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时代浪潮下的创业起点
2004 年,中国医药行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与发展期。彼时,全球医药研发外包的趋势逐渐兴起,跨国药企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始将部分研发环节外包至人力成本较低、科研人才储备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凭借庞大的人才资源和逐渐完善的科研基础设施,成为了承接这一产业转移的重要阵地。
就在这一年,怀揣着对医药研发领域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内市场潜力的敏锐洞察,楼柏良毅然回国,创立了康龙化成。楼柏良在化学、医药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曾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深造,后又赴加拿大、美国从事相关研究与工作,在药物研发的前沿阵地积累了宝贵的技术与资源 。
创业初期,康龙化成以实验室化学业务为切入点,聚焦于为全球制药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化合物合成服务。在那个国内医药研发外包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时期,康龙化成面临着诸多挑战,简陋的实验室设备、有限的客户资源、激烈的国际竞争等,都是摆在面前的难题。但凭借着楼柏良团队精湛的技术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康龙化成逐渐在业内崭露头角,成功吸引了一些国际药企的关注,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成长:并购扩张与业务拓展
早期拓展与关键布局
2008 - 2015 年,是康龙化成快速成长、夯实基础的关键时期。2008 年,子公司康龙天津的成立,成为了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康龙天津专注于拓展 CMC 业务(化学和制剂工艺开发及生产),这一领域在新药审批中占据着重点地位,涉及从工艺研发、放大研究,到剂型开发、质控体系研究等一整套与药物生产紧密相关的内容 。
凭借着前期在实验室化学业务中积累的技术与经验,康龙化成在 CMC 业务上迅速打开局面。通过不断优化工艺、提升技术水平,公司逐渐吸引了众多药企的关注,为其提供从早期药物研发到后期生产工艺开发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业务规模逐年扩大,客户群体也日益多元化。
2009 年,康龙化成通过收购康龙昌平,成功进入安评业务领域。药物安全性评价是新药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新药能否顺利进入临床试验以及最终上市。康龙化成在安评业务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建立了先进的实验设施和专业的人才团队,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开展各类安全性评价实验,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可靠的实验数据 。
在这一时期,康龙化成的各业务板块相互协同,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实验室化学业务为 CMC 业务提供了前期的化合物合成基础,而 CMC 业务的发展又为安评业务提供了更多的实验样本和研究对象。安评业务的开展则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服务链条,使得康龙化成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药物研发服务,在市场竞争中逐渐站稳脚跟。
全球布局与业务多元化
2016 - 2019 年,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渐成熟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康龙化成开启了全球布局的战略征程,通过一系列的收购行动,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
2016 年,公司先后收购了英国的 Quotient、美国的 Xcelero 和美国的 SNBL。收购英国 Quotient,使康龙化成顺利进入放射化学技术服务领域,该公司在放射性同位素化合物合成与放射性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为康龙化成在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收购美国 Xcelero,则让康龙化成获得了先进的加速器质谱技术,进一步完善了在药物代谢研发上的服务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更精准、更灵敏的检测分析服务 。而对美国 SNBL 的收购,使康龙化成成功进入国外临床 CRO 服务领域,SNBL 在临床研究服务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团队,能够提供从医学协作、病患 / 志愿者招募,到临床实施、注册申报和数据管理等全面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康龙化成在临床 CRO 领域的竞争力。
2018 年,康龙化成将目光投向国内市场,收购了南京思睿,正式进入国内临床 CRO 领域。南京思睿旗下的南京希麦迪拥有优质的临床 CRO 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国内市场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和客户资源。通过此次收购,康龙化成迅速在国内临床 CRO 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实现了国内外业务的协同发展 。
2019 年,康龙化成完成了在 A 股和 H 股的上市,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为公司筹集了大量的发展资金,提升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也为其后续的业务拓展和全球布局提供了更坚实的资本基础。同年,公司战略性投资入股北京联斯达,并在 7 月完成对联斯达的控股,顺利进入 SMO(现场管理服务)领域。SMO 业务专注于为临床试验提供现场管理和协调服务,与公司已有的临床 CRO 业务形成了良好的互补,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在临床研究服务领域的布局 。
腾飞:上市后的辉煌与挑战
上市高光时刻
2019 年,无疑是康龙化成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康龙化成成功登陆 A 股和 H 股市场 ,成为 CRO 行业内继药明康德之后又一家实现 A+H 股上市的企业。
2019 年 1 月 28 日,康龙化成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开盘价 9.19 元,较发行价 7.66 元高开 19.97%,收盘报 11.03 元,涨幅 43.99%。随后,更是连封 13 个涨停板,股价一路飙升,相较发行价暴涨 697% ,一时间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仅 10 个月后,2019 年 11 月 28 日,康龙化成又成功登陆港交所,实现了一年之内完成 A+H 股上市的双资本平台落地,两地总市值超过 50 亿美金。
上市对于康龙化成来说,不仅仅是获得了融资渠道,更像是一次品牌的全面升级。大量资金的涌入,为公司的业务拓展、研发投入、产能扩张等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公司可以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实验室设施的更新升级、高端科研人才的引进,以及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品牌影响力方面,上市后的康龙化成吸引了更多全球知名药企的目光,客户资源得到进一步拓展,公司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和市场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
业绩增长与市场表现
从 2019 - 2023 年,康龙化成的业绩数据犹如一条不断上扬的曲线,展示着公司强大的发展动力。2019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7.6 亿,同比增长 29.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5.5 亿,同比增长 64.3% 。此后几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 115.38 亿元,同比增长 12.39%;归母净利润为 16.01 亿元,同比增长 16.48% 。
在这期间,公司的业务扩张成效显著。实验室服务业务作为公司的核心板块之一,2023 年实现营收 66.6 亿元,同比增长 9.4%,占总收入比例的 57.7% ,毛利率为 44.3% 。公司参与的药物发现项目数量不断增加,2023 年达到 764 个,同比增长 17% ,这表明公司在药物发现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
CMC 服务业务在 2023 年实现收入 27.11 亿元,同比增长 12.64% ,尽管生物医药投融资阶段性遇冷、客户需求增速放缓、部分后期临床试验订单取消,但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积累,依然保持了稳健的增长。随着绍兴工厂、美国 Coventry 和英国 Cramlington 工厂产能利用率的持续爬坡,该板块的毛利率有望逐步提升 。
临床研究服务业务在 2023 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全年实现收入 17.4 亿元,同比增长 24.66% ,毛利率达到 17.1% ,同比增长 5.59 个百分点 。公司一体化临床服务平台成效显著,客户认可度、市场份额和毛利率均快速提升,截至 2023 年底,公司临床 CRO 在进行项目 1035 个,其中临床 III 期项目 83 个、临床 I - II 期项目 443 个、其他临床试验项目 509 个,SMO 项目超 1450 个 。
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业务虽然仍处于投入和整合阶段,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23 年全年实现收入 4.25 亿元,同比增长 21.06% ,截至 2023 年底,公司为 26 个 CGT 项目提供分析测试服务,其中包括 2 个商业化项目,已完成和在进行 21 个 CGT 药物的 GLP 和 Non - GLP 毒理试验,为 13 个基因治疗项目提供 CDMO 服务 。
然而,公司的股价走势并非一帆风顺。2021 年 8 月,公司股价触顶之后,开启了长达约 3 年的回调。这背后既有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行业竞争加剧的因素,也与资本市场对 CXO 行业整体估值的调整有关。在这期间,公司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全球医药健康行业投融资阶段性遇冷、客户需求增速暂时放缓等,但公司凭借着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依然保持了业绩的稳定增长 。
行业竞争与挑战应对
在 CXO 行业中,康龙化成凭借其全流程、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和全球化的业务布局,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地位。但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产能过剩和价格战成为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前几年,众多 CXO 企业大规模扩产,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为了争夺客户,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日益激烈,这对康龙化成的毛利率和利润空间造成了一定的挤压。据市场分析,2024 年部分 CXO 企业的财报已经体现出了这种价格战带来的低利润化趋势 。
行业出清的压力也逐渐显现。虽然目前整个 CXO 板块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产能出清情况,但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同时,新的竞争者不断进入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程度 。
面对这些挑战,康龙化成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策略。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2023 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58.78% ,主要用于提高研发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持续投入研发项目,如 DNA 编码化合物库、新的合成化学技术(包括光化学、流动化学、生物催化等新反应技术等)以及新的药物机理研究和动物模型构建等 。
在业务拓展方面,公司坚持全流程一体化服务平台战略,加强前端项目对后端业务的导流效应。通过不断完善服务链条,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提高客户的粘性和忠诚度 。例如,公司的 CMC 服务约 85% 的收入来源于药物发现服务的现有客户,这种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有助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
在市场布局方面,公司进一步加强全球化布局,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虽然公司已经在全球多地设立了子公司和研发中心,但依然不断寻找新的市场机会。通过与全球各地的研发机构和制药企业的合作,康龙化成不断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
现状:当下的发展态势
业务板块现状剖析
在当下,康龙化成的各业务板块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实验室服务作为公司的基石业务,2024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33.71 亿元,虽同比仅下滑 0.27% ,但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稳定性。这一板块的毛利率达到了 44.46%,尽管较以往有 0.59 个百分点的下降,但在行业内仍处于较高水平。从订单情况来看,2024H1 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过 10% ,新签订单的及时回暖且于 2024Q2 逐步转化为收入,推动 2024Q2 实验室服务收入环比 2024Q1 增长 10.10% ,毛利率环比 2024Q1 提升 0.60 个百分点 ,这表明市场对公司在实验室服务领域的技术和服务质量依然高度认可。
CMC 服务在 2024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1.76 亿元,同比下滑 6.04% ,毛利率为 28.30%,下降了 4.16 个百分点 。这一下滑主要是因为员工数量同比增加,新产能投产及受交付节奏影响收入同比下降的综合影响。不过,值得欣慰的是,2024H1 公司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过 25% ,2024Q2_CMC 服务收入环比 2024Q1 增长 1.98% ,毛利率环比 2024Q1 提升了 0.79 个百分点 ,且预计 2024H2 其收入较 2024H1 将实现环比提升,这显示出该业务板块在市场需求和自身运营调整方面正逐渐向好。
临床研究服务在 2024 年上半年实现收入 8.43 亿元,同比增长 4.73% ,毛利率为 12.55%,下降了 4.43 个百分点 。2024Q2 其收入环比 2024Q1 增长 15.38% ,得益于临床项目数量的持续增长和其市场份额的提升。尽管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临床研究服务执行的订单结构变化,叠加服务价格市场竞争充分,板块毛利率有阶段性压力,但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和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在 2024 年上半年实现收入 2.11 亿元,同比增长 5.49% ,但毛利率为 - 31.34%,下降了 23 个百分点 。该业务目前仍处于建设投入阶段,宁波第二园区大分子药物开发和生产服务平台于 2024 年上半年部分投入使用,导致工厂运营成本及固定资产折旧高于去年同期。不过,2024Q2 其收入环比 2024Q1 大幅增长 31.00% ,得益于创新双抗 CDMO 项目交付,这表明该业务板块虽处于投入期,但已经开始展现出一定的发展潜力。
财务状况解读
从 2024 年的财务数据来看,康龙化成展现出了较强的综合实力。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达到 88.17 亿元,同比上升 3.0% ,归母净利润为 14.22 亿元,同比上升 24.82% 。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 32.13 亿元,同比上升 10.02%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3.08 亿元,同比下降 12.62% 。在盈利能力方面,毛利率为 33.87%,净利率为 15.53%,净利率同比增 17.17% ,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产品附加值方面有着较好的表现。
在偿债能力方面,2024 年上半年末资产负债率为 40.55%,相比上年末下降 9.45 个百分点 ;有息资产负债率为 23.23%,相比上年末下降 11.19 个百分点 ,2024 年上半年,公司流动比率为 1.81,速动比率为 1.50,表明公司的债务风险相对较低,偿债能力较强。
在营运能力方面,2024 年上半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为 0.23 次,固定资产周转率为 0.81 次,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分别为 2.54 次、3.39 次 ,整体营运效率处于行业中等水平,仍有提升的空间。不过,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增幅达 60.73% ,需要关注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以避免潜在的坏账风险。
市场前景与展望
结合当前的行业趋势,康龙化成的未来发展前景较为乐观。随着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的初步复苏,根据 Crunchbase 的数据,2024 年美国创新药 VC/PE 投融资金额同比增长 8.20% ,2024 年美国创新药投融资增速开始转正,公司的新签订单持续回暖,2024 年预计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 20% ,这将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虽然《生物安全法案》曾引发市场担忧,但康龙化成相关负责人表示预期该法案不会影响公司发展,目前公司海内外经营和业务拓展正常有序 。公司一直致力于为全球创新药研发企业提供遵循最高国际标准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凭借其全球化的布局、全流程一体化的服务平台以及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人才储备,在面对各种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时,具备较强的应对能力。
在未来,随着公司各业务板块的不断发展和协同效应的进一步发挥,以及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大,康龙化成有望在全球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为全球医药创新贡献更多的力量。
结语:康龙化成的未来蓝图
康龙化成从 2004 年创业之初的蹒跚起步,在实验室化学业务中艰难探索,到如今成长为全球医药研发外包领域的重要力量,业务涵盖实验室服务、CMC 服务、临床研究服务以及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等多个关键板块,其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医药研发外包行业的崛起与壮大。
展望未来,在创新层面,康龙化成有望凭借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在 DNA 编码化合物库、新合成化学技术以及新药物机理研究等前沿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不断提升自身在药物研发关键环节的技术壁垒,为客户提供更具创新性和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在市场拓展方面,随着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的复苏,行业需求将持续释放。康龙化成凭借其全球化布局和全流程一体化服务平台,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巩固与全球前 20 大制药企业的合作关系,深化合作层次;另一方面,也将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和客户群体,尤其是在亚洲、欧洲等地区,通过本地化服务和精准的市场策略,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
从行业整合角度来看,康龙化成或将利用自身的资本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积极寻求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或并购机会。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业务生态,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向着成为全球领先的多疗法药物研发服务领军企业的目标大步迈进,为全球医药创新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