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单位,做牛马你就输了
乐活
2025-01-27 20:59
河南
硅谷传奇投资人纳瓦尔曾建议:职场人应该像狮子一样工作。 但狮子不是,狮子有休憩,有评估,有训练,然后在关键时刻冲刺出击。 现实里,我们习惯把工作塞得满满当当,像牛马一样埋头干活。 但其实,高级的工作智慧是学会像狮子一样:懂休息、会复盘、能思考。 清华教授宁向东感慨道:整个社会陷入了一场“忙碌症”。 很多人不敢歇,也不敢停,怕被淘汰,怕赶不上别人的脚步。 一位教授把12个基础情况相同的学生分成三组,让他们抄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 实验结果表明,一组正确率和效率最高,二组正确率和效率居中,三组错误最多,而且抄的单词最少。 从中教授得出结论,在工作中懂得留白,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一个会布局工作的人,会懂得留白,为自己腾出养精蓄锐的时间。她觉得新书背后关系着整个出版团队的心血,就算再累也要强撑。 于是她减少休息时间,每次困得睁不开眼的时候,脑海里就会冒出罗曼·罗兰的一句话,给自己鼓劲:“生活是一场艰苦的斗争,永远不能休息一下,要不然,你一寸一尺苦苦挣来的,就可能在一刹那间前功尽弃。” 不敢好好地放松,偶尔忙里偷闲也满怀愧疚,她的身体很快吃不消了。 有一天她实在难受得不行,就把待办事项全部取消,闷头睡了一觉。 经过这件事,她说自己明白了一件事:你想持续性自律,必须先学会休息。 著名心理学专家Jordan Peterson教授曾概括“伪勤奋”的4个表现,其中提到了一点: 从来不验证工作成果,不知道做得好做得坏,只顾闷头拉车,不会抬头看天。 只顾往前冲,不懂得停下复盘的人,很容易陷入“无效勤奋”的循环。 作为一名设计员,吉子每天不是忙着做设计图,就是在和客户沟通。 一段时间后,吉子突然意识到,虽然任劳任怨地忙碌着,自己却没有任何成长。 每天早上,在开始忙碌之前都会给自己15分钟,反思自己的工作状态。 在吉子的不断调整下,每天都能给自己省至少2个小时“圈外”时间。 这些时间,她每天用来研究与客户的沟通技巧,复盘工作上遇到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去学习,去改进。 仅半年,吉子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获得领导赞赏,更成为公司里客户回头率最高的员工。 在职场里,不是只管勤奋就有回响,也不是一直忙碌就会奏效。 豪威尔每个周末的晚上,都会回顾一周的工作,然后反问自己三个问题:复盘让我们避免低水平的重复,让工作中的成功和失败都有价值。 身家上亿的富翁格伦就为我们展示了普通人在90天内,逆袭为百万富翁的奇迹。 被空运到陌生的城市,格伦先选择通过打零工来赚取三个月的生活费。 他跟其他普通工人不一样的是,别人打完一份零工后又找下一份零工,他却会在解决完温饱后会思考怎么破局。 于是结合当地的买卖需求,沿途寻找废弃轮胎,赚到了三四百的外快。 他发现当地人习惯过一种节日,对绿色饰品需求量巨大。 于是他找到之前认识的服装店老板,承诺给他分成,两人通过摆摊赚到了第一桶金。 他还敏锐地观察到,当地有很多不错的二手房,但由于太过破旧,没人愿意租赁。 于是他积极联系了设计师和中介,打开了二手房的市场,为后续创业不断积累资本。 就这样,格伦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公司,完成了最终的逆袭。 我很赞同《深度思考》里的一段话:像野草一样的普通人,想出人头地简直难于登天。对我们而言,人生角逐的入场券仅剩一张,那就是思考力。思考行业的趋势,思考是否有适合自己的机会,思考业务的破局点……思维力,便是一个人更上一层楼的底牌。比尔·盖茨有自己的“思考周”,独自居住在胡德运河旁边的小木屋,思考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诸如研发IE浏览器、平板电脑的想法,都源自他的“思考周”。 贝佐斯在《连线》杂志中也说道,他每周都会预留出两天时间来畅想工作,寻找新的创意。这两个大忙人都会特地抽出时间思考,我们更没什么借口说太忙没时间了。很多时候,阻碍我们成长的,不是手脚不勤奋,而是脑子不思考。给自己一定的时间去观察、去沉淀、去探索,有思考支撑的努力,才是我们普通人撬动命运的支点。哲学家戴维·梭罗曾说:真正有效率的劳动者,不会整天马不停蹄地工作。当我们懂得匀出一些时间去恢复能量和深度思考时,才能在工作困境中找到一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