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劳动者之歌 | 孟海:从新手到冠军的技术成长之旅

时事   2024-12-13 11:16   北京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航天十一院)机加中心铣工孟海以技能大赛为练兵场,从初出茅庐的新手,以百折不挠的韧劲迎接各种挑战和机遇,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最终在2024年“创新京津冀”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航空航天模型加工赛项中勇夺冠军。他的故事展现了一位技术工作者追求卓越的成长历程。

(左二)



初出茅庐
以赛代练促成长



“在技能比赛过程中,编好的程序无法运行,当时我脑子一片空白,一度想放弃,但还是冷静下来,仔细梳理了一遍代码,终于发现其中一个代码放错了位置,调整后程序运转顺利。三五分钟的冷静时间,让我找回了自信,最终还提前17分钟完成模型加工。”虽然2024年“创新京津冀”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航空航天模型加工赛项早已落幕,但比赛的一幕幕细节仍然深深印刻在孟海的脑海中。

出于对技能的热爱和对技术的追求,孟海毕业后加入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机加中心。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航天十一院技能大师邢林贺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从那时起,邢林贺的榜样作用就像航海中的灯塔一样指引着孟海的前行方向。“我想参加比赛获奖的种子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萌芽的。” 孟海说。

孟海的工作岗位是铣工,刚参加工作时操作普通铣床,随着专业能力的提升,他来到小型加工中心,从不是特别重要的零件开始磨炼技能。

“那时候,我总会在心里暗暗较劲:为什么别人会的自己不会,为什么别人的能力比自己强?后来,我便利用业余时间和各种节假日,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努力提升自己。”孟海回忆说。

2020年初,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春节后孟海需要居家隔离14天后才能返岗,但这14天他可没有闲着。“我就是利用14天的隔离时间,系统学习了现在比赛用的编程软件,让自己的技术得到提升。”孟海说。

2020年夏,正值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北京选拔赛,孟海和同事一同报名参加。“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参加比赛,比较欠缺应对比赛的经验,加之紧张把之前学会的东西忘得干干净净,最终没有取得好成绩。回来之后我反思复盘,分析原因,把自己的不足逐一列举出来,并在后来的日常工作中反复加以训练。”孟海说。

2023年,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北京市选拔赛如约而至。“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本以为自己在技术上已经日臻完善,结果赛前整整一晚紧张得睡不着觉,导致第二天比赛状态不好,未能从容应对,最终还是被别的选手拉开差距。”孟海说。

孟海感慨地说:“人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些风雨的洗礼,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学会在挫折中砥砺前行。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懦弱变得勇敢,从浮躁变得沉稳……每一段经历都是一级台阶,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蜕变,正是在这些磕磕绊绊的经历中,逐步构建起内心坚实的堡垒,塑造出更强大、更完善的自己。”



学无止境
三人行必有我师



“井淘三遍出好水,人从三师武艺高。我们单位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固定师徒关系,从我进单位的第一天起,只要比我年龄大、技术高的都是我的师傅,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本事。”孟海说。

孟海刚来车间的时候,面对复杂的机床和精密的零件图纸一脸茫然。身边的师傅们便从最基础的工具识别与使用教起,耐心地向他讲解测量原理和读数方法,还亲自示范如何精准测量零件尺寸。

当开始实际操作机床时,孟海紧张得手足无措。师傅们就站在他的身边,从开机预热、刀具安装到设置切削参数,沉稳地指挥他各项操作步骤。在师傅们的悉心指导下,孟海逐渐掌握了机床操作技巧,并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零件的加工。

“有一回,车间接到一批紧急任务,要求加工高精度的异形零件。两个师傅带着我仔细研究图纸,制定加工方案。加工过程中遇到表面粗糙度不达标的难题,我们便日夜坚守在机床旁,不断调整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刀具角度。经过多次尝试后,我们终于攻克难关,成功完成任务。我也在这次经历中成长起来,成为了车间里的技术骨干。”孟海说。

“在不干活的时候,我就喜欢看别人干活。”孟海很谦虚,处处都在向身边优秀的同事学习。

张师傅喜欢测量,不管是平面零件还是立体零件,只要干一个就测一个。“张师傅告诉我,加工出来的产品不能完全相信机器,有时候会有误差,需要测量进行检测。这让我很受启发,并摆脱了完全依靠机器的想法。”孟海说。

“邢大师编代码不用看键盘,速度又快、逻辑又清楚,我就跟着他学习,锻炼思维能力。”孟海说,邢林贺还教给他怎么做小的工装、如何设计工艺螺纹孔等,“邢大师的思路给了我很重要的指引,为我打开了另外一扇知识的窗户。”

孟海告诉记者,前几年车间加工推行人员“多配少,老配少”,他就和李师傅搭配干活,又学到了不少东西。孟海认为李师傅操作比较快,会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调整参数,提高加工效率。“李师傅告诉我,不必按照推荐参数进行设定,而是要根据自己实际生产节奏来调整参数。这对我参赛很有帮助,通过修改参数实现了效率的提升。”孟海说。



创新不止
适应生产需求不断创新



“我们在创新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身处产业一线,熟悉每一个流程与细节,这份深入骨髓的了解成为创新的源泉。在轰鸣的机器声中,我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日益精进的专业技能,不断优化操作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孟海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创新。他告诉记者,车间经常加工一种飞行器试验模型上的舵面。传统的加工流程是在平板毛坯上通过机床变换复杂角度来加工型面,接着用线切割机床切割外形,最后由钳工修锉圆弧圆角。这种方法耗时长,占用的设备和人员多,逐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产品需求。后来,孟海和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利用数控机床和预留夹持法,使工件能在机床通用夹具上从上至下等距环绕加工,大大简化了流程。

“然而,随着舵面设计日益复杂,许多舵面不仅外形上出现了凸起,甚至还包含了负角度,这些变化使得传统加工方法不再适用。面对这一挑战,我和团队从细节着手,再次进行创新,开发了一种新型专用夹具。这种夹具能够精确定位并固定预留的加持部分,确保舵面的加工精度。其灵活性允许我们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调整夹具角度,从而满足复杂的加工要求。”孟海解释说,这种创新不仅简化了原本繁琐的人力操作,提高了加工精度,还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此外,由于孟海和同事们加工的大部分产品都是非标产品,往往没有标准的加工流程和参数以供参考,每次加工都像是在摸索新的道路,而且在加工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工艺规划。另外,非标产品对加工的精度要求很高,稍微有偏差就很可能达不到预期的要求。面对这些痛点,孟海和同事们摸索出一套通过人员搭配、机床搭配、产品搭配来改善痛点的创新道路,并通过“大配小”“多配少”“老配少”的生产模式进行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把方法固化、操作固化、流程固化,让每一个动作都形成肌肉记忆,再把许多非标产品分门别类,统计出来,特征大致相同的归为一类,每一类产品固化每一类的方法,实现非标产品标准化。

从提出小发明、小创造到助力非标转型为标准型,正是依靠坚忍不拔之志,孟海和同事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未来,我将继续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我,将所学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孟海说。



人物档案

自2018年参加工作以来,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机加中心铣工孟海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2023年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北京市选拔赛中荣获第三名,在2024年“创新京津冀”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航空航天模型加工赛项中夺得冠军。


来源:劳动午报
记者:马超
摄影:于佳
编辑:石楠
校对:苏常萍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

喜欢的话请点在看哦!

劳动午报
网聚工会 闻达职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