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小说《小巷人家》。
昨天我们读到吴姗姗占了宋莹的房子做婚房,颇有农夫与蛇之观感,也实在令人作呕。
小巷的故事还在继续,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坦白
1991年春节,小院里热闹极了。
年前,林栋哲、庄筱婷向父母坦白了他们的恋情。
庄图南很遗憾,他没能目睹父母听说庄筱婷恋情时的反应——据说两人开始不信,然后还是不信,最后无奈信了。
宋莹、林武峰商量了一下,没让林栋哲回广州,一家三口一起回苏州过年了。
宋莹夫妻本来想住厂招待所的,吴姗姗再三表示愿意把房间让给宋莹和林武峰暂住。
刘健神色倨傲,“虽说宋阿姨把房子租给了我们,但她回来过年,我和姗姗暂时回我家住几天好了。”
林武峰笑眯眯道,“姗姗啊,代宋阿姨向你公公拜年,顺便帮我们带个话,这房子只借不租。”
一顿操作猛如虎之后,庄图南和向鹏飞暂时搬回东厢房里打地铺,林家三口挤住在林栋哲的小房间里,三间房挤下了两家八口人。
挤是挤了点,但热闹温馨,白天一起做饭、看电视、闲聊、嗑瓜子,晚上一起挤东厢房看电视、闲聊、嗑瓜子,其乐融融。
大年初四,庄超英、黄玲把林家夫妻送上了回广州的火车,雪后初晴,冬天煦阳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庄超英和黄玲索性慢慢往家走。
庄超英突然孩子气般踢了踢脚下的一块积雪,“该谈恋爱的不谈,不该谈的谈了,林栋哲从小不踏实,和咱家两孩子实在不一样。”
黄玲笑了又笑,“筱婷刚说时,我是有点……但想想,栋哲就算成绩没有图南、筱婷好,也是名校大学生,长得也好,人又机灵活络,和筱婷性格互补,我看他们相处得挺好。”
黄玲道,“而且吧,林工、宋莹都是厚道人,栋哲又是独子,家里人少,筱婷将来不会被欺负。”
庄超英道,“嗯,林工给图南和鹏飞的红包金额不小,宋莹又喜欢筱婷,林家重视筱婷,以后家庭矛盾少。”
黄玲心中一阵淡淡的悲哀,她瞥了庄超英一眼,心想,“涉及自己女儿,你对家庭矛盾、婆媳关系突然就懂了,门清得很啊。”
宋莹经常说林栋哲在大事件上总有狗屎运,在就业问题上,林栋哲再一次展示了他无与伦比的狗屎运。
宝洁公司正在广州策划成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广州宝洁纸品有限公司,同时在北京、上海设立分公司。
宝洁门槛高,绝大多数岗位只招收大学或研究生毕业生。
林栋哲有户口,有学历,专业对口,在一众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五月底就签订了合约。
庄超英得知后,对黄玲宣布了他深思熟虑几个月后的结论,“我不反对筱婷和栋哲在一起,但他们必须一起回苏州,不能去广州。”
庄超英在教育局多少有一定人脉,人托人、话传话,他辗转打听到苏州大学招专职辅导员,庄筱婷的户口、学历都符合标准,一通运作下,基本达成了口头协议。
六月的一个星期六,庄超英下午没课,他让黄玲也请了假,两人一起赶往上海。
庄图南下班后,也赶到了招待所,一进门他大吃一惊。
黄玲站在门边。
水泥地面上有几块碎瓷片,看样子是打碎了招待所的茶杯,庄超英站在碎瓷片边,他满脸通红,呼哧呼哧地喘气。
庄筱婷站在窗边,她的马尾辫散了下来,半挡住她的脸颊,但庄图南还是一眼就看到了她白皙的脸颊上红色的掌印。
在交大待了一天后,庄超英和黄玲回苏州了。
父女、母女间只剩沉默,庄超英让庄图南转交了一张纸条给庄筱婷,纸条上有苏州大学专职辅导员面试的时间和地点。
相较于父母,庄图南的态度算是很支持了,“你先回苏州,你和栋哲再想办法往一起调,两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快。”
庄筱婷也试过和林栋哲商量苏州大学的工作,但只要她一开口,林栋哲就慌慌张张地表忠心,“我愿意去苏州。”
庄筱婷注意到了,林栋哲用的是“去苏州”,而不是“回苏州”。
再想到庄图南那句“你不能让栋哲放弃宝洁的工作”,她无法再百分百相信林栋哲那句“愿意放弃宝洁的工作、去苏州”的真心,而且,就算现在是真心的,将来呢?
庄筱婷没有任何人可以商量,她偷偷哭泣了好几天。
黄玲的那句:“我辛辛苦苦供你读书,就是让你长大了有能力做自己的主,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你现在居然为了林栋哲不考研,不回苏州工作,你居然自己放弃了一切,我对你很失望,庄筱婷,我对你很失望。”一直在心中回响。
她从小是母亲的骄傲,这是母亲第一次对她说重话。
八人的寝室里,庄筱婷不敢抽泣出声,她凝视着天花板上惨淡的月光,心中下了决定。
庄筱婷找到林栋哲,红肿着眼睛说了一句,“我后天回苏州面试。”
林栋哲想说点什么,但无言以对,只默默点了点头。
先斩后奏
明月皎洁,路上是三三两两、散步闲聊的学生,一切都美好得像梦境。
林栋哲的手心不断地冒出冷汗,庄筱婷也好不了多少,两人牵在一起的手都凉沁沁、滑腻腻的。
林栋哲鼓足勇气道,“你是女孩子,如果结婚,你要承担得比我多得多。”
庄筱婷的声音很轻,但坚定清晰,可见她早已反复思量过了,“如果我回了苏州工作,我们就结婚。”
林栋哲轻声道,“怎么和你爸妈说呢?”
庄筱婷道,“暂时不告诉他们,等我们调到一起后再告诉他们。”
庄筱婷从苏州回来了,林栋哲不用问,看到她第一眼时就知道面试结果了。
结婚登记处人很多,队伍很长,林栋哲和庄筱婷排了很久才排到。
排队两小时,领证五分钟,林栋哲和庄筱婷拿着两本结婚证,茫然离开登记处。
一个月来,两人凭着一股骁勇闯过重重难关,开了介绍信,领了结婚证,两人不敢和家人提“结婚”一事,连庄图南都瞒着。
可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
苏州大学计划生育负责人统计了新入职女职工的婚育状态,并把相关信息分别发送到了女职工所属的科室。
庄筱婷的直属领导看到登记表格后,找庄筱婷谈话,知晓了她和丈夫两地分居、有跳槽的可能性后,暂时把庄筱婷剔除出重点培养的队伍。
庄超英当初托关系找的人打了电话给庄超英,询问他女婿是否会来苏州工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学校只能暂时边缘化庄筱婷了。
这个电话在庄家掀起了轩然大波。
林栋哲从向鹏飞和庄图南处知道了庄家的风波,他本想赶回苏州一趟,但他还在管培生培训期,根本请不了假,他急得团团转,只能回家请宋莹代他跑一趟苏州。
宋莹和林武峰也惊得目瞪口呆,林武峰连忙按习俗备了上门礼,宋莹稀里糊涂地带着礼物,到了苏州。
宋莹给亲家带了一台照相机,黄玲毫无喜悦地收下礼物,打电话从学校叫回了庄筱婷,一家人沉默而尴尬地吃了两顿饭,这件事情表面上就这么疙疙瘩瘩地过去了。
除了首饰和新衣服,宋莹硬塞给庄筱婷一本存折,黄玲什么也没说,示意庄筱婷收下。
临上车时,宋莹低声对黄玲说了一句,“这样也好,领了证,他们心里就没了猜忌,劲儿可以往一起使。”
黄玲几乎落泪,“宋莹你晓得的,咱们那时两地分居搞不好就是一辈子的事儿,一年就那么几天探亲假,两个孩子怎么就这么冲动,也不和家里商量就把证领了!”
1992年春节过后,全国范围内的国企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破三铁”运动。
不到3月底,全国“破三铁”试点企业已近1000家,棉纺厂也是其中一家。
棉纺厂采用了“留职停薪”和“半下岗”(厂里以生产的布料抵工资,职工自主销售)两种方式处理职工问题。
吴建国办了“留职停薪”,四处打零工,做木工、泥瓦工、工地上帮人扛水泥,吴姗姗工作稳定,她默默支付了吴军的生活费。
黄玲也办理了“留职停薪”,跟着向鹏飞当汽车售票员挣一点辛苦钱。
7月底,林栋哲结束了他为期一年、地狱级难度的培训。
庄图南发动同事们帮忙,帮林栋哲租到了一套地段、环境都很合心意的一居室。
尽管还没举行婚礼,但庄超英和黄玲都默许了庄筱婷趁学校放暑假去上海和林栋哲小聚。
刺头家儿媳妇
秋夜寒,大家一般晚上都不出门了,但此时小卖部门前却围满了人,人群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什么,庄超英也挤在人群中。
李婶喊了一句,“黄玲啊,厂里要卖房子了,优惠售房,办公楼前贴出告示了。”
粥店很小,店门口一排蒸馒头包子的笼屉,蒸汽氤氲中,黄玲仔细阅读庄超英摘抄的文件要点。
黄玲轻声阅读条件,“本厂职工或退休职工,苏州城镇户口……”
庄超英一拍大腿,“你和我想一块去了,宋莹是不是还是苏州户口?”
夫妻俩对视一眼,都想到了女儿庄筱婷。
庄超英道,“赶紧吃,吃完给筱婷打个电话。”
黄玲道,“去隔壁街的公共电话亭打,小卖铺里都是厂里的职工,人多口杂。”
庄超英有写家信汇报家庭动态的习惯,庄图南开始定期收看长篇小说连载——反映现实、反映生活,集政策、人情、八卦于一体的长篇小说《棉纺厂优惠售房系列故事》。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