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说清腺样体肥大

文摘   2024-10-23 17:55   江西  

腺样体是一群淋巴组织,附着于鼻咽的顶壁和后壁交界处。因与扁桃体类似,也称做咽扁桃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因其位置在鼻咽的顶部,所以普通的查体是看不到腺样体的,只能通过医学设备进行检查。常用的检查方式有CT检查、鼻咽镜检查,用的最多也是最方便的是鼻咽侧位X线片检查。

我们常在鼻咽侧位上看到A/N比的描述,实际上描述的腺样体对鼻咽腔的堵塞程度。A指的是腺样体(Adenoid)厚度,N指的是鼻咽腔(Nasopharyngeal)宽度。影像学上有专门的测量方法。

并不是说A/N比大于0就是腺样体肥大,因为腺样体也有正常的生理性增生。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随年龄而增生,6岁左右最大,以后逐渐退化,一般10岁以后开始萎缩,多在青春期后退化消失。

当A/N比在0.7以上时为病理性肥大,常会伴有鼻塞、打鼾、张口呼吸、气道堵塞症状,耳闷、耳痛、咽部不适等周围组织器官的慢性炎症症状,头痛、嗜睡、学习困难等慢性缺氧症状,长期的腺样体肥大甚至会引起腺样体面容。

所谓的“腺样体面容”,是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颌面部骨骼发育不良,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非常影响儿童的面容美观。

正是由于腺样体肥大的诸多危害,越来越受家长的重视,西医一般采取手术的方式,但家长往往惧怕手术风险和副作用希望有更多的选择。

中医认为腺样体肥大是一个痰瘀互结的产物,可采取中医治疗的方式,也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特别是对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的减轻,中医治疗往往有较快的疗效。

中药:方选化痰通窍等药物,可有效改善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

针刺:可选印堂、上迎香、迎香、地仓、廉泉、足三里、丰隆等穴。

推拿:头面四大手法,清补脾经,揉迎香,拨廉泉等。

当然,家长的居家护理也很重要。反复的感染刺激会引起儿童腺样体、扁桃体的增生肥大,所以平时要预防儿童的外感,有症状要及时就医。平时饮食上也不要过食肥甘厚腻及生冷的食物,这些都是腺样体肥大的重要诱因。

占科 副主任中医师

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医学硕士。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教学秘书,江西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秘书长,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中医儿科病学分会副主委。

擅治小儿咳喘、反复感冒、腹泻、厌食、过敏性紫癜、面瘫、脑瘫及体质调理。

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参与课题多项,参编多部著作。

文稿:占科

排版:陈坚强

审核:刘英

江西省中医院儿科
江西省重点特色专科,建科50余年,以中医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运用传统的推拿、针灸、拔罐、药袋、挑疳积和穴位敷贴等疗法治疗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如发热、咳嗽、哮喘、厌食、腹泻、疳积、脑瘫、紫癜等。科室电话:0791-8636318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