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两会︱听代表委员说卫生健康工作(二)

政务   2025-01-19 19:14   贵州  
寒来暑往,四季轮转,转眼2025贵州省两会已至。随着两会召开,来自医药卫生领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为健康贵州建设提出了不少“接地气”“冒热气”的建议、提案。

让我们跟随记者走近代表委员,听他们介绍履职感悟、大会期间关注的话题,以及新的一年里的工作打算和美好期待。


安仕勇委员:全力做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




“今天上午,现场聆听了省长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深刻感受到报告是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省政协委员、遵义市汇川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安仕勇说,过去一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历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改革为动力,坚实前进。从报告中能感受到,我们的路子是对的,措施是得当的,成效是明显的。


“报告中明确提出,2025年深入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这一工作部署让基层医疗工作者信心倍增。”安仕勇介绍,汇川区人民医院既是遵义第二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成员单位,也是汇川区密型县域医共体的牵头单位。


遵义市第二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是遵义市医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的三个城市医疗集团之一,以贵州航天医院为总院,汇川区人民医院为主要分院,汇川各镇卫生院和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镇街分院。该医疗集团有三级医院1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所、镇卫生院8所、村卫生室203所、卫生服务站21所,形成了“市-区-镇-村”四级医院服务网络。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中,汇川区人民医院不断向“上”聚焦优质医疗资源。2024年,该院呼吸内科立项为省级重点专科;该院还与省级三甲医院、市级三甲医院重点专科建立专科联盟,以高水平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核心在于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向“下”延伸健康脉络。现如今,汇川区人民医院作为医共体总院,不仅派驻骨干医生到医共体分院任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还组建了14支巡回医疗队,定期开展巡回医疗工作,在这过程中,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健康服务模式;与此同时,该院还强化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其中,一家卫生院还通过了遵义市首批二级医院的认定。


“这些既是我们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体现,也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重要体现。”安仕勇说,2025年全力做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汇川区人民医院将在微创介入、肿瘤防治、慢病管理以及中西医结合四方面强化重点专科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技术引进、提升区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技术服务水平、科研教学能力,让医院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2024年,安仕勇提交的《关于推动区级医院建设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的提案》得到了省卫生健康委的答复,同时该提案还获得2024年度好提案。今年,安仕勇带来《关于加快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提案》《关于国有企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建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等提案内容。






潘凤代表: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 更好响应乡亲们的健康需求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加强3000个村卫生室的能力建设,持续提升县乡村医疗服务水平。这是我觉得最提气的一句话!”1月19日,刚刚走出会场的省人大代表、黔西南州安龙县普坪镇鲁沟塘村村医潘凤对记者说。


作为乡村医疗服务的主要力量,乡村医生承担了农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诊疗服务两项工作,工作量大、任务重。当了26年的乡村医生,潘凤坦言,“如今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也时时面临新挑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2024年,潘凤有大半年时间在兴义市“充电”。“‘西学中’,中医的用药、推拿、针灸……都在学。”


潘凤参加的是黔西南州举办的“西医人员学习中医知识”二年制学员集中理论授课及临床实践培训班,地点就在黔西南州中医医院。


近年来,在鲁沟塘村卫生室,针灸、推拿等很受群众欢迎。“村民杨忠芬患脑梗无法走动,我坚持一周两次免费接送做针灸,两个多月后她就逐渐好转。”去年还有一次,“一位81岁的老人下肢水肿,我尝试把脉开方,5副药后水肿即消。”潘凤说,乡亲们看在眼里,对中医诊疗也多了信任,经常指名要开中药、做中医理疗。


不能辜负乡亲们的信任,想让群众得到更好的中医药服务——这是潘凤下定决心参加脱产培训原因之一。依托贵州省“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培训基地,黔西南州中医医院举办“西学中”培训班,收到通知,潘凤积极报名参加。


据了解,培训班内容以中医药治疗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为主,专家倾囊相授,手把手对乡村医生开展技术指导。


“老师们用心教,我们用心学。通过培训,我学到了很多简单实用的操作技术,进一步掌握了中医药实践技能。”


“政府工作报告说了——我们一定说到做到,让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展望新的一年,潘凤信心满满,“2025年我要在村卫生室开展更多的中医药服务,更好响应乡亲们的健康需求!”






吴必智委员:用好“村”字号品牌,推动医康养融合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省“村超”“村BA”等“村”字号品牌火爆全国,如何利用“村”字号品牌促进旅游康养等产业更好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1月18日,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省政协委员、黔东南州三穗县医共体总医院院长吴必智带来了一份《关于规划“村”字头“医康养融合服务示范区”的建议》提案。吴必智认为,黔东南州黔东片区交通优势明显、旅游服务融合、医养特色突显,规划“村”字头医康养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大有可为,能快速推动我省“城市+旅游+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据介绍,近年来,黔东南州成功创建首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1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县3个,现有医养结合机构30家,床位3054张;贵州唯一以数智农村康养为研究对象的省级工程中心《贵州省数智农村健康养老工程研究中心》落户三穗县;通过“资源整合、服务融合、产业聚合、城乡结合”医养康养的“四合”模式,建成了以中医民族医为特色的黔东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医养康养旅游发展成效凸显,为打造“村医”“村养”等品牌做了基础性和铺垫性的工作。

吴必智建议,高位谋划“村”字头“医康养融合服务”示范区,打造康养旅游成为贵州在全国具有民族特性和差异化的发展项目,黔东南州在“村超”“村BA”引流趋势下,更具客源优势,建议省级层面成立“医康养融合服务”项目规划专班,围绕“村”字号品牌做好系列旅游康养服务内容,如“村医”“村养”“村旅”“村歌”“村舞”等系列内容。进行分区域、分项目、分内容统筹考虑设置服务示范区,以各片区的潜在优势为村字号品牌做好链条式服务。

同时,在黔东南州黔东片区规划首批“村”品牌的“医康养融合服务示范区”,三穗县作为黔东南州医养康养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县,可充分发挥好三穗首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的作用,以沪昆高铁三穗站的优势,承接来“桥头堡”的康养人群和重点来剑河、镇远、施秉旅游的各类群体,做好健康干预、运动疗养、旅游休养、民族医药调养等康养服务链条工作,将黔东南州作为我省首批“村”字头的医康养融合服务示范区规划,打造我省“村”字康养服务品牌。




没有加 “星标的订阅号


刷到全凭缘分


或者好多天


都无法收到最新的推送


朋友们一定要记得


把『健康贵州』公众号


设置为“星标


方法超简单!


一起来看一下是如何操作的

供  稿 | 贵州健康报记者 龙艳 马春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家林


编  辑 | 龙昭汀
签  发 | 曾韬 龙艳
审  核 | 姚媛媛
主  办 | 贵州卫生健康融媒体中心
主  管 |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往期回顾

又流行起来了?省疾控专家:别慌!

救护车里接生!这里上演温暖一幕......

心脏健康十问十答 | 2024年贵州省第四届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获奖作品展播

979名!为群众健康  他们千里赴贵州 | 健康有“数”


觉得不错就点个“在看”呗

健康贵州
权威发布全省卫生健康工作动态、政策法规,及时发布重要文件、通知公告,普及健康知识、回应社会关切,推进政务信息公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