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筑牢健康之基(一)

政务   2025-01-22 15:49   贵州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局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深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跟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卫生健康、中医药传承创新、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全系统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关键之年。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和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为抓手,以提升医疗卫生内涵为重点,持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为群众提供系统连续的“良医、廉医、便医”服务。

在此,全省九市(州)卫健局“一把手”亮目标、晒措施,激励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实干担当、砥砺奋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筑牢健康之基。



 

六个方面精准发力
推进健康贵阳贵安建设
贵阳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 娄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贵阳贵安卫生健康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六个坚持”,奋力谱写贵阳贵安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决维护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深入实施以“五个一”为重点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党建结对共建,引导规范民营医院规范执业。

二是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健全和优化平战结合、跨部门跨区域、上下联动的联防联控机制,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将“防、治、康、管”有机结合起来,有效遏制重大传染病传播。创新医防协同融合机制,建立医疗机构传染病清单和疾控监督员制度,建立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人员、信息、资源“三通”制度,建立覆盖市、区(县)两级的传染病应急小分队,构建传染病应急队伍体系。

三是坚持以健康为中心,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深入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为重点,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建立完善有序高效的分级诊疗体系。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连续性。  

四是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健全医疗、医保、医药目标统一、政策衔接、信息联通、监管联动机制,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机制,优化薪酬结构,加快建立体现岗位职责和技术劳动价值的薪酬体系。坚持“内涵式发展、开放式办医”,以强专科、强人才、强科研、强管理、强质控为重点,整合市内、省内和省外3个层面医疗资源,探索有效的合作模式,整体提升贵阳贵安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深入贯彻落实《贵阳贵安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若干措施》,完善和落实生育支持政策,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聚焦“一老”,推进医养结合发展,优化医养服务供给。聚焦“一小”,建立完善“334”普惠托育服务保障体系,盘活现有闲置资源,支持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托幼一体化等多种模式发展,建设“15分钟托育服务圈”,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机制,强化标准、监管和能力提升,让群众方便托、托得起、放心托。

六是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建立医药卫生多元化监管机制,强化机构、行为、功能、穿透式、持续监管,联合涉医部门信用监管,构建机构信用评价体系、开展联合惩戒,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加快推进贵阳贵安中医药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持续抓好民族医药的挖掘、传承和发展。全力推进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围绕“两药一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优企业服务,不断做大全市健康医药产业规模。



 

抓改革强基层 重预防优服务
为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有力健康保障
遵义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 刘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遵义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坚持新时期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更好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倾斜,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创新探索运行机制,更好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医疗服务均质化和优质医疗资源配置均衡化,为遵义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有力健康保障。

一是抓改革强体系。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分级诊疗格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扩容下沉。加快推进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推动“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全面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进一步优化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二是强基层提能力。积极推进落实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以紧密型医联体和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人员和服务下沉,持续推进村医入编工作,扎实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创新建设基层“健康联络员”工作队伍,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着力强化重点学科建设和专科能力提升,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和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强质量控制和综合监管,持续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三是重预防促融合。坚持预防为主,持续推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促进社会共治,推动重大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持续深入开展健康知识传播教育,培育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群众健康素质,持续深化疾控体系改革,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四是优服务惠民生。推进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部署的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扎实推进“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要求,在基层推进儿科、精神卫生、妇科、口腔卫生服务全覆盖,着力提能力、优服务、强内涵。推进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大力发展普惠托育,完善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推进信息赋能,扩增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改善就医体验,进一步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增进全市人民健康福祉。


 

初心如磐践使命 奋楫笃行启新程
六盘水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 瞿从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六盘水市卫生健康系统一如既往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和人口高质量发展,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确保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坚实基础。

坚持预防为主,进一步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让人民群众少得病、晚得病、尽量不得大病;大力推进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

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发展。进一步打通医疗资源下沉通道,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大力推动国家“千县工程”建设,围绕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力争2025年各县区均有1家县级综合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标准,建成县级综合医院急诊急救“五大中心”24个,逐年提高重大疾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县域就诊率稳定达到90%以上;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要有上级医院医师派驻;扎实推进转诊连续服务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乡镇卫生院医学影像中心覆盖率达到80%以上;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为签约慢性病患者提供长期处方服务,为80岁以上签约老年人提供居家药学、护理等服务;加大力度争取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项目,进一步发挥县域医疗次中心辐射带动作用。

坚持为民办事,开展“儿科、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在全市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设置儿科且能提供诊疗服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服务的比例达到90%以上;推进精神卫生综合防治能力建设,切实促进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向基层延伸、在末端见效;推进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的应用;推进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推进各县区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推进“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便捷献血者异地办理血费减免。

坚持中西医并重,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进市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建设,力争三年内完成创建工作;县区中医医院健全完善中医特色科室建设,提升医技质量;2025年力争创建省级示范中医馆3个;加快经典名方类中药及医院制剂研发应用,大力推进院内制剂发展;加强乡村两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内涵质量和规范化水平。

坚持培养专业人才,保障人力资源供给。大力实施“黔医人才计划”“银铃计划”和“甲秀之光”等项目,全力推进重点人才倍增计划;认真落实“两个允许”和“两个同等对待”政策,激发卫生队伍活力;加大“县聘乡用、乡聘村用”工作力度,促进人才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强化与省内外高水平医学院校及医院合作,在人才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安顺
安顺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硕

2024年,安顺市卫生健康系统聚焦发展需求,不断“建体系、提能力、强基层、优服务”,迈出了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持续增进。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安顺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围绕“五抓五强”的工作思路,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安顺,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坚实基础。

一是抓党建引领,强发展合力。坚持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进“瀑乡卫士·医路争锋”党建品牌创建,着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医疗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不断净化医疗领域政治生态,凝聚发展合力。

二是抓内涵建设,强供给水平。加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力争3家县级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完成6家县级综合医院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大力推进90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专科)建设。深化与高水平医院和专家的合作,引进、培育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加强薄弱学科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

三是抓基层基础,强服务体系。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重点,深化9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提升12个县域医疗次中心服务能力,建成50个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切实解决群众就近看病就医问题。坚持医防融合、防治结合,创新实施全省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试点工作,推进基层慢性病多病共防共管。

四是抓改革创新,强动能优势。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以公益性为导向,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医疗服务价格、薪酬等动态调整,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优化调整21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功能定位,推进落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巩固中医优势学科、专科建设,实现院内制剂研发零的突破,加快构建“中医药+”发展格局。

五是抓健康为民,强民生福祉。下大力气落实好国家卫健委安排部署的健康为民服务8件实事,健全完善儿科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市、县两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确保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5个以上。全面强化老年健康服务供给,持续拓展睡眠、心理健康、精神卫生服务,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服务,提高智慧便民服务水平。

 

提升服务能力水平
护佑人民群众健康
毕节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 局长  赵伟

2025年,是推动毕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按照“年年有突破、五年上台阶”的要求,聚焦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目标,围绕“1383”工作思路,突出重点、谋求突破,提升服务能力水平,护佑人民群众健康。

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以“健康毕节·医卫先锋”为载体,持续深化“党建五项行动”,着力锻造“六型干部”。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推动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党建工作,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以党建引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抓牢三个关键。抓牢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办名院、建名科、增名医“三名工程”和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疾病预防控制等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抓牢强基工程,谋划储备一批医疗设备更新及病房改造项目,推动全市医联体(医共体)内部医疗机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抓牢规划编制,梳理总结“十四五”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

突出八个重点。抢抓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等政策机遇,突出“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基层卫生增效、医疗服务提质、公卫能力提升、妇幼健康保障、信息技术赋能、人才动力集聚、法治卫健建设”等八个重点,推进卫生健康领域“两重”“两新”工作,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持续推进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二期项目建设,创建2个县域医疗次中心二级医院创建,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省级目标范围内。

实现三个突破。实现一体化发展新突破,全力推动市区(七星关区)一体化、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发展。实现学科(专科)建设新突破,争创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5个,新增市级重点专科20个。实现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突破,推动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创建三级中医医院,加快9个县市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提档升级。

没有加 “星标的订阅号


刷到全凭缘分


或者好多天


都无法收到最新的推送


朋友们一定要记得


把『健康贵州』公众号


设置为“星标


方法超简单!


一起来看一下是如何操作的



编  辑 | 杜明
签  发 | 曾韬 龙艳
审  核 | 姚媛媛
主  办 | 贵州卫生健康融媒体中心
主  管 |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往期回顾

关注两会︱听代表委员说卫生健康工作(六)

关注两会︱听代表委员说卫生健康工作(五)

关注两会︱听代表委员说卫生健康工作(四)

2025年,办好这8件“上心事”解决群众就医“心上事”


觉得不错就点个“在看”呗

健康贵州
权威发布全省卫生健康工作动态、政策法规,及时发布重要文件、通知公告,普及健康知识、回应社会关切,推进政务信息公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