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敲击声救助失语患者,内功这样炼成!

时事   2025-01-17 20:20   广东  
近日,佛山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下称:佛山120)急救调度员王兰兰凭借敏锐直觉和专业能力,通过敲击声成功救助失语患者,这一事迹迅速引发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详情点击《佛山120调度员凭借敲击声成功救助失语患者》
佛山120中心2024年电话总量1112949通,日均3041通,而且3分钟出车率达99.15%!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中,佛山120调度员是如何时刻保持冷静,有条不紊守护着900多万佛山市民的生命安全呢?广州日报记者专访佛山120调度员王兰兰,探寻120调度员是如何炼成的!



1


“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特殊的求助”


在佛山市禅城区,有一间灯火通明的房间,这里是佛山120急救中心的调度室。墙上挂着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面实时显示着城市各区域的交通状况和医院的急救资源分布,每个调度员都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屏幕和电话,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的求救电话。

“是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特殊的求助!”回忆起1月6日凌晨那一次无声的求救,王兰兰依然非常激动。当时接到这个电话的时候,有几秒是完全没声音的状态,王兰兰原本以为是呼叫方睡觉不小心点到误触的电话,“在我准备挂线的时候,对方突然发出很强烈的、急促的呼吸声,我马上判断到这个求救电话不简单。”王兰兰说,在120急救中心,经常会接到无声的电话,调度员都会反复询问,若无声音还会挂断再次回拨,以确保不错过每一个求助电话。


“我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护理专业,曾经在医院从事急诊科工作,我的人生信条是‘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急救人’。”2021年,王兰兰加入到佛山120成为调度员,除了日常的接线工作,还积极参与到急救培训与科普活动中。“我对于抢救生命和可以帮助到人,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不论是临床还是隔着电话,能够抢救到生命,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1


为熟悉地形走街串巷


从医院急诊科护士转型为120调度员难吗?王兰兰的答案是:很难!“正式上岗前,需要经过3个月的培训,打字速度及格线是每分钟75个字以上,还要熟悉地形,我们经常骑着小电驴走街串巷熟悉地形,回来还自己标记地图。”王兰兰说。

事实上,成为一名合格的120调度员并非易事。在正式上岗前,调度员需要经过一系列系统且严格的培训。培训内容涵盖调度专业知识、汉字快速输入、急救知识储备与急救技能操作,以及熟悉当地地理地形信息等。此外,听得懂方言也是调度员的必备技能之一。


调度员的日常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充满挑战。他们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轮班接听求救电话,根据求助者现场情况派出救护车,同时与求助者保持实时通话,通过医疗优先调度系统流程仔细询问病人情况,如年龄、性别、意识和呼吸情况等。

调度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判断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并提供清晰、易于遵从的医学指导,指导现场人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自救或互救措施。

此外,调度员还需要有较强的全局观和应变能力。他们需要正确对待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在工作中做好同事间的沟通,在出警前、后做好医院沟通与对接,确保每条信息的记录上报都至关重要。在有限的信息里,调度员需要多方联动,查询相关地址缩小搜查范围,同时联系救护车、110、119等部门做好出警准备。


1


无数次复盘,换来临危不乱


事实上,王兰兰在遇到无声电话瞬间产生的直觉,来源于佛山120调度员日复一日扎实训练的基本功。

“我们调度员分成三班,每个交接班前都会有20分钟左右的汇报,复盘当天接到的典型案例,就像医生早上接班查房一样,分析案例的特殊性,调度员处理的每个步骤,以及吸取的经验教训。”王兰兰说,对于典型案例会定期收集文本,编写成培训手册,所有调度员进行常态化分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救援效率。就是这样日复一日无数次复盘,让调度员在每一次电话铃声响起时,都能迅速响应,以冷静沉稳的态度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帮助。

让我们向这群默默
守护佛山市民生命安全的
“隐形守护者”
致敬!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敏华
图、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枫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霍泽凯


精彩回顾

广佛头条
广州日报佛山全媒体出品。传递最有价值的广佛资讯,用新闻的力量推动同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