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命途多舛,经历了大半辈子的颠沛流离,终于在龙场一朝悟道。他曾说:人间道场,淤泥生莲,世间磨难,皆是砥砺切磋我也。
人生在世,都会遭遇数不清的迷茫和苦楚。但生命中的每一次颠簸,都会不断丰富你的人生,撑大你的格局。
壹 经历挫折
磨炼心态
少年王阳明还不知道,被捧得有多高,跌落时就会有多惨。
人生总是如此,前一刻还是意气风发,下一秒可能就会黯然失色。
21岁那年,王阳明信心满满地去参加会试,却不幸落榜。很多人都嘲讽他狂妄自大,徒有虚名。这让王阳明感到痛苦和难堪,选择离开京城,躲到老家浙江的一处深山之中静修。
世皆以不第为耻,我以不第动心为耻。
面对外界的嘲讽和质疑,王阳明的内心却逐渐心境通明。他没有一蹶不振,更没有自暴自弃,第三次考试,终于考中进士。
在王阳明看来,人生没有失败,只有铺垫。哪怕生活给他再多的失意、坎坷,他都丝毫不减本色。
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内心足够宽广,生活便无低谷。
人活一世,总会遇到各种糟心的事情。若是心有畏惧,小问题也会成为大麻烦,变成一座座高山把你压垮。别因一时坎坷,就逃避畏缩;别因一时失败,便低头认输。
磨炼出心理韧性,保持弹性心态,才能修一颗强大的内心,实现自我救赎。
贰 经历背刺
顿悟人性
作家马伯庸说:“人性从来都是趋利避害的,可以背叛忠义仁德,但绝不会背叛利益。”
他不仅顺利剿灭了盘踞四省多年的土匪,还顺手仅用43天消灭了宁王朱宸濠的谋反。又招来了朝臣的眼红和嫉妒。甚至还有人背地里诬告他勾结宁王,见事不成,才平叛以求自保。
面对这样的情势,王阳明并未喊冤叫屈。而是主动退让,把功劳让给其他人,然后便称病隐匿了。
王阳明这么做,并非畏惧权势,而是在经历数年的权斗和背刺之后,他懂得了如何退让,保全自己。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是真实的人性,也是避祸保身之道。
人心都是趋利的,这一点谁也改变不了。与他人在利益上过多纠缠,必会被人性的丑恶所伤。与其如此,不如让利他人,周全自己,你我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立足。
叁 经历无常
成就光明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这一生,历经大起大落。千帆过尽,王阳明仍旧心向光明。无论走到什么样的穷途末路,他都不消沉,不绝望,这才修炼成为一代圣人。这世界上,从来没有天生的伟人。能否有一番作为,全靠你在俗世中的修行。
为人最可贵的就是,在看清人间冷暖,经历世事无常,仍然满怀热忱地拥抱生活。所以永远不要放弃自己,放弃希望。心向光明,路途便永远光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在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里,他从没有任何抱怨与纠结,有的只是豁达与通透。
遇事修性,遇人修心,永远清醒笃定,奔向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