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24年以来,中国铁建全系统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聚焦改革重点难点,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进行了许多有效探索。中国铁建微信公众号推出《改革微观察》专题栏目,深度挖掘相关单位改革发展、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鲜活经验和典型做法,供全系统学习借鉴。今天,一起来看铁四院如何让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
“双面”设计人
坐在办公室,通过操纵鼠标,就可以生成智能化机器人控制数据。远在千里之外的施工人员,依据这个数据,操控手持终端,就能精准铺设高铁无砟轨道,精度控制在0.3毫米。
这是由铁四院线站院研发的无砟轨道智能建造技术。
高铁建设之初,无砟轨道智能建造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不仅价格昂贵,还对我国复杂的线下基础环境“水土不服”。于是,铁四院决心研发适用于中国高铁的无砟轨道智能建造技术。
郑徐高铁
2012年12月开工建设的郑徐高铁,成为这项技术的“试验田”。“当时以一个标段为试点,约30公里范围。验证后,发现原来1个小时只能铺设2块轨道板,当时可以铺设4到5块板,精度还更高了。”铁四院副总工程师李秋义回忆。
“小试牛刀”后的喜悦,2017年,该项技术开始全面应用于昌赣高铁和商合杭高铁,大幅提高了高铁无砟轨道的建造质量和效率。
团队的骨干李路遥和韦合导,不厌其烦地跑到各个施工标段,面对十几家施工单位,做起了技术推销员。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一年365天,几乎300天都在工地上。“无砟轨道施工一般都是在凌晨进行,我们要在旁边做指导,经常陪伴施工单位到天亮。”李路遥说。
既搞技术,又跑市场,这些年的经历,让铁四院线站院轨道智能建造团队脱了几层皮。但也正是这种科技供给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才让该技术成功运用到合安、鲁南等11个高铁项目中,总里程突破3000公里。
产学研协同
见到杨得旺时,两块电脑大屏盖过了他半张脸,踏实、沉稳是这位“90后”工程师给人的第一印象。
成果到项目中去
创新灵感从哪里来?
2024年,由铁四院设计的无锡至江阴市域轨道交通项目建成通车,其中南门站成为绿色装配地铁车站的标杆项目。
什么叫装配式建地铁?简而言之,将地铁整体结构拆分成一块块构件,引入三维动态仿真技术模拟装配建造全过程,再将工厂预制的构件运到现场拼装成型,完成地铁建设。
提到这项引领行业的新技术,铁四院城地院副总工程师、技术室主任陈剑伟滔滔不绝。
作为轨道交通设计工程师,他经手的地铁项目遍布大江南北,也最了解施工一线的痛点。“地铁施工往往采用传统现浇混凝土模式,周期长、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大。”陈剑伟说。
2016年,抓准国家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风向标,铁四院以项目为依托,开始大力开展装配式建造研究。
“从检修立柱、轨顶风道、站台板等小的预制构件到整体装配式叠合车站,从杭海城际盐官车辆段、宁波地铁4号线东钱湖车辆段、无锡至江阴市域轨道交通项目开展示范,再全面推广。”陈剑伟说,以项目为契机,铁四院在地铁领域打造了一个个绿色装配建造的示范工程。
“在工作室,创新路线是提前划定好的,哪些项目需要解决共性的关键技术难题,研发就瞄准哪个细分领域。”装配式建筑创新工作室牵头人徐军林说,目前装配式建筑领域已形成了100余项专利布局,各类装配式创新技术已在深圳、苏州、无锡等多个城市轨道交通新建项目中得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