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爸简介
羊咩城男性市民,纳税人,XG新粉,二刀流胶佬,心理学科班出身,二胎工具人,停更的粤语主播,重度美颜爱好者,熬夜挑战赛落败选手。
逛过很多学校。跟很多家长是朋友,也有不少黑粉。坏学校的仇恨对象,好学校的隐形战友。自认为三观正,不收学校公关费。写公众号为生,但不以金钱为首要做人目标,为此经常被老婆骂。
以中立客观为基准线,不夹带私货。态度恶劣,内心温暖,疗效显著。欢迎关注,与我同行。
先天的脑残是由生理性决定的。从医学的角度上分析,天生脑残的大脑额头一带有个区域叫前扣带回。
由于这个区域发育有问题,大脑灰质容量就比较小,从而造成他没有办法处理复杂的矛盾的信息。
由于长期接受单向投喂的信息,容易接受“是什么”的肯定结论,缺乏“为什么”的推理及逻辑思维训练,后天逐渐造成了一种思维简单化习惯。
除了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成为脑残,还可以通过教育。
从脑科学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父母的打骂到底给孩子的大脑带来了什么影响。
一、智力影响
根据美国爱荷华大学一项研究显示,父母每天对孩子说的话语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积极和充满鼓励的。
每个孩子平均一天会得到超过400条的负面评论,而正面评论却只有30多条。
“你怎么这么笨?”
“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为什么别人能做到你就做不到!”
“你脑袋里装的是什么?”
“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
“别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
这些,都是父母责骂孩子的常规用语。
有些父母不是不知道这些话会伤到孩子,也不是控制不住情绪要发泄。
只是想当然地认为,用责骂和怒吼的方式教育孩子可以很好的起到震慑的作用,让孩子不敢再犯同样的错误。
但是这样的教育理念真的正确吗?
如果你也忍不住骂孩子,小心越骂越笨!
哈佛医学院附属美国顶尖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病学副教授 Martin A. Teicher研究发现,孩子在幼年受到家长的言语暴力,长久下来会造成小孩的脑部结构产生变化,导致语言理解能力变差,影响言语智商(verbal IQ)。
被骂的人智商会变低,脑补结构也会改变。
研究发现,长期遭受父母语言暴力的孩子,大脑区域胼胝体、海马回和前额叶的结构和功能,可能会受到损害。
胼胝体主要负责大脑两半球间的感觉、认知和动机的传递,海马回是负责记忆存储的主要区域,而前额叶则是负责思考、决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区域。
这些区域的损伤会导致孩子的智力受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等问题。
据日本“现代商业”网站11日报道,日本有研究表明,对儿童进行体罚、辱骂,或家长在儿童面前进行激烈争吵等,都会导致儿童大脑受到损伤。
研究表明体罚谩骂伤害儿童大脑 日本福井大学儿童心理发育研究中心教授友田明美与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共同进行了一项有关虐待对大脑影响的研究调查。
他们从有受虐待经历的1500人中,找出受到“体罚”和“辱骂”的人群,并通过核磁共振拍摄大脑图像,进而与那些未受到虐待的人的大脑进行对比。友田从中发现,受虐待人的大脑的特定区域出现了“萎缩”和“肥大”等情况。
友田称,“很多家庭可能认为对儿童的体罚和辱骂不会有任何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个细小裂痕的扩散都有可能影响儿童大脑的发育。”(环球时报;贝塔)
国内也有大量研究证明辱骂对孩子的脑部的负面影响,影响包括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研究,长期遭受辱骂的儿童,其大脑的海马体体积较小,海马体是大脑中与记忆和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的区域。这一发现表明,辱骂可能导致记忆力和情绪控制能力的下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辱骂会激活大脑中的杏仁核,这是处理恐惧和焦虑情绪的中心。持续的激活可能导致杏仁核过度敏感,使个体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一项由浙江大学进行的研究指出,辱骂会干扰儿童的前额叶发展,前额叶是负责决策、计划、注意力和自控力等高级认知功能的区域。这可能导致受害者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表明,长期遭受辱骂的青少年在大脑社交认知区域的活动减弱,这可能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研究者发现,辱骂会导致大脑释放更多的压力激素,如皮质醇。长期高水平的皮质醇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二、心理影响
网上看到一个问题:从小被吼大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很多网友都默默地回答了两个字:自卑。
孩子的大脑尚在发育中,若他们总生活在苛责、匮乏的环境中,他们的大脑为了适应环境会发育成“求存模式”的结构,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所以我们能看到,诸多童年贫穷、家庭不幸的人,即便成年后生活环境出现了极大的改善,也还是很难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家里经常被父母“吼骂”的孩子,出现性格缺陷的几率非常大。
这些孩子中,25.7%的人成年后会“自卑”和“抑郁”;22.1%的孩子表现为“冷酷”;56.5%的孩子经常“暴躁”。
三、生理影响
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讲述了小企鹅在经历妈妈吼骂时所承受的痛苦。
很形象地表达出孩子在遭遇妈妈吼骂时所承受的一切。
把我震得四分五裂...我的肚子飞到大海里,肠胃翻江倒海,(身体非常难受)”
密歇根大学的伊森克罗斯博士的一项实验也证明了:情绪和身体疼痛,在大脑区域的反应非常相似。
心碎这个词不仅是个比喻,心碎对象的神经系统真的体验到了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
打骂孩子只会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造成脑内皮质醇水平过高,打破“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
与此同时,过高的皮质醇还会杀死海马体与前额叶中的新生细胞,影响脑的认知功能。
四、写在最后
吼骂的行为背后是什么?是父母急需加强的情绪管理能力。
育儿专家罗静说:“对于容易情绪失控、爱吼孩子的父母来说,学会喊停,是育儿中特别特别重要的一课。”
在和孩子沟通时,家长要注意避免以下4种语气:
1、吼叫,发泄情绪。
当孩子习惯了家长吼叫的语气,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同样的说话方式,不能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容易情绪化,动不动就发脾气。
2、责怪、反问的语气。
孩子感受到的是埋怨、责备、讽刺,很容易感到委屈,产生叛逆的心理,不愿意不配合家长。
没有人会喜欢总是被否定的感觉,同样的话,家长改成陈述、表达期待的语气,效果会大不一样。
3、命令的语气。
强硬,命令的语气,容易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出于维护自尊心的需求,孩子往往会选择拖延、拒绝、反抗等方式,表达对家长的不满。
美国成功学家卡耐基说过:用“建议”,而不下“命令”,不但能维持对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乐于改正错误,并与你合作。
4、猜忌、怀疑的语气。
有些家长遇到事情,还没搞清楚真实情况,就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妄加结论,评判孩子。会伤了孩子的心,破坏亲子关系,导致孩子和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
不管什么时候,用信任的语气和孩子说话,都更利于沟通和问题的解决,父母的信任,会赋予孩子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孩子自发地想要变得更好。
-End-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