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变课本的环节,完全使用课本上的问题串,这样的课上出来效果如何?我们一直在尝试……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部分华为手机用户无法听到本课的声音,我们咨询了公众平台、华为客服,都暂时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进度原因,先把本课发布出来,如果你的手机听不到内容,请换个手机试试,我们一定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 时间与数学
学习目标:
1.结合“共同的休息日”这一常见生活情境,探索与时间有关的现实问题,探索并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2.在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的现实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首先和生活进行了联系,奇思一家想出去游玩,就需要找出他们家三人的共同休息日,由此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也就是如何找共同休息日。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不断去激发学生的思考,这样就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节课有一个学习目标就是:探索并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核心问题是如何找共同休息日?但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还需要细化,这样困难的问题也就变得简单。在探索的时候我先让学生去标记,然后再去观察,找到共同休息日,总的来说就是:先标记再筛选。这样学生以后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就可以用这样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去解决。
掌握了基本方法只是这节课的基本目标,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讲多观察,总能有意外的发现。学生在找到了父母的共同休息日后进一步观察,就发现父亲的休息日就是父母共同的休息日,并且准确讲出了原因。在找到奇思一家的共同休息日后,我追问学生还有什么好办法?有个女生就说道,可以先从奇思的休息日找,因为都是周末,在周末的日期里再找出4的倍数,这样通过边标边分析就能以更快的速度解决问题。这些发现令人惊喜,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时间,让他们去发现、思考和交流后,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提升。
把这样的课堂定义为精品课,很惭愧,这真的是家常课,还是准备不充分的家常课,但是很鲜活,很真实,把这样的课堂呈现出来,可能会更有利老师们的思考和批评,如果能为老师们的教学和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一点点帮助,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尊重儿童视角,构建生本课堂,
我们一直在努力中……
感谢观看。
执教:刘紫微
制作:尚腾
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