2018年版基础上进行了众多更新,还充分体现了我国高血压管理的特色和实际需求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了更加全面和科学的指导建议



医脉通:1999年我国首次颁布高血压防治指南以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已是第五版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新版指南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陈歆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新版高血压指南的亮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版指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即高血压的分级、分期和分型管理。这一理念贯穿于各个章节。


其次,指南推荐了新的血压测量技术,包括自动诊室血压测量和可穿戴设备的血压监测。在血压测量方面,除诊室血压外,还推荐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用于高血压诊断。


第三,在高血压管理方面,①新增了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②对于药物难以控制或药物治疗依从性不佳的患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可考虑进行经皮去肾神经术(RDN);③在生活方式干预方面,强调了健康睡眠的重要性;④在中医药治疗方面,建议应用中医药进行高血压辅助治疗或联合西药进行联合降压治疗。


第四,在分型管理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特殊表型。


第五,新增了互联网医疗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指南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一,36%的参考文献的第一作者为中国学者。第二,纳入了一些与中国高血压相关的研究成果,新版指南更符合中国高血压管理现状。第三,高血压定义未变,但降压目标较上一版更为积极。第四,更符合中国高血压人群的特点。例如,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常见危险因素:高钠低钾饮食、增龄、超重和肥胖,并纳入吸烟、肿瘤治疗和空气污染等因素。

医脉通:在诊断标准、降压治疗时机、降压目标、高血压分类及具体用药方面,《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与《2024年ESC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管理指南》有哪些异同?

陈歆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在诊断标准、降压治疗时机、降压目标、高血压分类及具体用药方面,新版高血压指南与《2024年ESC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管理指南》有以下异同:


➤高血压诊断标准:


两部指南一致推荐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140/90 mmHg。


➤降压药物治疗启动时机:


在降压药物治疗的启动时机方面,两部指南的推荐基本一致,均推荐基于血压水平和心血管风险评估决定是否启动降压药物治疗,但略有区别。


ღ中国指南建议:


•对中危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或高危及以上的正常高值血压者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对于1级高血压低危者,建议先进行4-12周的生活方式干预,若家庭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仍未达标,应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对于正常高值血压的低危和中危者,目前缺乏药物治疗获益的证据,因此推荐持续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ღESC 2024指南建议:


•所有血压>140/90 mmHg的患者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对于血压升高(120-139/70-89 mmHg)的人群,建议心血管风险高危患者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对于非高危患者则推荐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降压目标:


两者在降压目标的设定上趋于一致,均较之前更为积极,建议将血压降至低于130/80 mmHg。略有不同的是ESC 2024指南设定了目标血压低限(120/70 mmHg),并建议可耐受患者可将收缩压降至120-129 mmHg,降压治疗更加积极。


➤血压分类


•新版中国指南新增了“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分类,将血压分为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ESC 2024指南未对高血压进行分级,但对血压分类进行了更新,将血压分为“非血压升高”(<120/70 mmHg)、“血压升高”(120-139/70-89 mmHg)和“高血压”(≥140/90 mmHg)三类。


➤药物治疗推荐:


中国指南推荐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作为一类常用降压药物,而ESC 2024指南未做类似推荐。这是因为ARNI于2021年6月在中国获批原发性高血压适应证。

医脉通:您认为本次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的更新会给临床实践带来哪些影响?

陈歆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新版指南围绕分级、分期和分型的理念展开,旨在提升高血压管理的质量。


从分期的角度来看,指南强调当前风险的评估。分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期着重于危险因素的识别,第二期关注靶器官的损害,第三期则针对临床并发症。这种分期方式有助于临床医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的针对性。


在分层方面,指南则着重于对未来十年心血管风险的评估。这种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采取更为积极的干预措施。


分型的过程同样重要。一旦确诊高血压,医生需要明确该病例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只有识别出高血压的原因,才能更有效地实现阶段性的血压控制,改善患者的预后。

专家简介

陈歆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高血压科副主任

  • 国际高血压学会(ISH ) Fellow,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CDQI国家标准化高血压中心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高血压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嘉定区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 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杂志编委,中华高血压杂志编委,世界临床药物杂志副主编等









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医脉通神经科
关注医脉通神经科,快速获取国内外神经科领域进展,及时查看指南更新,抢先知晓热门会议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