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开展新技术新项目715项,吸引省外来黔就诊患者21.42万人次;
6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与省外高水平医院开展帮扶共建;
5个市(州)医改监测进入全国前 50 名,遵义市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医改经验;
全省新增三级医院 22 家,县医院符合国家推荐标准占比排全国第4 位;
新建50 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健康敲门行动”服务失能老年人12.15 万人,巡回医疗实现县级全覆盖;
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32.52%,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实现“九连升”;
看病就医排长队专项整治成效持续巩固,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书面表扬……
回顾2024年,贵州卫生健康工作“润物细无声”却变化十足。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全面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抓两头带中间、抓重点求突破、抓关键强支撑”工作思路,大力实施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健全完善五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明显成效——
向上——积极争取国家顶尖医疗资源下沉和省外优质医疗资源支持;
向下——实现“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
向宽——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累计获批29个,县乡中医馆实现全覆盖;
向深——国家级罕见病大数据中心在贵阳正式启用,进一步提高罕见病的认知度、确诊率、治疗能力。
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之一的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在三年的建设进程中,依托北京积水潭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和重点优势学科,以“文化、管理、技术”三平移为抓手,全面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该院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心的创设基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医学科和创伤骨科联合的做法与贵州医院实际相结合,由急诊创伤中心和骨科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行多学科协作共管,力争对患者实现入院后48小时内进行手术治疗,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该中心成立一年多来,收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近900例,48小时手术率达67.89%。这在国际上是领先水平。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对提升我省儿童心脏类重大疑难疾病诊疗能力有重要意义。该中心自2023年9月21日启用以来,为低年龄、低体重患儿开展的心脏介入手术及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治疗——9.5kg女童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3.3Kg罕见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脏畸形矫治术、26+周早产儿动脉导管结扎术等,在手术难度上多次刷新贵州省内记录。
全省73家县医院达到医院服务能力推荐标准,79家县医院累计建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358个,56家全部建成“五大中心”,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能力标准比例达79.75%;81个县(区)建设医共体140个,覆盖乡镇卫生院1492个,村(社区)卫生室1.5万余个,全省县域就诊率达92.64%。
与此同时, 2024年,全省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级医疗服务点达451个,以进一步满足偏远乡村群众就近就医需求,解决村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冬天的威宁县迤那镇五星社区卫生室暖意浓浓,两层楼的砖混楼房在蓝天白云下格外漂亮,外墙由纯白色和浅粉色构成,为患者营造了舒适而温馨的就医环境。迤那镇五星社区卫生室医务人员刘敏琳介绍,五星社区服务中心经过三次改建,从原来的50㎡到现在的150㎡,就医环境的不断改善让老百姓看病就医的获得感越来越强。其个人也通过了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正在准备执业医师考试,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就医条件。
不仅如此,2024年,北京协和医院贵州医院确定项目选址,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签订协议帮扶遵义,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金海湖院区开诊运营……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市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今年,遵义会议召开整整90周年。
90年前播下的红色火种,90年来赓续的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近年来,遵义市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持续深化医改成效,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解决群众看病难、就医难问题,努力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村解决”。
锚定改革目标,遵义市着力在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建立市县两级政府均明确一位政府主要领导同时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工作,卫健、医保、药品监管部门主要领导共同参与的“三医联动”改革会商联动机制,研究解决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堵点。
多年来,遵义市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的医改经验,构建“市优、县强、乡活、村稳”的卫生服务体系。在城区,以市级医院为引领,组建了3个城市医疗集团,带动区级和乡镇(街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和水平提升。在县域,由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依托服务能力较强的乡镇卫生院建设52个县域医疗次中心,结合人口聚集程度,在较大的村规划建设乡镇卫生院分院。
在规划建设乡镇卫生院分院时,考虑到交通不便依然是导致山区群众“看病难”的主要因素。为此,遵义市以基层为重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依托县域医共体建设,选择部分覆盖人口多、人员相对集中、群众看病就医远的农村,建设乡镇卫生院分院(延伸服务点)。2024年,遵义市规划建成乡镇卫生院分院20个,并将其列入遵义市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让群众不出村、少跑路,就可就近享受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努力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村解决”。
边探索边发展,遵义市也由全国第一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发展为全国第二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城市,实现了从“试点”到“示范”的华丽嬗变。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贵州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尤其,省卫生健康委按照省委省政府、省纪委监委要求,围绕“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聚焦做好15件需上下贯通系统抓好的群众身边具体实事”,切实抓好唯一一项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的“解决重复医学检查检验、加重群众负担问题”的深入整改落实,推动全省307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59项,影像检查结果互认项目393项,跨机构、跨区域共享互认累计达772.25万项次。这不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诊疗效率,还减少患者看病费用、提升医疗资源共享率。
没有加 “星标★”的订阅号
刷到全凭缘分
或者好多天
都无法收到最新的推送
朋友们一定要记得
把『健康贵州』公众号
设置为“星标★”
方法超简单!
一起来看一下是如何操作的
▼
编 辑 | 杜明 签 发 | 曾韬 龙艳 审 核 | 姚媛媛 主 办 | 贵州卫生健康融媒体中心 主 管 |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往期回顾
觉得不错就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