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之姿:梦想启航
回溯到 1991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强劲吹拂,深圳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吸引着无数怀揣梦想的创业者。就在此时,迈瑞医疗在深圳蛇口太子路金融中心诞生了,它的诞生,承载着三位创始人李西廷、徐航、成明和改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格局的伟大抱负。
彼时的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是国外品牌的天下,高达 90% 的份额被外资牢牢把控。大医院里那些先进的医疗设备,几乎都来自国外,价格昂贵得令人咋舌。一台技术并不复杂的简单监护仪,国外品牌就能卖到 13 万元,而国内的医疗机构和患者,却只能无奈接受这高昂的价格。不仅如此,当时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大多只能生产如消毒柜、病床、镊子这类简单产品,稍微复杂些的器械,就完全依赖进口。
李西廷,这位从安徽砀山农村走出来的创业者,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当过工程兵,在湖北神农架山区参与道路修建,艰苦的环境磨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后来,他抓住机会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进入中科院武汉物理研究所工作,还曾前往法国科研中心做访问学者,开阔了国际视野。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落后,也激发了他改变现状的决心。一次回乡探亲,他看到县医院手术室里只有一台普通血压机,基本的治疗和急救设备严重匮乏,老同学一句 “买不起”,刺痛了他的心,也坚定了他创业的信念。
徐航,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计算机学士和生物医学硕士学位,在深圳安科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技术才能,参与研发国内第一台医用彩色超声仪项目,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成明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生物医学学士和硕士,在专业领域同样造诣深厚。这三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行业的深刻洞察,汇聚在一起,组成了迈瑞医疗的 “三剑客”,就此开启了迈瑞医疗的创业征程。
成长之路:关键节点与突破
产品布局期(1991 - 2003 年)
创立初期,迈瑞医疗就将目光聚焦在研发上,每年坚持把 10% 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其中。1992 年,公司成功推出中国第一台血氧饱和度监护仪,这一成果标志着公司在技术研发上的初步突破,也为后续的产品研发奠定了基础。此后,迈瑞医疗不断发力,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产品。1995 年,获得 TÜV ISO9001 认证,公司质量得到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可;1997 年,获得华登国际第一轮投资 200 万美元,为公司发展注入资金;1998 年,获得 TÜV CE 认证,产品出口得到欧洲合格认证标准认可 。2000 年,推出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全数字黑白超声诊断系统 DP-9900,成功将国内黑白超声从模拟机时代推进了数字机时代;2002 年,推出中国第一台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 BC-3000 及配套试剂;2003 年,推出中国第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BS-300 。这些产品的问世,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也让迈瑞医疗在医疗器械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构建起了自身的产品体系。
高速增长与上市(2003 - 2008 年)
凭借着前期在产品研发上的积累,迈瑞医疗在这一时期迎来了业务的高速增长。公司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得到了广泛认可,还逐渐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2005 年,迈瑞在英国设立海外第一个分公司,正式开启国际化布局。2006 年,对于迈瑞医疗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公司成功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医疗设备企业。这一成就不仅为公司筹集到了大量资金,用于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网络的扩建,还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让迈瑞医疗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并购扩张(2008 - 2015 年)
2008 年,迈瑞医疗以 15.06 亿并购 Datascope 监护业务,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8.32 亿,产生商誉 6.74 亿。Datascope 在美国监护仪市场仅次于 GE、飞利浦等巨头,其监护业务的主要收入来自北美、欧洲市场,在美国和欧洲拥有强大的销售平台和服务网络。借助本次收购,迈瑞成为监护领域全球第三大品牌,不仅增强了生命信息与支持产品线的实力,还借助 Datascope 的营销网络助推了其国际化业务的发展和其他产品线的销售 。此后,迈瑞医疗开启了频繁的并购之旅。2011 - 2012 年,密集布局了 IVD、输注泵、骨科及内窥镜业务,并购了深迈瑞科技、苏州惠生、浙江格林蓝德、长沙天地人等诸多公司,在强化主业的同时不断扩充产品管线布局。2013 - 2014 年,以 6.23 亿收购 ZONARE,布局欧美市场高端超声影像业务,并收购 ULCO 布局大洋洲经销网络。通过一系列的并购,迈瑞医疗整合了资源,拓展了业务领域,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综合实力。
国内外双轮发展(2016 年至今)
2016 年,迈瑞医疗完成私有化从纽交所退市,随后在 2018 年 10 月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回归 A 股后,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协同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在国内,迈瑞医疗凭借丰富的产品、成熟的解决方案与信息化技术优势,产品进入中国近 11 万家医疗机构和 99% 以上的三甲医院,产品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在国际市场,通过过去多年的长期市场耕耘和品牌建设,以及疫情期间全球品牌推广加速,产品持续进入海外高端医院。2020 年以来,公司在北美、欧洲及发展中国家市场累计成功突破了 1500 余家全新高端客户 。这一时期,迈瑞医疗的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现状剖析:行业地位与业务亮点
行业地位
如今的迈瑞医疗,已然成为全球医疗器械行业中熠熠生辉的明星企业。在国内市场,迈瑞医疗更是处于绝对的龙头地位。以监护仪市场为例,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迈瑞医疗在国内心电监护仪市场中的份额高达 64.8% ,在县域市场,国产监护仪竞争力较强,而迈瑞在其中的优势也十分显著,国产化率高达 93.39%。在超声影像领域,2024 年上半年,从采购金额市场来看,迈瑞在国内超声影像诊断设备市场份额可观,与 GE 医疗、飞利浦市场份额合计达到 71.97%;从采购数量来看,迈瑞、GE 医疗和飞利浦市场份额合计达到 58.87% 。在县级医院超声影像诊断设备采购市场中,2024 年上半年,迈瑞的市场份额超过 GE 医疗和飞利浦,跃居第一。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迈瑞医疗在国内医疗器械的多个细分领域,都占据着主导地位,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军者。
业务亮点
迈瑞医疗的业务主要涵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核心板块,每个板块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生命信息与支持板块,监护仪作为迈瑞医疗最早入局医械行业的产品,历经 30 年发展,技术不断革新。2015 年推出的全球第一台大屏幕可旋转的智能监护仪 BeneVision N 系列,至今仍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今年初,迈瑞医疗与美国 WakeMed 医疗系统签署的 5 年合作协议,涉及约 2300 台监护设备,其中就包括 N 系列监护仪,这足以证明其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此外,微创外科作为该板块的新增长点,表现十分抢眼。年内,超声刀和腔镜吻合器在国内多个联盟集采中入围,为明年的放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体外诊断板块是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增长的最强引擎,增速超过 20%。国际市场受益于加速推动海外本地化生产和中大样本量实验室的突破,增长超过 30%,在欧洲、拉美、南亚、东南亚、中东非及独联体等地区不断拓展业务,实现了部分体外诊断产品本地生产,并完善了全链条布局,带动国际体外诊断产线快速增长,还成功装机两条 MT 8000 流水线。在国内,化学发光、生化、凝血等业务的市占率稳步提升,其中化学发光的占有率有望在国内再超一名进口品牌并成为市场第三。2024 年第三季度,公司推出了多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生化分析浓缩试剂以及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流式细胞仪等新产品,持续丰富产品管线。
医学影像板块同样增长强劲,2024 年前三季度增长超过 10%,其中主要受益于去年底上市的全身应用超高端超声 Resona A20 的放量。国际市场,期内医学影像产线增速超过 10%,并突破了超过 100 家空白高端客户。在国内,尽管超声的终端采购仍处于低迷状态,但迈瑞医疗凭借自身实力,进一步提升了市占率。2024 年第三季度,公司推出了 TE Air e5M 无线掌上超声、MX7 妇产高阶版等新产品,不断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未来展望:新征程与挑战
战略方向
展望未来,迈瑞医疗有着清晰且宏伟的战略方向。在数智化转型方面,公司已然走在了行业前列。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行业的数智化变革势不可挡。迈瑞医疗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构建了 “三瑞” 生态系统,实现了数据、设备、IT 互联的深度融合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深化数智化转型,把 “数” 与 “智” 更紧密地融入到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和应用中。通过 IT 技术与硬件设备的融合,实现医疗大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借助 AI 与软件系统的融合,对医疗大数据进行处理、整合,从而生成更可靠、更精准的诊疗方案,全面提升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和效率。这不仅能让迈瑞医疗在产品和服务上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还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于高效、精准医疗的需求,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地位。
在扩大耗材业务布局上,迈瑞医疗同样不遗余力。体外诊断(IVD)产线作为公司的重要增长引擎,未来将持续发力。公司计划在研发、营销、海外生产等方面加大资源投入,加速推动以化学发光为代表的产品竞争力进入全球一流水平。同时,积极开拓分子诊断、临床质谱等新的业务领域,不断丰富 IVD 产线的产品种类和技术含量。除了 IVD,微创外科、心血管等耗材类种子业务也将成为公司重点培育的对象。这些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迈瑞医疗凭借自身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有望在这些领域实现突破,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面临挑战
然而,前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迈瑞医疗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集采政策的实施,对医疗器械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迈瑞医疗在集采中也有积极表现,如在江西省生化肝功试剂联盟集采中,新一代 BS-2800M 高速生化仪的装机量同比增长 72% ,但集采政策带来的价格压力依然存在。产品价格的下降可能会对公司的利润空间造成一定挤压,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成为迈瑞医疗需要应对的重要课题。
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随着医疗器械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个领域,国内外竞争对手都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在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积累和优势,国内也有众多新兴企业在细分领域不断创新,试图抢占市场份额。迈瑞医疗需要时刻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来自各方的竞争挑战。
技术创新压力同样不容忽视。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更新换代迅速。为了满足临床需求和提升市场竞争力,迈瑞医疗必须持续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然而,技术创新并非一蹴而就,面临着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等问题。如何在保证研发投入的同时,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风险,确保公司在技术创新上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是迈瑞医疗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迈瑞医疗有着自己的应对策略。在集采政策方面,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成本控制,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同时,积极拓展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量补价,减轻集采对利润的影响。在市场竞争方面,迈瑞医疗将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完善的销售服务网络优势,加强与客户的合作与沟通,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和升级,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吸引和培养优秀的研发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同时,积极关注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提前布局前沿技术,确保公司在技术创新上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结语:持续书写辉煌
迈瑞医疗从 1991 年的创业之始,一路披荆斩棘,成长为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翘楚,其发展历程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它不仅打破了国外品牌对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垄断,更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成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骄傲。
展望未来,迈瑞医疗有望在数智化转型和耗材业务布局上取得更大突破,持续提升全球市场份额,向着全球医疗器械行业 TOP10 的目标稳步迈进。我们坚信,迈瑞医疗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不断书写辉煌篇章,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优质的医疗技术惠及更多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