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2024
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开展
家校共育系列活动
教育
是教师与家长的双向奔赴
成长
是家校合作的最美愿景
共育
是家校并肩,携手同心同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如何打造良性的家校共育生态环境,成为学校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十六中学从实际情况出发,以教师、家长、学生共学一个视频,共同进行交流感悟为切入点。统筹协调,建立主体多元、科学有效的家校合作体系。将思政教育、安全教育、理想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等厚植到家校共育中,打造学习型教师,带动学习型家长,培养学习型孩子。一首家校共育的奏鸣曲在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唱响!
共学视频
01
本期共学班级
三年四班
02
推荐人简介
班主任——马靓盈
马靓盈,女,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2007年起,她便在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开启了教育之旅。
她先后担任语文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及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等职务。在工作中,她兢兢业业,勇于创新。作为语文教师,她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身为班主任,她关爱学生,引领学生成长;担任教研组长和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时,她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她多次荣获市先进工作者、市优秀党员、市三八红旗手、市优秀教职工等荣誉,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她用青春和汗水,为学生的未来奠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03
教师感悟
今观视频,心有所感,不能自已。
国之立,始于艰难。昔者,江山初定,百废待兴。然先辈以无畏之精神,奋发图强,为国家奠基。岁月流转,国日益强。今者,科技昌盛,经济繁荣,文化璀璨。国之威,震于四海;国之德,泽被万民。
吾为师者,观此视频,深感责任之重。当以育人为己任,传爱国之精神于学子。使其知国之历史,感国之恩泽,奋国之未来。育德才兼备之人,为国家之昌盛贡献力量。愿吾辈师者,皆以爱国之心,行教育之事,助国之崛起,永不止息。
04
学生感悟
黎雅萱
这个视频看得我心里头热乎乎的,就像被阳光照进了一样。那些先辈们为了国家,真的什么都不怕,拼了命地干。我们现在的好日子,都是他们用血汗换来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能为国家做点什么,让五星红旗更加鲜艳!
冷佳怡
看完这个视频,我惊呆了!高楼大厦拔地起,科技创新一个接一个,我感觉中国就像是坐着火箭在前进。作为学生,我特别自豪,也更有动力了,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也为这飞速发展的中国添把力!
周厚超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祖国发展得太快了,让我觉得自己也充满了力量。作为新一代青少年,我要接过接力棒,好好学习,为祖国明天更美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05
家长感悟
黎雅萱家长——孙宏爽
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们从小就知道热爱祖国的重要性,现在更要教育我们的孩子从心底热爱国家,努力上进,将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冷佳怡家长——樊春彦
作为一名家长,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看着越来越强大的祖国,我的内心非常激动,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周厚超家长——周忠明
看了马老师推荐的视频,我为中国不被人欺负,中国人能直起腰板感到自豪,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多学本领,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
我们的初衷是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及办学理念,使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我们期望通过积极倡导和推动家校共育模式的发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成才贡献更多的力量!
教育无法重来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
去收获累累硕果
家校携手,如璀璨星辰
照亮十六中学子的梦想天空
共同努力,似和煦春风
轻拂着青春的心灵之田
学校、教师、家庭,同频共振
共筑美好,静待花开
版权声明 | 视频转载于网络,本文转载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稿 | 李琳琳 马靓盈
黎雅萱 冷佳怡
周厚超 孙宏爽
樊春彦 周忠明
图片 | 马靓盈
排版 | 张雪莹
校对 | 陈 鑫
审核 | 黄 巍
END
以天下为大任
于细微求己责
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
欢迎您的关注
▲【地址】佳木斯市郊区友谊路5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