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⑦ | 利用别人的同情,也是一种“恶”

乐活   2024-12-30 20:59   河南  
十点人物志出品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小说《小巷人家》。

昨天我们读到庄超英发现,自家祖孙两辈之间的间隙,再无缝补的可能,他们会尊重爷爷奶奶,但绝对不会亲密。

与此同时,林栋哲追随父母,离开苏州,去了广州,他与庄筱婷之间,还会发生哪些故事呢?

下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敞开心扉


林栋哲给小卖部打了电话,让李爷爷约了庄筱婷来接听。

电话接通后,他先“喂”了一声,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林栋哲?

周遭的喧闹声和听筒另一端的沙沙声似乎同时消失,林栋哲贪婪地听着这个声音。

林栋哲没有出声,庄筱婷迟疑地又问了一遍,“林栋哲?

林栋哲一个激灵,词不达意道,“下雨了?

庄筱婷道,“嗯,下雨了。”

庄筱婷的语气波澜不惊,也不追问林栋哲为什么打电话,似乎林栋哲在长途电话里讨论天气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林栋哲隐隐约约觉得庄筱婷似乎知道他要说什么,林栋哲清晰而坚定地问,“庄筱婷,明年你报哪个大学?你报哪个大学我就报哪个。

电话那头,庄筱婷的回答一如高考指导,“我会定期给你寄一中的资料,等下学期考完模拟考试,我们看分数再商量。

挂了电话,林栋哲无意识地看向远处凌乱的树梢。

他太清楚庄筱婷,清楚她从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愿望——越是心底的渴望,她越是不遗余力地掩饰,文过饰非到周围人都以为她不在乎,不想要。

林栋哲迷迷糊糊地心想,豁出去了。

林栋哲又拨了一个电话,他原以为还要让李爷爷去喊人,但他万万没想到,接通音刚一响起,就被人接了起来。

林栋哲福至心灵,“庄筱婷。

电话那一头没有作声。

林栋哲豁出去了,又重复了一遍,“庄筱婷,你考哪个大学我就考哪个。

林栋哲用尽最后的勇气又说了一遍,“庄筱婷,我喜欢你,你考哪个大学我就考哪个。

话一出口,林栋哲豁出去了,不管不顾地说,“我一直很想你,到广州后我一直想你,我想以后还和你在一起,一直在一起,你报哪个大学我就报哪个大学。

庄筱婷终于开口,“好。

树叶金黄,广州的秋冬依旧生机盎然。

庄筱婷定期寄来的笔记和试卷给他一种隐秘的、微妙的心理上的联系,似乎两人还在做同样的试卷,似乎两人还只隔着一堵墙学习生活。

虽然暂时分隔两地,但还在并肩同行。

寒风瑟瑟,雨夜寂寥,玻璃窗上常有一层淡淡的薄雾,庄筱婷经常在临睡前静静看一会儿窗户,用手指在雾气上轻轻地描下一个人名。

偶然接到一个长途电话,庄筱婷第一次真正看到了“自己”,无关外界和他人的期待和愿望,她看见了“自己”,看见了自己因为林栋哲而产生的种种情绪,期待、忐忑、失落……

寒假过后,庄图南正式进入了分配季。

上海市城市规划局的负责人看过庄图南的成绩单、面试过他之后,向建筑系索要庄图南的档案。

城市规划局共索要了两份档案,庄图南的和李佳的。

两人都成绩优异,都曾参加过平遥古城的测绘,规划局再三考虑,挑选了李佳。

李佳是党员,而且她跟着阮教授团队学习,大三时又参加了周庄古镇的保护规划。

肯读研究生的优秀毕业生不多,系里很高兴,李佳“嫁”入“豪门”,庄图南极可能留校读研,两全其美。

考研分数线下来了,复试,面试……,四月底,庄图南终于松了一口气,兵荒马乱的日子终于告一段落了。

李佳的感情生活颇受瞩目,从大四起,她就被不止一位研究生热烈追求。

李佳毕业后进规划局工作,会有上海户口。

如果和李佳结婚,则有留沪优先权,也可以把户口从学校迁到李佳的户口本上,从上海集体户口变成上海家庭户口,找上海本地的工作有很大优势。

庄图南道听途说知道了李佳拒绝对方的理由——父母不同意她找外地人。

庄图南抽着从室友处顺来的烟,香烟缭绕中,他不知道是该庆幸李佳没有接受其他外地研究生的追求呢,还是该庆幸自己没有赌上自尊去追求爱情。

每个人似乎都知道自己的目标,但又似乎身处迷茫中。

每个人似乎都有选择,但又似乎依旧身陷囹圄。

1987年夏,天特别热,电风扇怎么吹也吹不干身上的汗,蝉鸣声特别聒噪,吵得人心烦意乱。

庄图南告别了他的大学生活,留校读研。

林栋哲和庄筱婷考上了大学,成为了上海交大的校友。

向鹏飞拒绝了庄超英的苦口婆心,拒绝了复读,他考了驾照,跟着钱进跑省内长途,收入不菲,每个月能收入两百至三百元。

四位长辈知道向鹏飞的收入后,感慨之余也不再说什么了。


撞破恋情


1988年3月,为了解决价格双轨制下的腐败问题,国家放开了猪肉、蔬菜、豆制品、糖等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

由市场调节价格,启动了价格闯关。

全国各大城市陆续放开商品价格,通货膨胀越演越烈,各地民众纷纷涌入银行取款,囤积商品;商店、集市的商品被哄抢而空,价格再次上涨。

在“钱不值钱”的恐慌之下,人们疯狂抢购,米、面、油、毛线、洗衣粉、家电……,所有商店门前都排起了长队。

任何商店只要一开门,人们就蜂拥进店,毫无理性地哄抢一空。

商品价格上涨导致抢购,抢购进一步导致商品价格上涨,恶性循环下,市面上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一路飙升,全面失控。

价格闯关的几个月中,跑车的向鹏飞,因为消息灵通小赚一笔。

与此同时,风波也吹进了学校。

尽管黄玲一再声明家中经济情况无忧,庄筱婷还是想勤工俭学挣点钱。

她和林栋哲商量,林栋哲去商品一条街华亭路观察了半天,从此以后,每周日,街溜子林栋哲就带着庄筱婷去华庭路卖货了。

他们决定卖塑料袋。

大多数老板不愿再耗费自己的时间精力去城隍庙批发塑料袋了,见林栋哲和庄筱婷上门兜售,就直接加点钱从他们手里购买了。

开始以为只能挣点零花钱,一个周日下来,两人都惊了,这一天利润高达二百多元。

四月中,北京、上海各高校开始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分配方式。

庄图南参观完同济的招聘会后意犹未尽,又打听了复旦招聘会的时间地点,决定去复旦帮妹妹看看文科的招聘情况。

复旦招聘会在学生活动中心召开,人潮中,庄图南却意外撞见了正牵着手的林栋哲和庄筱婷。

松花江路上的小吃店里,桌上摆着三碗刚煮好的单档双档汤,但三人都无心饮食。

庄图南慢慢回过神了,“我最近没去交大,你们最近开始的?

林栋哲诚惶诚恐地摇头。

庄筱婷也轻轻摇了摇头。

庄图南惊了,“那至少是过年前了,什么时候?你们谁追谁的?”

庄图南刚一问完,想到他中秋、国庆时还去探望两人,再想到两人在他面前装、装、装,立即后悔不该问了,“不要告诉我。”

庄图南换了个问题,“爸妈、林叔叔、宋阿姨都不知道吧?”

庄筱婷、林栋哲一起鸡啄米般点头。

庄图南道,“学校严禁大学生恋爱……”

庄图南话还没说完,自己就意识到今非昔比了,他心中油然生出一股荒谬的感触,斗转星移,日新月异。

庄筱婷怯生生道,“我们在交大时不……在一起的,不敢让老师同学知道。哥哥,你也先别告诉爸爸妈妈,好不好?”

庄图南困惑不解,“我上次睡他宿舍,他床头放一本《笑话大全》,筱婷,你是看名著、看诗歌的,你们在一起都能说些什么、干些什么?”

庄筱婷道,“哥,我也很肤浅的。”

林栋哲小声嘀咕,“我们压马路,看电影,逛城隍庙,卖塑料袋,我们肤浅到一起了。”

庄图南怒目圆睁,“庄筱婷,你看上他哪一点了?”

庄筱婷轻柔而坚决地回答,“从小到大,我总怕自己不够好,大家就不喜欢我了,但和他在一起,我从不这么想,我总是很开心。”

林栋哲可怜巴巴地看着庄图南,眼神和他小时候哀求庄图南给他抄作业时一模一样。

庄图南长叹一声,“我会常去交大的。”

庄图南看着人模狗样的林栋哲,挑起一筷子粉丝,暗戳戳心想,“我会常去交大的,林栋哲,你小子给我等着。”

庄图南琢磨着常去交大,但他很快就有心无力,没时间没精力去交大监控庄筱婷和林栋哲了。

静安区决定在旧城区修建一家新医院,同济设计院的几位教授们开了个会,简单商量了一下,三言两语决定系里几个组各出一个方案,最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挑选或整合,参与竞标。

导师周常义教授领导了一组,周教授言简意赅地向自己名下的三名研究生下达了任务,“每周出一张2号图纸,然后全组讨论、深化。”

这是庄图南的第一个研究生项目,重重死线下,庄图南只能一心只画圣贤图,两耳不闻窗外事。

人穷志短


张阿妹觊觎庄家小院内那间空置的西厢房,几次向庄超英诉苦,说张敏和吴军都大了,隔着一层薄薄的木墙合住不方便,她想租下西厢房,给张敏暂住。

庄超英回家和黄玲提起此事,黄玲非常敏锐,“小敏谈朋友了,阿妹是想借西厢房做婚房,别说住进来就不会搬出去了,将来有了孩子,连栋哲这间房都可以占了。”

张阿妹从黄玲处要来了宋莹的广州地址,先给宋莹写了一封信,不等收到回信就告诉庄超英和黄玲,宋莹同意了她租西厢房。

黄玲立即到小卖部打了一个长途电话,三言二语揭穿了张阿妹的假传圣旨。

张阿妹受挫,吴建国带着吴姗姗登门拜访,除了诚恳请求,吴姗姗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小军白天在家吃饭,晚上睡林栋哲的房间,如果他中考能过中专线,就给他报一个有宿舍的学校,不再占用林栋哲的房间。

宋莹和黄玲看着吴姗姗和吴军长大,而且吴军已经是初三下学期了,俩人商量了之后,答应了吴姗姗的请求。

就这么着,吴军住进了林栋哲的房间,功课上有问题,还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地向庄超英请教。

向鹏飞收拾收拾,住进了庄筱婷的小房间。

七月初,宋莹回了苏州,匆匆办好了手续——她又续了两年“留职停薪”,就打算打道回府回广州了。

吴姗姗听吴建国说宋莹回来了,专门从学校赶回市区,想当面谢谢宋莹借房,让吴军安心备考。

临近晚饭时,吴姗姗才去了庄家,她不仅仅拎了几包糕点给宋莹和黄玲,还盛情邀请她们一起出去吃晚饭。

谈天说地中,吴姗姗甜甜地开口:

“两位阿姨打小对我好,我求宋阿姨一件事啊,我冒昧求您件事,要是小军没考上中专,高中时能不能继续住栋哲的房间?”

宋莹愣住了,下意识瞥了一眼黄玲。

果不其然,黄玲的神情肉眼可见地变了。

庄筱婷突然道,“住林栋哲的房间,我爸爸不可能不管小军的功课,等于下班回家还要再带一个高中生,太辛苦了。”

黄玲和宋莹都是一愣,庄筱婷性格像黄玲,心里再不情愿,嘴上也说不出拒绝的话,这句干脆利落地拒绝完全不像她的风格。

黄玲拦住女儿的话头,“小军中考分数下来再说,现在不谈这个。”

吴姗姗道,“是啊,宋阿姨黄阿姨从小对我和小军这么好,万一小军真没考好,阿姨肯定会照顾的呀。我也会让小军尽量别麻烦庄老师和黄阿姨,他要有什么不对的尽管告诉我,我批评他……”

黄玲低头看向面前的桂花赤豆糊,只觉得一阵反胃。

宋莹想到反正她后天就要回广州了,心一横道:

“姗姗,房子借住是小事,管一个孩子是大事。你是不知道,栋哲考上大学离开家后,我整个人都松快了,心情一下子就轻松了。姗姗,你也是老师,你该知道家里住个高中生,庄老师和黄阿姨的责任有多大。”

吴姗姗装作没听出宋莹的意思,撒娇道:

“宋阿姨,那您答应借房子了,您再帮我求求黄阿姨吧。你们都知道的,我家太小,家里连个看书的环境都没有,小军要是没考上中专,他住家里就毁了,肯定考不上大专或大学。人穷志短,我只能替我爸爸、我弟弟开口,求阿姨们拉一把。”

吴姗姗垂下眼睑,装作没看见黄玲和宋莹脸上的震惊失望,她说到“人穷志短”一词时,心中泛起了一阵悲哀。

“谁也不想在大太阳下打家具,谁也不想低声下气地求人帮忙,可家庭条件差,只能舍下自尊求人。”

另一个念头也冒了出来,“我还以为两位阿姨从小照看我们姐弟,我开口她们就答应了,我错了,她们对我和弟弟也就如此,也就是面子情。”

1988年夏天,酷热多雨。

吴军考上了邮电系统的中专,住进了学校提供的宿舍。

宋莹、黄玲和庄超英同时松了一口气,不然她们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吴姗姗的请求。

庄超英拿到了大专文凭,凭借学历和优异的教学成果,他从棉纺厂附中调到了市重点中学十中。

另外一头,庄图南、向鹏飞和林栋哲,在林栋哲二姑夫人脉的帮助下,南下进货、乡镇卖货收国库券、再去银行卖国库券,充实了暑假生活。

经过三次南下进货卖货的折腾之后,三人同时成为了光荣的“万元户”。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庄筱婷与林栋哲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偷偷谈起了恋爱,与此同时,小巷里的吴姗姗为了自家弟弟的前途,对宋莹和黄玲进行了道德绑架。

小巷故事还在继续,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文中配图来自影视剧《小巷人家》


素年锦时FM
一本有温度的声音杂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