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变课本的环节,完全使用课本上的问题串,这样的课上出来效果如何?我们一直在尝试……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淘气的校园
学习目标:
1.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的活动中,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能运用2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各种形体的特征,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 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我评价活动,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
一年级小组合作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在一年级上学期小组合作最好先设定为两人为一组,同桌合作。然后渐渐的向4人、6人小组过渡。
在本节课上,我让孩子合作过两次,一是同桌讨论过一次,我主要注意了两点,一是抛出的问题要明确,二是通过提问方式来调动孩子同桌讨论的积极性,在让孩子回答时,我说了一句:“我只会叫同桌都举手的同学来回答,因为我们刚刚是在同桌讨论”。后面让孩子同桌合作完成学习单,可以先让孩子自己讨论分工,但建议真正做的时候,老师要明确好孩子的分工,在课上我说了两遍,“左边的同学来数,右边的同学写”。但还有几个孩子意识不到自己应该做什么。如果让他们自己来讨论自己应该做什么,我想接下来的课堂将很难进行。
我很惭愧,在去年刚带一年级时,因觉得小组合作太乱,孩子不会讨论等,在上学期放弃了对孩子小组合作的培养,这很不应该,希望能引起各位老师的重视。
在我们的课堂上,小孩子的思维是非常发散的,低段小学生尤为明显,一般是想到什么就会说什么,突然冒出一句与课堂无关的话,常常会把我们的课堂带偏,这会打断很多孩子的正常的思考过程。
在本节课上有三处,一是有一个孩子在我讲课的时候,在下面自顾自地说,“地铁5号线开通了,欢迎大家乘坐……”二是当有孩子看到我拿出三角板时,说了句,“哇,这么大的尺子。”三是出示送你一朵小红花节目图片时,有几个孩子在说无人机。
当我们遇到孩子在说与课堂无关的话时,两三句话迅速带过即可。
尊重孩子的语言表达固然重要,但我们的数学课堂还要正常进行,而且时间有限。
这节课的意外其实还是蛮多的,其中有一个孩子两次外出上厕所,自顾自的讲话和走上讲台,有两个小朋友在争夺橡皮,还有两个小朋友在争夺铅笔……每当我外出去听其他老师讲课回来后就常常感慨,为什么别人家的小朋友会那么乖呢?一点也不给你捣乱,好生羡慕。其实后来才慢慢地了解到,我们常常都会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却把最不好的一面留给了自己,所以我们才常常感慨出“那是别人家的孩子”。其实最棒的孩子就在自己的身边。
我想老师的教学环节和内容可以是无憾的,但孩子学习的过程可能常常是有缺的。我们热衷于追求无错的课堂教学和学习,可能这已经失去了课堂原本的意义。
不足之处:1、一年级上学期还没有要求孩子写单位,而我在课上却强调了两次让孩子加上单位。2、教态不够自然,有些拘谨,部分环节不够流畅。3、普通话不标准……
孩子的课堂表现我们无法预料,但作为老师,我们要力求上好每一堂课,用自己最饱满的热情去面对他们,剩下的就交给孩子,相信他们不会让你失望。
把这样的课堂定义为精品课,很惭愧,这真的是家常课,还是准备不充分的家常课,但是很鲜活,很真实,把这样的课堂呈现出来,可能会更有利老师们的思考和批评,如果能为老师们的教学和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一点点帮助,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尊重儿童视角,构建生本课堂,
我们一直在努力中……
感谢观看。
有几只小鸟----张静名师工作室系列精品课(150)
执教:郭建
制作:郭建
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