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佛山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上,佛山市委书记唐屹峰向全会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工作报告)。
会议动员全市上下勃发积极进取、奋勇争先的新气象,更好担负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使命,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再造一个新佛山”。围绕“再造一个新佛山”的愿景和目标,全会提出要紧抓快干,干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干出现代化建设的新样子,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回顾:
珠三角枢纽机场获批立项
争取今年上半年动工
记者从会上获悉,过去一年,佛山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上下迎难而上、拼搏实干,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去年,佛山着力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提质,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和省加力政策,掀起大抓招商、大抓项目的热潮。推进产业科技互助双强,加快企业智改数步伐,经济发展质量持续向优。
去年,佛山还加力提速实施“百千万工程”,不仅获批建设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而且北向战略和西进计划有序推进,珠三角枢纽机场获批立项。
全会透露,珠三角枢纽机场争取上半年动工。
此外,佛山深化“绿美佛山”生态建设,统筹城乡环境整治和规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了城市品质形象。不仅如此,佛山激活十大传统文化,佛山西甲、F3佛山超级龙舟赛等活动火爆出圈,文旅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民生服务上,佛山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佛山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目标:
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
“再造一个新佛山”
全会提出,面向未来,省委期盼一个勇挑大梁的新佛山,群众期盼一个欣欣向荣的新佛山,要增强力争上游、赶超一流的骨气与志气,全力以赴“再造一个新佛山”,推动佛山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要全力以赴“再造一个新佛山”,推动佛山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佛山实践。
全会强调,要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激发“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冲劲干劲。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增强“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历史主动。要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明晰“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内涵路径。何为“新佛山”,全会用“六新”进行了概括:新在产业形态更加现代、新在发展动力更加充沛、新在城乡区域更加协调、新在文化价值更加彰显、新在社会治理更加高效、新在民生福祉更加厚实。全会指出,“再造一个新佛山”不是简单地追求规模和数量,也不是一点两点地单兵突进、局部攻坚,而是方方面面地求新、求变、求质、求效,最终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佛山。
“再造一个新佛山”是省委“再造一个新广东”在佛山的生动演绎,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佛山实践的行动路线。因而佛山要牢记嘱托、担当使命,进一步激发蕴藏在佛山大地的生机活力,调动干部群众血脉中的冲劲和干劲。
部署:
八大举措共绘
“新佛山”宏伟蓝图
为了“再造一个新佛山”,全会部署了从八大方面的工作:着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制造业当家,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激活内需潜力,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上取得新突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上取得新突破;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佛山法治佛山上取得新突破。
其中,在着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全会提出要促进基础设施“硬联通”,不仅要加快推进珠三角枢纽机场建设,还将提速广湛高铁、珠肇高铁、深南高铁、广佛西环等项目建设,深度参与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建设。在着力实施“百千万工程”上,全会提出要打造“百千万工程”环两江(西江、北江)示范区,把沿岸产业、航运、文旅、生态等资源串联起来,强化市级统筹、规划引领、镇村协同、要素保障,打造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样板。在着力激活内需上,全会提出打造构建“四山两江”(西樵山、顺峰山、皂幕山、南丹山,西江、北江)旅游示范带,打造佛山文旅城市IP。
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新突破上,全会提出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推动新旧动能共同发力、稳健转换,打造“10+N”千亿级产业集群。全会强调,传统产业要“发新芽”,不仅要深化新一轮工业技改,还要实施产品升级行动,推进“AI+”赋能产品创新、功能升级,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新兴产业要“生强枝”,瞄准新型电力系统装备、机器人、新能源、新型显示、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产业结构和层次整体跃升。未来产业要“育优苗”,则是科学布局绿色氢能、生成式人工智能、细胞和基因治疗等未来产业,开辟应用场景加速产业化进程,积极抢占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枫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