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八宗中国佛教流派

美食   2025-01-26 13:27   浙江  


佛教最初是没有宗派的,佛陀应机说法,能够为不同的人宣说适合各自修学的法门。

但是佛教传入中国后,面对浩如烟海的佛经,一般人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

经过数百年的积累,道隆隋唐时期,高僧们先后创建了八大宗派,为大众提供了八套指导修行的理论系统。

中国佛教

八大宗派分别是:


三论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和密宗。即性、相、台、贤、禅、净、律、密。


每个宗派有各自的教理与教规、门户之见以及判教。八大宗派可以简单理解为佛教修学的八个专业,任何一个专业修成了都可以毕业,也就是走向成佛。


现在来看,它们的发展并不平衡。有些在百年之内就消亡了,有些至今还在流传。一些宗派在不同时期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成为汉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深刻影响了那里的思想和文化。

八大宗派的特点,可以用一偈浅而概之:

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
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

01  陕西西安堂寺



三论宗 


“缘起性空”&“破邪显正”



创立者吉藏

祖庭:草堂寺

经典依据:《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思想精髓:缘起性空,破邪显正


三论宗以“二谛”、“八不”、“中道”为教门。吉藏在三重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四重说,即“言忘虑绝为真”。

他将佛说分为两类(小乘与大乘),将大乘分为三个层次(《般若》、《法华》与《涅槃》)。

贞观之后,三论宗在中国逐渐衰落。


02  陕西西安大慈恩



唯识宗


万法唯识”&“转染成净



别称:唯识宗、瑜伽宗、慈恩宗

创立者玄奘

祖庭:大慈恩寺

经典依据:《瑜伽师地论》

思想精髓:万法唯识,转染成净


唯识宗强调没有心外独立之境,主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而得名。又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性而称为法相宗。

其主要理论为三性说,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法相宗的学说已经成为汉地佛学的方法基础,凡解释名相、分析事理,都不能不取材于法相宗之理。

新罗僧圆测曾指导新罗入唐求法僧人,弟子回国后大力弘扬唯识学,开新罗(今朝鲜半岛)唯识宗之先河。

03  浙江天台山国清寺


1

天台宗


“一念三千”&“三谛圆融”



别称:法华宗

创立者智顗

祖庭:国清寺

经典依据:《法华经》

思想精髓:一念三千,三谛圆融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中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以中观学说为心要,以《法华经》为基本经典。其目标是大乘的圆顿境界,即三谛圆融、一念三千。

经历了安史之乱与会昌灭佛,天台宗逐渐衰微。贞元年间,日僧最澄与义真来天台山求法。次年回国成立日本天台宗。


04  陕西西安华严寺



华严宗


“圆融无碍”&“相互成就”



别称:法界宗、贤首宗

创立者智俨

祖庭:华严寺

经典依据:《华严经》

思想精髓:圆融无碍、相互成就


华严宗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法界缘起理论。四法界是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认为世界万有只不过是佛智慧本体的表现或作用,它们同时产生,圆满无缺,均处于相互依存、相互等同、相互融摄、没有滞碍的和谐统一之中。

会昌法难后传承中断。智俨有弟子新罗僧义湘,归国后创建了海印寺等华严十刹,被奉为朝鲜华严宗的初祖。法藏的弟子新罗僧审详,又将华严宗传入日本,成为日本华严宗初祖。

05  河南少林寺



禅宗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别称:佛心宗

创立者菩提达摩

祖庭:少林寺

经典依据:《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六祖坛经》

思想精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因主张修习禅定而得名,以参禅悟道为宗,故称禅宗。由于禅宗偏重于修心,以心传心,直传佛祖的心印,又叫“佛心宗”。

禅宗在六祖慧能时期达到鼎盛,《六祖坛经》成为禅宗教义的代表作,慧能高僧也被认为是禅宗的真正传承人。在中晚唐以后,禅宗成为我国佛教的主流。

禅宗在中国佛教中影响极大,中国著名佛教领袖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

06 陕西西安香积寺



净土宗


“净化人心”&“和谐社会”



别称:莲宗

始祖:慧远

祖庭:东林寺

经典依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往生论》

思想精髓:净化人心,和谐社会


净 土宗因专修念佛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净 土而得名。因其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极乐,故又称莲宗。

众生只要信仰阿弥陀佛,从事念佛修行,死后就可以凭借阿弥陀佛拯救世人的愿力,往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由于其修行方法简便,人人都能做到,自中唐以后广泛流行,明代以后更是十分盛行,出现了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盛况。

07 陕西西安净业寺



律宗


“防非止恶”&“众善奉行”



创立者:道宣

祖庭:净业寺

经典依据:《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祗律》《五分律》和《毗尼母论》《摩得勒伽论》《善见律毗婆沙》《萨婆多论》《明了论》,通称四律五论。

思想精髓:防非止恶,众善奉行


着重研习与受持佛教戒律,故得名律宗。隋唐时《四分律》最为流行,基于对其不同的理解,律宗一分为三:南山宗、相部宗与东塔宗,以南山宗势力最大。

道宣对《四分律》颇有研究,并在关中立戒坛,开创南山宗。道宣的再传弟子道岸奏请唐中宗下敕在江南一带施行南山宗戒律,从此《四分律》独大。

扬州有鉴真和尚,本南山宗人,兼习相部、东塔两宗,赴日本讲《四分律》并注疏,日本律宗由此发展起来。

08 陕西西安大兴善寺



密宗


“防非止恶”&“众善奉行”



别称:瑜伽密教

创立者:善无畏

祖庭:大兴善寺

经典依据:《大日经》《金刚顶经》

思想精髓:提升能量,护国佑民


密宗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藏界;“识”为“心法”,属金刚界。

两者都具备在众生的心中。口诵真言咒语、手结契印和心作观想,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


三论宗的缘起性空思想,
可以为超越物欲功利提供精神资源;

唯识宗的万法唯识思想,
可以为获得本质认识提供精神资源;

天台宗的一念三千思想,
可以为修养崇高心性提供精神资源;

华严宗的圆融无碍思想,
可以为建构和谐社会提供精神资源;

禅宗的见性成佛思想,
可以为成就觉悟人生提供精神资源;

净土宗的人间净土思想,
可以为净化社会提供精神资源;

律宗的清净持戒思想,
可以为坚守底线提供精神资源;

密宗的身口意三密思想,
可以为提升正能量提供精神资源。






寻味杭州
品尝杭州滋味 | 体验杭州趣味 | 感受杭州韵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