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伪科学?一位美国学者的跨文化反思

文摘   2024-11-22 06:16   美国  


引言:诺奖时刻的反思


2015年10月5日,当屠呦呦在斯德哥尔摩捧起诺贝尔医学奖奖杯时,整个中国都沉浸在欢庆的喜悦中。然而,在这片欢呼声中,一位美国学者捕捉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细节:诺贝尔委员会在颁奖词中,小心翼翼地将青蒿素的发现与中医传统切割开来。
McCormick Templeman的观察格外犀利。作为Reed College的毕业生,她不仅获得了丹佛大学的英语文学博士学位,还在AIMC Berkeley获得了东亚医学硕士学位(MSOM)和太平洋健康与科学学院的中医针灸博士学位(DACM)。这种跨越文学和传统医学的独特背景,让她得以从一个更宏大的文化视角审视这一现象。
在她最新发表的《TCM and the Eurocentric Gaze》的一文中,Templeman指出:青蒿素的发现恰恰是中医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方法完美结合的典范。这一医学突破来自对千年古籍《肘后备急方》的研究,通过现代科学方法提取有效成分,最终拯救了全球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正如她所说:"这种发现既不是新的,也不是突然的,而是许多重要思想家世代积累证据的成果。"然而,为什么在这个历史性时刻,科学界如此执着地要将这一成就与其文化根源切割开来?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中西医对话的研究者,Templeman的文章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在中国,中西医之争早已成为"朋友间割席断交的第一大话题"。因为这场争论不仅涉及医学实践与理论之争,更触及每个人深层的价值信念和文化认同。

偏见的解剖:科学与真相的悖论


Templeman在文章中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矛盾:临床试验反复证明针灸在治疗腰背痛、慢性疼痛和偏头痛等症状方面效果显著,其草药制剂也被证实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抗抑郁的特性。然而,在西方学术界,这些证据似乎永远"不够充分"。维基百科甚至直接将针灸归类为"伪科学",这种简单的否定背后,折射出的正是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傲慢。
这种偏见的荒谬性,在西方医学史的镜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正如Templeman在文章中指出,19世纪的西方医学界曾经坚信瘴气说,认为疾病是由空气中漂浮的神秘毒气传播;他们用催眠术替代麻醉进行手术,期望病人能在"催眠状态"下忍受锯骨之痛;他们将女性的抑郁归因于"子宫游走症",用禁闭和饥饿作为治疗手段。这些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科学理论",在当时都是医学界的主流观点。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认知框架的局限。正如李厚辰所指出:"我们需要澄清一种本体论层面的误区。中医关注的是一种人的综合状态的存在,而西医关注的是细胞、分子层面的存在。这两种不同的本体是需要不同的理论去理解、不同的语汇去描述的。"Templeman在文章中也强调,中医的很多益处确实难以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来衡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效果就不真实。
当现代医学过分强调微观机制时,我们是否忽视了生命现象的整体性?正如陈嘉映所警示的:"科学的伟大成功让我们付出了代价:将人的心灵排除在真理领域之外。"这种代价,在医学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我们用显微镜看清了每一个细胞,却可能忽视了生命的整体性;当我们掌握了精准治疗的技术,却可能失去了对病人作为整体人的关注。


双重标准:制度化的偏见


在深入调查中,Templeman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制度性偏见:在加利福尼亚州,一名合格的中医师需要完成3,000小时的专业训练,而进行干针疗法的物理治疗师仅需54小时。这种巨大的反差不仅体现在时长上,更反映了一种系统性的文化歧视。
更值得深思的是评价标准的双重性。当针灸研究提交审稿时,评审者往往要求提供详细的作用机制解释;但当同样的技术以干针疗法的名义发表时,却更容易被接受。正如Templeman引用Fan等人(2016)的研究指出:"试图将针灸重新包装为干针疗法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
这种偏见直接影响着医疗实践的发展。Templeman指出,一名合格的中医师不仅需要完成严格的课程训练,还必须通过严格的执照考试,测试范围从生物医学到草药配方的各个方面。毕业后,他们还需要不断进行专业发展,学习范围涵盖从内分泌学到姑息治疗等各种主题。相比之下,干针疗法的培训则显得过于简化,却反而更容易获得制度认可。

文化挪用:知识殖民的新形式


在文章中,Templeman以90年代发生在萨摩亚的案例为例,揭示了一种新型的知识殖民主义。当地人世代使用的树皮具有治疗功效,这一传统智慧最终被西方制药公司申请了专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创造这一知识的原住民反而失去了使用自己祖传智慧的权利。对此,康奈尔大学研究员Giulia Friso一针见血地指出:"有机化合物的衍生物被申请专利,萨摩亚人被排除在使用和生产他们祖传知识的权利之外。"
这个案例让Templeman深感忧虑:当中医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越来越多认可的同时,是否也面临着类似的风险?目前的迹象并不乐观。我们已经看到,当传统医学中的某些元素被证实有效时,西方倾向于将其从原有文化语境中抽离,赋予新的"科学"包装。这就像在说:"你的知识是有价值的,但必须经过我们的改造才能被接受。"


范式的转变:新的认知在萌芽


然而,就在这种文化偏见仍然盛行的同时,一种新的认识正在西方医学界悄然兴起。
在过去三十年里,我们注意到一个重要的趋势:古老的传统正在以新的方式复活。越来越多的医学实践者开始认识到,医疗实践从来不是简单的症状治疗,而是一个涉及心理、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的复杂过程。越来越多的西方医生开始意识到纯粹还原论思维的局限。现代医学越来越强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合。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不是简单的生物学机器,而是一个复杂的、与环境不断互动的整体系统。
这种认识的转变,某种程度上正是向中医的整体观靠拢。
美国精神科医生Leon Hammer在经历了46年的西医生涯后,他转向中医研究,并在《Dragon Rises, Red Bird Flies》中写道:"中医是我一直在寻求的一种融合的疗愈系统。这一系统完美地体现了身体与心灵,精神与物质,自然与人类,哲学与现实的不可分割性。它是个人的、微妙的、温和的,同时技术含量很高的医疗系统。它让我能够接近自己和他人的本质——生命力。它像大自然一样包围着我,或者像一个伟大的艺术作品。”
这种认知的转变绝非偶然。正如Templeman在文章中指出,针灸难以用现代科学方法完全解释的原因之一,恰恰在于它涉及更复杂的整体性作用机制。虽然已经有许多研究证明了针灸穴位刺激自主神经系统产生变化的神经化学原理,但并非所有中医的益处都能通过简单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衡量。正如人类学者孟慧英研究所揭示的:"临床因果思想不同于科学思想,它可能更接近、类似于社会科学中以叙事为主的调查研究。"

未来的抉择:整合还是殖民


在文章的关键部分,Templeman提出了一个具有预见性的判断:中医终将被整合进现代医疗体系,但这种整合面临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可能性。一种是以尊重历史和文化的方式被整合,保持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文化内涵;另一种则是被殖民化和重新包装,用西方的面孔重新推向市场,声称这是他们的"发现"。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即便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中医纳入ICD-11代码,推进传统医学战略,Templeman仍然警告说,这并不意味着西方社会就会真正接纳和尊重这种医学传统。她敏锐地观察到,当前西方社会对待传统医学的态度往往是一种选择性的借鉴:"他们是在其中提取最理想的普遍性东西和那些吸引人的东西,来创造一种理想的形态。"


结语:文明的对话


透过Templeman的深入观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医在西方世界的境遇,更是一个关于文明对话的深层命题。
当一个存在了数千年的医学体系在当代依然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时,这本身就值得我们深思。正如她在文章结尾所强调的,我们需要的不是傲慢的否定,不是文化的挪用,而是谦逊的对话,是智慧的共享。
从人类学和历史主义的视角来看,所有知识都是文化性地安置的,与历史年代和视角相关。这种认识为不同医疗体系之间的对话提供了新的可能。
每种医疗传统都深深植根于其文化土壤,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我们需要充分理解不同文化群落关于健康、治疗、疾病、医药的知识,关注健康与疾病信仰、实践复杂的差异性,提高理解异文化的能力。
真正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包容的、开放的。
真正的进步不在于简单的否定或盲目接受,而在于建立真诚的跨文化对话。
中西医之争的实质,或许不仅仅是两种医疗体系的碰撞,更是不同文明在认识生命和健康方面的深层对话。
站在这个时代的十字路口,我们需要的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如何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同时,实现真正的对话与融合。
这不仅关系到医学的未来,更关系到人类如何在这个多元文明的世界中寻找共同发展之路


参考资料
  1. Dr. McCormick Templeman, TCM and the Eurocentric Gaze | Acupuncture Today. (2024).

  2. Hammer, L. (1991). Dragon Rises, Red Bird Flies: Psychology, Energy & Chinese Medicine.

  3. 孟慧英, 吴凤玲. (2015). 人类学视野中的萨满医疗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 李厚辰的播客节目《翻电问答|VOL 10中医,应该如何看待中医和西医的对比》


邀请


如果这些文字触动了你,欢迎打赏或捐赠支持我的创作。



相关文章推荐

中医风靡全球?从四种发展模式看海外中医的未来

针灸改变美国?她用二手躺椅开启了一场医疗革命

中医在美国: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的交融之旅

纪录片Dope is Death | 中医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中医讲的“心”到底是什么?

中医是什么?汉默医生(Leon Hammer)的理解


Nan的炼心坊
让不可见的价值被认可,让有意义的行动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