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灵性慈善:慈善行业的未来与方向》这篇文章之后,没想到居然引来了不小的关注。“灵性慈善”这个概念击中了很多人的心,也带来了某种话题讨论的可能性。于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希望更多人能够通过这个视角,打开一片关于慈善的新的想象空间。正如贝特森所言:“创造另一个层次的信息,就是在创造一个新的空间,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有伙伴留言说对灵性这个理念非常有共鸣,只是在实践中有太多现实的限制和挑战。因此,我想也许这篇文章可以好好谈谈到底我们如何实践和落地灵性慈善的理念。
佛家讲究”境随心转”,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就是任何外在的改变其实来自于视角的转换。这篇文章,我想从“视角”出发,提供几个可以在实践中思考和探索的方向。也期待与更多朋友和伙伴有进一步的交流,来充实和完善更加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经验细节。
1
视角的价值:视角是一个信息过滤器
视角是什么?
到底什么是视角?视角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我认为,视角本质是一个信息分类和过滤器,是一个“意识许可”的闸门。
如何理解信息?可以参考贝特森关于信息的定义:信息是产生差异的差异(Information is a difference that makes a difference)。
一个新的视角就可以带来某种差异性取向,一种新的可能性方向。而通过这个视角进行观察,自然会获得更多该视角下的差异性信息。心灵(mind)(参考贝特森关于心灵的定义:贝特森认为我们人类的思想系统、交流沟通、生物、生态系统等都遵循一样的普遍规律,这些系统都可以被称之为“心灵”)的自然属性是会对差异产生反应,而那些刺激心灵做出改变的差异就成为心灵进化的重要信息。
为什么说“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其实,所谓“相信”本质上就是一种视角的转换,是打开一个“意识许可”的闸门。因为我们只有通过一个概念视角,才能让相关的信息进入大脑。从这个闸门流入的信息,其实是我们现实世界中早已存在的。然而,当我们缺少特定的视角,或这个闸门没有打开,就可能永远无法看见他们,即使他们一直就在那里。这并不是玄学,而是贝特森对心灵运作规律的深刻揭示。
其实,很多领域的思想家都对这个话题有过讨论。最近正好在阅读Dan Koe 的《专注的艺术》 (The Art of Focus) (感谢Dak Vava的推荐),居然非常共时性地看到了关于视角的篇章。这里摘录几句我非常喜欢的内容:
你是主观现实中的一个视角容器。你有能力超越狭隘的身份,从更高的、更整体的角度来看待情境,这包括情境的背景、前景和细节。
你的大脑是一个模式识别机器,当你敞开心扉地学习时,你允许真理在中间变得模糊,并培养一个对外部世界反应较少的自我。
只需要一个能给个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伟大想法,就能在头脑中引发一场名为“洞察”的雪崩。洞察导致意识呈指数级跃升。这就需要个人从收获最大理解的视角来教育自己。
重估视角的价值
总之,视角可以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复杂性和更多可能性。我之所以花费这么大的篇幅来论述视角的重要性,就是想让更多人明白,那些带给我们真正改变的可能就是一个概念、一个视角,而往往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重视或没有意识到,其价值是被严重低估的。例如,在一个组织、项目或个人的咨询服务中,其核心价值可能就是某个视角,某个概念。
灵性慈善这个概念,它就是作为一个新的类别和视角存在,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区别传统慈善类型的锚点。而且,“灵性慈善”本身是一个元视角,是一个具有深度洞察和能够涵盖和容纳更多理解的视角。有了这个元视角,我们自然会进一步思考,到底如何区别灵性慈善与其他慈善类型?到底什么样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灵性慈善?灵性慈善可以创造怎样的新价值?
它就成为我们心灵中一个重要的信息过滤器。一但我们有了这个视角,就在心智层面产生了一个差异,而差异是改变的起点。这就是心灵运作的规律。带着这样的新视角,我们就自然进入一个有“灵性慈善”存在的意识空间和现实空间,而且这个空间无限广阔。
2
宇宙视角:从有限游戏到无限游戏
我在上一篇文章《灵性慈善:慈善行业的未来和方向》一文中提到灵性慈善的三个底层信念,其中第一个就是认为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无限游戏”。到底如何理解这个信念?还是回到我们前面提到的视角的转换。
看到更大的图景
宇宙是一个最终极的视角。在各种文化中其实都有对于这个终极视角的不同表述,或者称其为“本源”、“道”、“一”、“上帝”、“Teotl”、“Braham”,不论如何称呼,其代表的就是一种最高的普遍原则,是终极的现实。当我们用这种终极的视角来看待和观察生活,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大的图景,就可以获得最深刻的见解,当然,也可以感受到真正的平静和幸福。
当我们从宇宙的视角看待一切,我们看到的是无限的丰盛,看到的是宇宙间一切的自然法则,生灭循环,阴阳互转,分分合合。
“宇宙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一切都是互相联系的。“如果没有连接到胳膊上,手就没有意义。如果太阳系既不包含也不被包含在人类思维中,那么它就没有意义。”(《专注的艺术》)
感受系统,感受心灵的联结
具体到公益慈善行业,这几年我也感受到行业的集体意识也走到了这样一个超越项目、关注系统的阶段。系统式变革、共建式慈善、议题网络等等,行业实践引领者们都在朝着这个方面努力。而这些理念能否落地的关键其实就是让行动者超越匮乏与竞争模式,进入到一种合作、共创和共赢的模式。而更底层的动力机制,其实是让个体和组织真正感受到无限丰盛、感受到心灵的链接。是发自内心的感受,而不只是认知层面的知道。我知道,这并不容易。不然,也不会如贝特森所言,这是一场心灵的革命。
“我们必须意识到人类的生存并不仅仅是皮肤边界内的生存,而是与一个更大的“心灵”的联结。我们必须由内而外的改变思考和感知的方式。
贝特森呼吁一场从治理、灵性到情感的革命,去看到和重新发现我们在大的“心灵系统“中的角色。贝特森是复杂系统理论范式的奠基人之一,然而因为他太过复杂和跨学科,他的智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传播。贝特森是一个链接灵性与科学的重要思想家,而我试图对接他的思想资源,在灵性和科学的光谱之间寻找一个空间,让真正的智慧自然涌现。
理解系统,整合既有认知资源
当我们把各种智慧资源、认知资源和实践经验整合,我们才能看到更大的拼图。复杂系统理论是另一个重要的认知资源。
在社会公益领域讨论比较多的系统性变革,主要是指系统中结构和思维模式的转变,这些转变导致系统中的行为主体行为模式的变化。当一种变化强化或替代了原有制度时,该变化就成为了系统性的。这里有两个关键点,就是结构和思维模式的转变。
根据Kania等在The water of Systems Change一文中提出的框架,系统变革的发生主要包括六个条件,即政策、实践、资源流、关系、权力机制、思维模型。而这六个条件又分为可见的(explicit)、半可见(semi-explicit)和不可见(implicit) 。总之,结构层面、可见的要素的转变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和实现,更难得却是思维模式和不可见的层面。
德内拉·梅多斯在《系统之美》一书中也提到“社会系统是人类文化思考模式的外在体现,也是深层次的需求、情绪、优势和劣势的反映。改变它们绝非易事。”然而她也强调,“凡是在范式层面采取干预措施或推动变革的人,都产生了巨大的杠杆效应,并从根本上改变了系统。”“杠杆点所处的层次越高,杠杆作用就越大,系统抵制变化的力量也就越强。看似无为,却可能是最为根本性的、战略性的、有效的杠杆点;看似疯狂,放下一切,却能优雅的与系统共舞。”
过去几年,我一直在通过公益行业评估平台去推动复杂系统理论在评估中的应用。因为评估是重塑公益行业价值和规范的重要机制。我在自己的公众号 和平台 的“小E谈评估”公众号上策划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复杂系统、系统思维与评估的文章。这是我自己在评估这个杠杆点上试图促进改变的努力和实践。从改变认知开始。
然而,感知的层面,其实更难。下面三个视角其实都是关于如何更加具体的将灵性慈善的理念嵌入到我们个体和组织的感受之中,进而推动真正的行动落地。
3
存在性视角:从doing 到being
我们要从doing的模式解放出来,探索一种“being”的状态。现代社会,尤其是工业化之后的现代组织有一个固有的规范就是“生产力”,去做些什么,去生产一些什么。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这样的焦虑。在公益慈善领域,这种 doing 模式的具体体现就是陷入到为了做项目而做项目,为了筹款而筹款,为了评估而评估……所有的行动失去了内在的统一目的,而流于表面形式,迫于外在压力。其实有很多学术研究都讨论这些问题,比如使命偏移,NGO 的官僚化等,我自己的博士论文就是在关注这个主题。然而,这些讨论似乎还是没有触及根本,只有一种新的存在范式才能超脱当前的困境模式。
being 的状态是怎样的?我认为,这里的Being 主要是指一种系统式的存在方式。
多元视角下,带着觉察和反思的行动。
觉察到个体层面、组织层面的内在前提假设、思维模式或运作模式、价值观念或组织愿景,以及这些假设、模式和观念如何影响个体和组织的行动。能够具备觉察与反思能力的关键其实还是“视角”的多元。其本质是不断切换各种视角来觉察和审视自身或组织状态的过程。反思能力就是通过不同视角,对实践行动进行的头脑实验。
在这个头脑实验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不同路径下的行动如何沿着自身脉络展开,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系统视野对这些图景进行比较,或者进行创造,最终形成一个最符合意识偏好的路径。所以,being的状态,系统的存在,最根本还是回到视角的多元和广阔。这种反思性实践过程在具体情境和组织内部如何落地,需要更多具体的案例来进行理解,这里暂不展开。
搭建张力结构,让行动被自然牵引。
“张力结构”这个概念其实是我跟随刘伟老师学习针灸时首先碰到的,刘老师发明了一套”张力牵引针”的针法,被针灸届视为一种天才的发明。刘老师认为“所谓搭建张力结构,就是在人体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入手,在形、气、神各个层次的造空间和场效应,运用张力的作用,让阻滞的气血再次自然流动起来”。
而非常有共时性的是,前一段时间在阅读《最小阻力之路》一书时再次遇到这个概念,它被作者被应用到人生和做事的层面。这让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底层规律,值得好好理解。Robert Fritz对“结构性张力”的核心元素、动力机制、运作结果做了非常简要、深刻地论述。
“结构性张力是创造历程的骨架,也是创造历程的引擎,还有引擎的能源。塑造结构性张力的方式,首先是构思出你想要创造什么成果,然后好好观察你的现况,并且聚焦在与成果有关的部分上。这描述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到却非常困难。结构优雅无比,切莫把它当成一个简单的概念。大多数人都无法轻易学会这个技巧。结构性张力不但是一种培养出来的技巧,也可以是一种后天的品位。”
如何把这个概念应用到公益慈善的具体实践之中?为什么我说这是一种being的存在方式?所谓的最小阻力之路,其实就是在愿景和现实之间最符合“道”的那条路。而这条路的形成,最核心的要素并不是理性、严谨的设计,而是极度真实地看到愿景和极度真实地接纳现状,在这“两个真实”之间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张力,所有的行动会被这个张力自然地牵引,行动的累积最终会形成一条最小阻力之路。
目前在身心灵领域很多人在传播“显化”的概念,去掉玄虚神秘的色彩,其实就是最小阻力之路的理念。然而,要做到两个“极度真实”却是张力结构形成的最大挑战。所以,进一步的落地该理念,就需要回到对真实自我的觉察和对现实情境的接纳。这就是一种being的状态。
从“要我负责”到“我要负责”。
在doing模式下,人们倾向认为项目或组织管理是自上而下控制型的,需要明确分工和责任到人,整个体系是一种证明导向的,每个人不论层级高低,都进入了一种“要我负责”的证明状态。而在being模式下,经过前面提到的几个步骤,即带着多元视角的觉察和反思,对真实愿景和现实情境的接纳,个人和组织在认知和感受各个层面都深刻地、清晰地知道“我是谁,我要做什么”之后,就会自然生发出来一种“我要负责”的主体性。
doing模式下的“要我负责”,个体和系统之间互动、共谋,最终陷入一种“问责-证明-评估(evaluation)-再问责”的证明式的反馈回路;
being 模式下的“我要负责”,个体与系统之间交互、共振,最终形成的是一种“自主-信任-进化(evolution)-更自主”的成长式反馈回路。
两种负责模式最终导致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组织或行业生态系统。
很多伙伴可能会说,我们也知道陷入证明式反馈回路这样的状态不好,可是现实就是如此,资助方或者政府就是这么要求,我们为了生存就只能如此,怎么解决现实的问题呢?这个问题我想留到下一篇文章来进行回答。下一篇文章,我将聚焦于对“解决问题视角”和“创造性视角”进行比较,谈谈公益慈善的行动者如何挣脱不断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进入到创造和超越的新境界。
总之,这篇文章试图将灵性慈善的理念进一步对接和落地实践行动。我知道在思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但是其实这也是一种完美的张力结构。这种张力结构牵引着我不断去思考如何将我看到的理想画面一点点描绘和显化出来。
当我用“灵性”和“心灵”的视角从新去看待和解读自己既有的知识和经验,我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新空间。我熟悉公益慈善、非营利领域的学术话语体系,也有多年接触一线公益组织和项目的评估经历,灵性慈善的视角让我重新看待慈善行业的发展、重新理解慈善行动的本质。
我自己借助这个新视角重新找回了自己进入公益行业的初心与热情,找回了那种理想主义的纯粹与美好,也找到了继续行动、创造与开拓的能量。我希望能够与对灵性慈善理念有共鸣的伙伴建立连接,与更多同频的伙伴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