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达股份300772的前世今生

美食   2025-02-04 15:41   广东  

运达初印象:风电领域的 “潜力股”


在当今全球积极推进清洁能源转型的浪潮中,风电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正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而在国内风电行业的璀璨星空中,运达股份(300772)无疑是一颗备受瞩目的 “潜力股” 。

运达股份近年来在风电整机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市占率逐年稳步提升。2023 年,运达股份成功跻身国内风电整机商前三甲,这一成绩的取得,彰显了其在行业内不断增强的地位和影响力。在技术研发的前沿阵地,运达股份同样表现出色,2024 年上半年,多款令人瞩目的风电整机产品从这里诞生,陆上 10MW 机型展现出其在陆地风电领域持续深耕、突破技术瓶颈的决心和实力;海上 16MW 海鹰平台则标志着运达股份在海上风电领域的重大技术跨越,为公司在更广阔的海洋能源市场竞争中增添了有力筹码。这些大兆瓦机型的推出,不仅是运达股份技术实力的象征,更为其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

从市场布局来看,运达股份国内装机量已位居行业前三,与众多央企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国内风电市场稳固了自身的优势地位。同时,它积极响应 “走出去” 战略,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在东南亚、东欧、中亚、南美等区域成功获取订单,于 2024 年在中东市场实现突破,逐步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此耀眼的成绩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不禁让人好奇,运达股份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它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发展历程?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运达股份的前世今生,探寻它的成长密码。

前世:萌芽与成长


(一)前身溯源:技术探索的起点

运达股份的故事,要从其前身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风能研究所说起。早在 1972 年,在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和环保意识逐渐觉醒的大背景下,为了探索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风能研究所应运而生 。彼时,国内在风力发电领域几乎一片空白,研究所成立的初衷便是要填补这一技术空白,开启我国自主研发风力发电技术的征程。

在成立初期,风能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们面临着诸多困难。技术资料匮乏,可供参考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研发设备也十分简陋。但他们凭借着对风电事业的满腔热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开始了艰苦的技术探索。早期的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基础的风力发电原理研究、风电机组的初步设计以及对国内风能资源的勘察评估等方面,为后续的技术突破和产品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早期突破:关键技术与机组研制

从 1972 年成功研制我国首台 18kW 风力发电机组开始,运达股份的前身便踏上了不断突破技术瓶颈的征程。这台 18kW 机组的诞生,实现了我国在中型风力发电机组研制史上零的突破,意义非凡,它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希望。

此后,科研人员们并未满足于此,而是继续砥砺前行。在 20 世纪 80 - 90 年代,先后开发出 30 千瓦、40 千瓦等不同功率等级的机组,每一次功率的提升,都伴随着技术上的创新与优化,如叶片设计的改进、控制系统的升级等,使得机组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逐步提高。1997 年,200kW 风电机组研制成功,并顺利通过技术成果鉴定,标志着运达在风电技术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1999 年,自主开发的 250kW 风电机组更是成为国内投入批量商业化运行的风电机组,这不仅是技术上的成功,更是运达在风电产业化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为后续大规模的市场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时期,运达还积极参与国内多个风电项目的建设,通过实际项目的实施,不断积累经验,优化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在风电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发展扩张:生产基地与市场拓展

进入 21 世纪,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风电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运达股份敏锐地抓住这一机遇,通过与国外先进企业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自身实力。2003 年,运达引进德国 REPOWER 公司许可证生产 WD49 - 750 风电机组,该机组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稳定的性能,在国内市场获得了广泛认可,至今已安装 500 余台,各风场平均可利用率均在 97%以上,最长运行时间已超过 13 年,成为运达发展历程中的一款经典机型。

为了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运达开始布局生产基地建设。2005 年,杭州莫干山生产基地一期竣工投产,2007 年,二期也顺利竣工,生产基地的建成投产,大大提高了运达的生产能力,为其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运达积极参与国家风电特许权项目投标,2006 年,成功中标国家风电特许权项目 —— 河北张北单晶河项目,这一项目的中标,不仅提升了运达的市场份额,更彰显了其在风电行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此后,运达又陆续中标多个项目,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在国内风电市场站稳了脚跟,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拓展、规模扩张的重要转变。

今生:腾飞与辉煌


(一)上市之路:开启新征程

2019 年 4 月 26 日,是运达股份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这一天,运达股份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代码 300772,正式开启了其在资本市场的征程。上市仪式现场气氛热烈,众多领导、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

此次上市,运达股份发行股票数量为 7349.00 万股,募集资金总额达 4.79 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 4.41 亿元 。这笔资金如同一场及时雨,为运达股份的后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一方面,充足的资金使得公司能够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研发设备和高端人才,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开发更高效、更可靠的风电产品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另一方面,上市也极大地提升了运达股份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关注,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为其后续的腾飞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二)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潮流

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运达股份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敏锐的洞察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勇攀技术高峰。

在陆上风电技术方面,运达股份成果丰硕。2024 年上半年,成功完成陆上 10MW 机型的开发,该机型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如全新的叶片设计,更大的叶片直径和更优化的叶片形状,使其能够更高效地捕获风能;同时,在控制系统上进行了智能化升级,具备更精准的功率调节和故障诊断能力,可有效提升发电效率和机组的稳定性。此前推出的 WD200 - 7700 陆上风电机组,更是面向陆上中高风速区域市场的新一代产品,广泛适用于国内 “三北” 地区和中亚、中东及东欧地区。它依托数字化智慧在线监测系统,以云应用方式,使机组可以实时感知运行状态,基于大数据的全天候智慧运行可使机组发电量提升 1 - 2%,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好评,已获得近 3GW 海外订单 。

海上风电领域,运达股份同样成绩斐然。自主研发的 YD110 海上叶片是目前国内首支成功下线的最长风电叶片,匹配 8 - 10MW 海上风电机组平台,具有高 Cp、抗失速等优良的气动性能,采用安全可靠的结构设计方案,能有力保障机组在全生命周期内高质量可靠运行。2024 年上半年推出的海上 16MW 海鹰平台,更是代表了运达股份在海上风电技术的顶尖水平,其在叶片技术、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都实现了重大突破,进一步提升了海上风电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彰显了运达股份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引领地位。

此外,运达股份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在整机设计等领域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为规范行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其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

(三)市场布局:国内与海外并进

在市场布局上,运达股份采取了国内与海外并进的战略,不断拓展市场版图,提升市场份额。

在国内市场,运达股份紧紧抓住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机遇,积极参与大基地建设。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产品质量,在众多项目招标中脱颖而出,与众多央企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大基地项目提供优质的风电设备和服务,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风电市场的优势地位。同时,运达股份也十分重视分散式风电项目的开发,在全国各地积极布局。如在湖北崇阳,2018 年 5 月与当地政府签订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协议,2021 年 6 月注册成立崇阳县运达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建设运达股份崇阳分散式风电项目,风电场规划总装机容量 50MW,分三个项目开发建设。2021 年,还中标了南昌深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建区联圩分散式风电项目,总容量 50MW。这些分散式风电项目的实施,不仅满足了当地的能源需求,也为运达股份在国内市场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和良好的口碑。

在海外市场,运达股份积极响应 “走出去” 战略,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目前已在东南亚、东欧、中亚、南美等区域成功获取订单,2024 年更是在中东市场实现突破,获取部分订单。通过与国外当地企业合作、设立办事处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政策法规,提供本地化的产品和服务,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同时,公司还启动了与国外大型能源集团的合作,加速全球战略布局,提升海外订单规模,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风电企业。

(四)多元发展:业务拓展与协同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运达股份积极推进业务多元化发展,在巩固风电整机业务核心地位的同时,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实现各业务之间的协同发展。

风电场投资业务是运达股份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投资建设风电场,运达股份不仅能够实现风电设备的自产自销,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还能从风电场的运营中获取稳定的收益。公司凭借在风电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方面的优势,对风电场进行科学规划和高效运营管理,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新能源 EPC 总承包业务也是运达股份的重要业务板块之一。运达股份凭借其在风电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技术实力,为客户提供从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到设备采购、施工建设,再到后期运营维护的一站式服务。这种全产业链的服务模式,不仅能够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还能有效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质量和交付效率,增强了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运达股份还积极布局储能业务。随着新能源装机量的不断增加,储能技术在保障电力稳定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运达股份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加大在储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投入,探索储能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协同发展模式,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贡献力量。同时,公司还积极培育智慧服务业务,拓展新能源数字化产品、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业务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各业务之间的协同发展,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未来展望:持续领航

展望未来,运达股份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业务多元化等方面都有着清晰的发展方向。在技术创新上,运达股份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入探索风电前沿技术,如进一步提升风电机组的智能化水平,实现风机的自主感知、智能决策和精准控制,以适应更为复杂的运行环境和市场需求;同时,不断优化大兆瓦机型的性能,降低成本,提高风电的竞争力。在市场拓展方面,国内大基地项目和分散式风电项目仍将是运达股份的重点发展方向,通过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在海外市场,将继续加强与国际大型能源集团的合作,加速全球战略布局,拓展更多的海外市场,提升海外订单规模 。

在业务多元化发展上,运达股份将持续深化风电场投资、新能源 EPC 总承包、储能以及智慧服务等业务。在风电场投资方面,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优化风电场布局,提高风电场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新能源 EPC 总承包业务将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项目管理水平,打造更多的优质项目;储能业务将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力度,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实现储能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深度融合;智慧服务业务将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运达股份凭借其深厚的技术底蕴、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多元化的业务布局,未来有望在风电行业持续领航,为全球清洁能源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共同期待运达股份在未来创造更多的辉煌!


结语:见证风电传奇

回顾运达股份的发展历程,从 1972 年的技术萌芽到如今在风电行业的辉煌成就,它不仅是自身成长的奋斗史,更是中国风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生动缩影。运达股份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业务多元化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卓越成就,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风电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风电行业前景广阔。运达股份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必将在风电领域继续书写传奇。我们期待运达股份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多的技术突破,拓展更广阔的市场,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也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关注运达股份,关注风电行业的发展,共同见证清洁能源时代的到来 !


情感食娱
一文了解一家上市公司!遍历天下!搜罗世间特色美食和景点!以独特视角展示世间风情。内涵段子,搞笑段子,每天陪您high!high!high!关注我,请系好安全带,准备发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