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德和,广生堂,景泰成,寿春堂……细数博山的老药店!

民生   2024-11-19 16:28   山东  

    药品和粮棉油一样是人民群众之生活必需品,但从其作用上看,它不只是一般的商品,而是能为民治病的一种特殊商品。

    博山解放前没有医院,群众有病,求助于民间的大夫,小病小灾到药店买点成药,只要对症服药,也能药到病除。

    民间的大夫一般开方不卖药,买药要到药店。因此,博山城里主要街道上都开有药铺或药房,以满足群众的需求。

    博山,1956年公私合营前的老药店:中药成药药店有裕德和、广生堂、景泰成、寿春堂、聚成功、明达、恒顺广、西域堂等八家。生产中成药的有增寿堂。西药药店有德生药房、同利药店。还有生产医用纱布的新亚纱布厂。

    裕德和药店:开设在西关街东头。店面坐南朝北,路对面是大天明茶庄。裕德和店面挺宽敞,院子挺大,有东屋南屋,东屋是仓库存放药品,南屋供值班人员休息。当时主要经营中药材和中成药,合营后增加了部分西药。

    裕德和的掌柜是孙粹甫,从业人员是他弟弟叫孙京臣,店员有孙增祥、孙家祥。公私合营后按政策,孙粹甫担任了裕德和门市部的主任,直到退休回家养老。

    孙京臣年纪大,退休时间早。孙增祥曾调到源泉药材门市部工作,那时他的老伴胡建民在源泉医院妇产科工作,他们在该门市部后院的宿舍居住,退休后搬到青龙山药材公司宿舍楼,我们成了邻居,再后来又搬到博山六中他儿子的宿舍,直到去世。

    公私合营后,药材公司先后安排张正祥、牛其英等同志到裕德和工作,张正祥是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排级干部,他在裕德和干过主任。

    广生堂药店,设在福门桥以南,宋家胡同西口以北。路对面是我南关的老同学周京海家开的烤肉店。广生堂门头宽大,经营中药材和中成药,合营后增加了部分西药。广生堂院子不大,后面有两间西屋,记得院子里有个地下室。

    广生堂的掌柜是于承斌,李寿堂是药店聘用的经理,他无资本,只负责经营管理。

     当时,广生堂药店有两大特点:一是聘用李寿堂为药店经理,李寿堂精明能干,负责药店经营和管理。二是广生堂长期聘用老博山名中医钱宝卿坐堂,为求医者免费看病。远近患者来求医的络绎不绝,给广生堂招揽了不少生意,再加上广生堂中药材品种多而全,久而久之,老博山人都习惯到广生堂包中药,买中成药到景泰成。

    当时,博山广生堂的药材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公私合营后于承斌任广生堂门市部主任,李寿堂被公司安排为中药业务股股长,到药材公司设在景泰成后院的业务股上班,名医钱宝卿调往夏家庄镇医院工作。

    广生堂的店员有李加斌、王光林和王焕友。王焕友眼睛不好,在店里只承担挑药、打杂的工作,药店到批发部进了货,都是王焕友用两个席篓筐到仓库去挑。后来,李加斌被调往白虎山中药仓库工作。

     钱宝卿调往夏家庄镇医院工作后,广生堂又请了一位孙姓的大夫坐堂多年。公私合营后,公司安排到广生堂药店工作的有赵芝芬、张明等同志。赵芝芬对象在区公安局工作,青龙山药材宿舍盖好后,他家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后来搬到公安局宿舍居住。张明在广生堂工作了几年,调到张店去了。

    1954年,淄博医药、药材两家公司在博山相继成立。当时,曹国廷任医药公司经理,张恭启任药材公司经理。1955年,张店建好新址后,两家公司先后搬到张店办公。

    那时,博山分别建立了博山药材公司和博山医药公司,1956年公私合营,博山药材、医药两家合并为博山药材公司,由博山医药公司孙振勋担任首任经理,邢云英为支部书记,会计股主管会计,由原医药公司会计娄希传担任,出纳员刘业芳。博山药材公司的办公地点,设在合营后的西冶街景泰成后院。

    景泰成药店设在西冶街靠南首。药店的南面是博城医院西冶街卫生所,北边是赵家和梅家大门过道,紧挨着的是博山回民饭店。

    药店门面房四大间,门头大而长。后面院子多。头一个院子,有南屋两间,是药店存放药品的仓库。过去夹道有个小南院,有两间北屋,药材公司曾在那里办过单位的托儿所,唐德新的对象曾在托儿所看孩子,记得我的大闺女小时候曾在那里呆过一段时间。

    从药店仓库的小院往东,进入第二个院子。这是一个四方大院子,西屋里外两间,外间大,里间小,屋门外有个平台,两面垒有长条石。从院子上三步台阶,上平台后再进入室内。里间是公司书记的办公室和卧室。这间卧室有地炕,但从未使用过。记得孙振勋、张跃刚两任领导曾在这间卧室住过。外间大,是小会议室。

    东屋里外两间,里间是经理室及卧室,外间是人秘、行政办公室。北边的房子是隔壁邻居赵家南屋的后墙。东屋北边窗户外面的院子里安有自来水管道及水池,可以在那里洗涮。

    南屋也是两间,为财会股。里屋小,为计划、统计和物价人员办公室;外间大,由财会股长、主管会计、出纳、商品记账人员办公用。

    1956年,我参加工作后,先在新建一路西药仓库工作两年多。1958年大炼钢铁期间调到公司财会股干计划统计工作,在这间办公室里工作了近二十年。曾先后在一块共事的有:娄希传、潘德智、刘业芳、苗乃武、姜秀莲、李爱兰、孙稚臣、孙启文、路洪仑、李同春、邵元玉、曹云英等十三人。

    在这个院子东边的夹道,有两间东屋,当时是中药业务股的办公室,李寿堂股长在此办公,时间不长,李股长退休。中药业务、仓库搬到了白虎山,后来这个房子曾做过宿舍。孙兆正、李爱兰结婚曾在这间房子居住过。

    夹道的南面也有两间房子,公司曾在此办过食堂,房子里有个小里间,李云英结婚时就在此屋住过。夹道的西边,有一小间西屋,炊事员在里面住。

    从南屋东头一条小夹道,可通往最里边的厕所。在南屋的东山墙对面,有一小间屋,博山县公司并入博山药材公司后,食堂管理员温长铭在这间小屋办公居住。

    景泰成药店后面有大小十六间房子。后来食堂撤销了,记得文革时,冬天班后开会学习还有批判会都是在食堂用过的南屋,夏天在院子里进行。

    1976年9月重要时刻,曾在支部办公室外间的会议室里设过吊唁堂。墙上挂着伟人像,放着哀乐,全体职工排着队有秩序的前去吊唁。

    博山药材公司的大门在支部办公室北山墙处,就是像平常居民的家门一样。

    大门外,北面是姓梅的人家,东面是赵家大院的大门。

    当时博山药材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景泰成后面办公几十年,从来没有挂过公司的牌子。因为西药的业务、仓库都在新建一路,中药业务和仓库在白虎山,博山的大小医疗单位多和业务部门打交道,在那里开票、结算、提药。

    公司的管理部门只是分管单位内部的工作,不对外办事。

    博山药材公司在青龙山建了新仓库、办公楼之后,景泰成后院的办公室都搬到青龙山药材公司大院。原来办公室那些房子公司都安排给职工做了宿舍。

    西药业务股长刁绍增,在西屋支部办公室住过;张玉英、王石老师在东屋人秘股的房子住过。青龙山新宿舍楼建好后,刁绍增搬过去,我们在一个单元为近邻居。张玉英王石老师在西冶街拆迁时,搬到新村武装部后面的宿舍居住。

    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年间,蕉庄人孙襄宸在博山西冶街始建珐琅炉,生产珐琅,号景泰成,在北京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博山的店铺转型为专营药店。老掌柜去世后,少掌柜孙少宸子承父业,扩大门面,主销北京同仁堂、永仁堂、洪仁堂、庆仁堂等名店生产的中成药,并增加了中药材和部分西药片剂针剂。

    博山的景泰成药店有两大经营特色:一是主销北京同仁堂等名牌厂商的药品,膏、丹、丸、散齐全。是老博山药店中,中成药品种最多最全的门店。二是店员熟知药品性能,能把脉瞧病;晚上打烊后留有售药小窗口,“夜晚有铃响”,随时能买到所需药品。

    这在当时的博山药行里是独一家,深受百姓青睐。为此,多年来景泰成药店的生意兴隆不减。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博山景泰成完成工商业改造,成立全新的公私合营景泰成药材门市部。

    公私合营后,孙少宸任景泰成门市部主任,从业人员有他的弟弟孙稚宸以及薛孝韩、郇心汝等人。孙稚宸被药材公司安排在财会部门记商品账。薛孝韩的大儿子是我在交电的老同事薛忠林,小儿子薛忠全在邮电局干外线。

    景泰成的店员薛孝韩、郇心汝接待顾客热情,瞧病卖药仔细认真,百姓称赞不已。

    郇心汝给小孩瞧病有一绝招,只要看看小孩的手豁口就知道啥病,该吃啥药。故附近人的家里孩子有点头疼脑热,就抱来让郇大爷瞧瞧,然后拿点小药回家,花钱不多准能管用。多年来,郇大爷名声在外,附近无人不晓景泰成的郇大爷。找他瞧过病的孩子不计其数。可以称得上是专用中成药治疗小儿疾患的“名医”了。

    在景泰成药材门市部里买药,如果是头疼感冒小疾小病,营业员会劝你只买够吃两三天的药,观察用药效果,不合适再调药,然后不怕麻烦地拆开一盒,不让你多花冤枉钱。这种拆零药店,在整个淄博也没有几家。

    老传统既方便了群众,又给景泰成药店增加了收入,还带来了良好的声誉。

    郇大爷老家是白石洞下面的西胡城。那时,郇大爷回家都是下步走,过了下河就没有大路了,走的是地头堰边的羊肠小道。郇大爷怕来回浪费时间,在景泰成干活多年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平时很少回家,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家看看。

    他在门市部营业时,北头的一间小里间是郇大爷饮食起居的地方,一日三餐都在店里,郇大爷是名副其实的以店为“家”。

    景泰成药材门市部秉承“治病救人,便民服务”这一理念,坚持“店员瞧病、夜间卖药”的便民措施。

    郇大爷忠实坚守着这种美德,热情为民服务。后来公司安排职工轮流夜间值班,但是值班人员下班或不在时,只要郇大爷在店里,来买药的人准能及时买到药品。

    郇大爷办事认真,从事谨慎。他家虽然离城不远,但家人很少到店里找郇大爷办私事。郇宜志是他的小儿子,在桃花泉医院工作多年,他的对象和孩子也生活在桃花泉,几乎没有让郇大爷操过心。

    公私合营后多年,运动不断,尤其是四清运动和文革触及到多少人,但郇大爷一生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一辈子无过失之事,实为难得。

    有件小事记忆犹新。1974年,我从南关搬到青龙山药材宿舍居住,在景泰成门市部后院公司的财会部门工作,离着回民饭店很近,饭店的油条做的很好,但很难买。那时的粮食制品还须凭证凭票购买。看到郇大爷和回民饭店的人很熟,想托郇大爷给买十根油条,回家给孩子们调剂一下生活,郇大爷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早晨,我从青龙山跑到西冶街,把郇大爷买好的油条拿回家,全家美美地吃了一顿早餐。

    但事后才知道,郇大爷一连喝了几天回民饭店的粥,以了结此事。原来人家饭店有规定“喝粥带油条”,熟人光买油条,不喝粥也不行。

    我知道缘由后,后悔不已,真不该给郇大爷添这样的麻烦。此事虽小,从中可以看出郇大爷为人处事风格,能帮则帮、助人为乐。

    郇大爷不计得失、默默无闻的工作,人际关系好,清白一生,直到退休安然回家养老。

    孙少宸主任性格开朗豁达,为人和善。公私合营后,年事已高,工作时间不长就退休了。多年后,我在青龙山药材公司大院曾亲眼目睹,高龄的孙少宸主任到药材公司办事时,背着一个大交叉,一把胡琴,办完事当众自拉自唱一段京剧,他唱的有板有眼,很有功底,迎来一片喝彩和掌声。

    孙少宸主任晚年逢盛世、遇顺景,活到94岁。

    公私合营后,赵兰增曾在景泰成药材门市部干过主任,后来他调往博山百货站工作。乔同桂任主任多年,直到退休。还有高月洁、刘业香、刘同莲、孙玉年、王立华、石明博等人。从公私合营到现在已近七十年,曾在景泰成工作过的老同志,有的早年调走了,有的已退休多年,有的早已故去,还有的其子女顶替了他们或招工到药材公司工作,也已经退休回家了。

    记得前些年,我到西冶街景泰成药店买药时,曾碰见过药材公司老同事郭芳玲的小女儿,还有老同事徐美婷的女儿在店里工作。

    七十年来,在景泰成工作的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热情周到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老传统,新面貌,诚信始终存于生意之中。

    公私合营前,博山的八家老药店,由于各种原因撤、并、拆除,只剩下景泰成一家,门庭始终挂着景泰成老字号的招牌。

    郇大爷退休以后,景泰成的店员没有会瞧病拿药的了。景泰城坚持了多年的老传统濒临失传。再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不允许无证行医和随便推荐药品了。西冶街改造后,为方便群众,公司请了博山区医院中医丁大夫在景泰成坐堂,为患者量血压测血糖,把脉开方,不用挂号即可买药,深受百姓欢迎。

    孙稚宸退休后,他儿子孙大顺在药材公司中药仓库工作多年。孙大顺的女儿孙晓斐,现在景泰成医药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之职。她与管理团队一起谋求公司创新发展,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遵循“问病售药、售药问病”的原则,推出了“问病售药七步曲”, 顾客进店买药,店员即问:“什么人使用?哪里不舒服?看过医生吗?有无家族病史药物过敏史?用过什么药?效果怎么样?”把服务做到了极致。

    现在博山有实体药店一百三十余家,景泰成已创办为中华老字号企业。

    寿春堂药店:原在税务街南头路西,路的对面是日用百货门市部。寿春堂门面较小,最初经营中成药,后来增加了西药。

    营业室里面有个小里间,供店员值班休息。院子里有间仓库,存放药品。南屋曾做过宿舍供本店职工使用。往西的院子里是居民住宅。

    公私合营前掌柜是李佃营,从业人员有他的儿子李其东、店员李恒昌等人。李佃营年纪大了,公私合营后不久就退休了。尔后由儿子李其东出任门市部主任,后来李其东调往公司大街生产股工作,李恒昌当了一个阶段门市部主任。

    李云英也曾干过该门市部的主任。她随丈夫调到青岛崂山后,杨金凤任该门市部的主任,营业人员有郭芳玲等。

    聚成功药店:原在大街,掌柜是唐伯良,从业人员有他的儿子唐德新、侄子唐光朴,还有药工王焕才等人。

     因为这个药店规模太小,公司合营时没保留,门店直接合并到药材公司。唐伯良年纪大了,办了退休。唐德新安排在中药批发部工作,唐光朴调往市药材公司,王焕才到生产股干了切药工,之后退休。唐德新在中药业务股干过对外联络,即负责到各医疗单位联系业务。他家原住在新建一路,公司在青龙山盖了宿舍楼,他和老伴搬过去和我是邻居。老唐去世后,唐大嫂到张店给儿子看孩子。

    明达药店:设在西冶街大庙以东,原叠道西头往北拐弯处。该店经营中成药,没有草药,公私合营后才增加了部分西药。后来因为店小,被撤销了。

    当初的店主是吕明达,只有他一个人经营。吕明达精明能干,工作能力强。药材公司在青龙山建仓库、办公楼、宿舍楼时,时任经理李兆芝安排吕明达在工地负责施工。他认真负责,对工程质量管得严,他所经手建的中西药仓库、业务办公楼、宿舍大楼及公司办公楼,盖好后经得住了历史的考验。

    若干年后,我们住的宿舍楼上又增加了一层。原来一楼是业务办公室,上边两层宿舍,加上一层成了三层宿舍楼,直到现在依然坚固无险。市公司的李兆之经理当时是博山区药材公司的经理,他为药材公司青龙山基地的建设付出了不少心血。工程施工管理上,吕明达、崔会东等同志也是尽职尽责,功不可没。

    药材公司记得他们,职工家属记得他们!

    恒顺广药店:在西冶街邮电局北侧,坐东朝西。店主刘宗昌,从业人员有他的大儿子,还有三个闺女。公私合营时因为规模小,没有保留。

     刘宗昌因年纪大了,时间不长就退休了。公私合营后,他大儿子调到市药材公司工作,大闺女刘业芳安排在公司财会股干会计,二闺女刘业香安排在景泰成门市部工作,三闺女刘业臣曾在大街生产股工作过,后随丈夫调往张店供电局工作。后来,刘业芳、刘业香搬到青龙山药材新宿舍楼居住,我们邻居三十多年。

    增寿堂成药加工厂:专门制作中成药。记得最早的“千金散”就是他们生产的,专门治发热退烧的药品,尤其对小儿的治疗效果很好。公私合营后,增寿堂不再生产药品,人员都安排在药材公司工作。

    该厂老板是赵文英的丈夫徐寿山,祖籍北京通县。因他老两口年纪大了,没有到药材公司上班。郭宝华是赵文英的亲戚,早年从通县前来投奔赵文英,在增寿堂学徒。公私合营后,郭宝华被安排到西药批发部仓库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后来也搬到青龙山宿舍居住,他在博山工作生活了一辈子。

    徐寿山的大儿子徐长明,公私合营后安排在药材公司生产股工作直到退休,他与老伴以及孩子们一直在博山工作生活。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按国家当时的政策,赵文英可以携子女回原藉生活。赵文英提出了申请,那时徐寿山已去世。单位领导安排我去北京通县,为赵文英回乡落户做准备。安排好后,又护送他们一家回到老家通县。几年后,又陪区商业局人事政工科的李仁祥同志去通县赵文英所在的生产队,查看安置情况。

    为此事,我先后四次往返北京通县,圆满地完成了这一任务。那时赵文英的孩子,有的已在博山找了对象结了婚,还有的孩子尚小。当时他们一家回原籍,困难不小。但走了这一步,他们都成了北京人,彻底改变了人生的命运。算来至今已五十多年过去了,那几个孩子也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

    还有西域堂药店,店主姓高,从业人员有他的老伴夏京玉。公私合营时,因规模小没保留。

    当时店主年事已高,没有安排工作。他的老伴夏京玉被安排在西药仓库,与另一职工路京德做粉剂分装工作,就是把五十公斤的大包装分装成五百克一包的小包装,夏京玉一直工作到退休。后来,她的女儿高桂玲接替她到药材公司工作。她家是回民,享受少数民族政策待遇。

    公私合营后,安排到药材公司工作的还有:李咸才在生产股任股长,孙启文在财会股记商品账,徐秉会在中药仓库干保管员。

    按公私合营时的政策,私营企业老板资金两千元以上者为资本家。药材合营的九家药店(厂)老板的资金都不到两千元,没有人够上资本家的标准,所以称他们是资方人员。只有新建一路上的德生药房老板够这个资格,被划为“资本家”。

    德生药房是一家西药药店,老板叫李苹,店员有鲁兆桐、赵锦洲两人。当年公私合营时,有句流行语叫“一步登天”,就是指私营企业直接归为国营企业,成为国营企业的员工。公私合营后,德生药房“一步登天”直接并入博山医药公司,成为国营企业的员工。

    李苹曾在西药批发部收过款;鲁兆桐调市公司工作。赵锦洲曾调到淄博医疗器械厂工作,后转到博山灯泡厂卫生所当了中医大夫。灯泡厂破产后,赵锦洲回老家窝疃自己开了诊所。赵锦洲自学成才,多年从医,小有名气,很多患者慕名而去找他看病。

    公私合营前的西药药店,还有在新建一路茂森冰糕厂对面的同利药店,原来是家经营烟卷的店铺。记得我在淄博市第一小学上学期间,为帮助家庭生活,卖过冰棍还卖过烟卷,冰棍是从茂森厂供货,烟是从同利店进货。

    同利是李同盛、李同亭、孙维立三人合伙开的,后来由烟卷经营转为西药经营。1956年公私合营时,同利药店并入博山医药公司,李同盛安排到西药批发部开票,李同亭收款,孙维立在西药批发部干外联,即到各医疗单位推销药品,一直干到退休。

    新亚纱布厂:公私合营前专门生产医用纱布。老板蒋姓,工人有孙学俭等。公私合营后,没有保留该厂。老板年事已高,也没到公司上班。孙学俭安排在西药仓库工作过,后来有了回乡的政策,他办理退职回到原籍生活。纱布厂蒋老板有两个闺女,大闺女早有了工作,二闺女后来在博山商业托儿所工作。

    公私合营后,保留下来的老药店裕德和、广生堂、景泰成、寿春堂,均作为博山药材公司的下属门市部,继续经营了多年。

    我在公司财会部门从事计划统计工作时,公司对西药批发部、中药批发部以及四个门市部,还有源泉、北博山两个经营点。下达季、年的销售计划,月、旬要有统计表报告计划的完成情况,财务部门每年都组织各门市部清仓盘点,计算盈亏。

    我曾多次被安排到广生堂、景泰成、寿春堂,参加清仓盘点工作。

    多年后,裕德和改为专门销售医疗器械的门市部,门市部主任王伟,营业人员有张增永、宋大伟等人。

    前面说的是公私合营前后的老药店,博山还有一家国营西药零售店,我们叫它“西药门市部”。地址在原县前街最西头进新建一路往北的拐弯处,它是在1954年淄博医药公司成立时开业的。

    1955年1月,我老伴参加工作后在这个门市部干了一年。后来又调到了新建一路西药批发部工作。

    说来挺有意思,应了《三国演义》那句至理名言:“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1956年,博山医药公司和药材公司两家合并,组建成博山药材公司。1965年四清运动前,药材公司又一次一分为二。四清运动结束,两公司又合并在一起还是叫“博山药材公司”。
    博山药材公司下属的中药、西药两个批发部和仓库,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中,承担着博山地区大到市立医院、各厂矿医院卫生室(所),小到村卫生室的全部中西药品及医疗器材供应任务。
    药材公司在源泉、北博山设有两个供应点,负责附近几个公社卫生院及卫生室的药品供应,设有零售柜台出售部分中西成药。
    裕德和、广生堂、景泰成、寿春堂还有西药门市部,必须到中西药批发部开票转账提货,销货款交财会股,各门市部不独立核算,由财会股统一核算盈亏。

    西药门市部成立时,主任是宋宪章。后来他按政策退职回原籍,孙廷干接替主任。后来孙廷干调往淄川药材公司,薛玉美接替门市部主任干了多年。

    西药门市部做为药材公司的一个部门,经营四十余年后,在旧城改造时被拆除,北移近20米设了一个经营药品的门店。

    博山南部山区,尤其是池上、李家一带,野生中药不少,气候土壤很适合中草药生长。博山药材公司设立了生产股,专门负责地产中药材的生产和收购工作。公私合营后,公司安排李咸才担任生产股股长,工作人员有张希江、闫振跃等人。

    李股长工作认真、严谨,一丝不苟。记得当时种植的主要品种是双花,正名叫金银花。李股长亲自选择安排种药专业户,并带领部门人员,督促落实种植计划,经常下乡查看药材生长情况,监督收获后送往银子市钱家胡同的生产股药材仓库。

    生产股还要负责地产药材的收购,当地产的中药材有黄芩、桔梗、丹参、黄芪、何首乌、远志、双花、全虫(就是蝎子)、蜂蜜等等。那时没有自由市场,农民到山上挖药材要送到设在农村供销社的收购点。生产股的人员还要常到供销社查看所收药材的质量,最后由供销社把所收地产药材送往银子市生产股交货结算。


    设在银子市钱家胡同最东头的生产股,仓库院子多、库房大。靠南面还有一个大门,从这个大门进去路过一个过道是个小院,有南屋两小间。单位职工刘海丽在生产股工作时,一家四口曾在这个房子住过。东山墙头上有个棚子,盘着炉子可以烧水做饭。北边是个大仓库,很宽、很大,里面存放着很多用麻袋装的中草药。
    进去靠东的大门正面是个大棚子,生产股收购的地产药材,先放在棚子里。棚里安着一台人工打包机,当时职工郑克福和临时工郑大嫂负责将药材放入打包机打包,用铁丝捆住,包装好后用专用两轮小车推到库房中码垛,以备外调。

    地产药材收购量大时,当地销售的药材要运到白虎山中药批发部,剩余的部分调往市公司或其他区县药材公司。

    药材公司曾有一驾马车,郑克福负责赶着马车,到市公司提货或往源泉、北博山经营点及各门市部送草药成药。当时中药仓库设在白塔,下班后马车放在白塔仓库马棚中,由马玉田喂养管理。

    后来,公司买了一部小吨位货运汽车,把马车处理了。公司安排郑克福到生产股负责打包。公私合营后,王焕才安排到生产股切药,就是用专用刀具将收购的中草药切片或切小。王焕才是老切药工,他切得既快又薄,切好的药材运到中药仓库销售。由于设在银子市钱家胡同的生产股既打包又切药,所以在博山药材公司内部叫它"加工厂"。

    进东大门往南是两小间相通的房子,头一间放着收药人员开票结算的办公桌,对面是出纳员的办公桌。另一间安着一张木板床,供值班人员休息。
    李咸才退休后,徐连英、吕纪凤在这里工作过。后来张希江、闫振跃也按政策退职回老家。

    1978年,西药仓库的董金田接替我到白塔因阜知青带队回来调任生产股长。期间在这里工作过的老同事还有孙仲新、刘业臣,李其东退休前在这里干过出纳结算员。

    从这两间相通的房子南边门出去,是一个过道,地面稍高。记得团支部有一年组织文艺演出,就是在这个过道当的舞台,团员青年们争先恐后出节目“上台”表演。当时我和西药仓库的张贤志说了一段相声,郭宝华和夏侯玉翠演出小品"母子会”,迎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节目“母子会”还参加了市公司当年组织的会演,受到了好评。
    我们演出的这个院子挺大,有的水泥地面是用来凉晒新收药材的。院内东仓库三大间,靠北一间稍小,靠南两间很大,存放的都是收购来的药材。

    南边还有两大间库房。库房的东边夹道有个厕所。库房的西边是一过道,再往南走一段还有两间南屋。

    在前院往后院走的小过道以北,有两小间西屋。记得公私合营到四清运动前,公司组织私方人员在这个房子里,学习上级文件和时事政治。

    1960年暂时困难时期,由于营养不良,社会上有的人得了水肿。那时有一种康肤饼能治疗水肿,药材生产股曾承担过生产康肤饼的任务。

    康肤饼的配料主要是黄豆加中药。那时就是在这两间小北屋,安装上烤炉,公司抽调人员在这里制作康肤饼。然后由中药批发部销到区内各医疗单位,为治疗水肿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康肤饼就像大饼干,我曾在生产股尝过康肤饼,很香很好吃。

    那时,门市部销售的中药神曲也是在这里制作的。若存货不多了,单位负责从公司各部门抽人到加工厂帮助干活。我在财会股时曾多次前去帮忙。

    “神曲”的制作方法很简单。用收来的地产药材按配方备好料,像和面一样拌匀,把长方形的木框放在通往后院小路棚子的水泥地面上,然后把和好的原料盛到木框里。

    然后,参加踩曲的人员光着脚排好队,七八个人依次站在木框内的曲上,把框内的曲踩实。头一个人踩完将木框翻过来并传给第二个人,待把这面的曲踩好后再依次往下传。

    经过这些人把曲踩好后,再搬到大院中清理好的水泥场地上磕出来,排好凉晒到干透为止。这个活多是在夏天干,太阳毒,干的快。

    有的人脚臭,但光着脚踩出的神曲却能治病,有几个人知道这个曲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公私合营时期,药材公司下属各药店没有电话。药材公司只有四部电话:西冶街公司人秘股电话号码85,新建一路西药批发部57,大街生产股369,中药批发部487。单位明确规定:个人有事不能用单位电话打长途。

   当时博山的大厂多是内部电话。厂里设有总机,有事要打总机,由总机转车间找人。所以,区里电话很少,从单位电话号码上可以看出,博山电话仅有三位数。

    记得我在西冶街景泰成后院财会股工作时,人秘股的电话出了故障,找到区邮电局,一般是药材老同事薛孝韩的小儿子薛忠全前来检修,我们都熟悉。

    现在人人都有手机且网络畅通,无论在哪里,联系十分方便。想想过去落后的通讯手段,打个长途要到邮局排队等候,有急事发封电报,只能写上几个字,为的是省几个钱,写封信三天五天收不到。

    后来电话多了,但安装需交初装费,排号安装。直到有了移动电话,才逐步解决了通讯联络的大难题。

    1955年,我老伴崔玉美由区委组织部安排到博山医药公司工作。在西药门市部工作了一年,调到新建一路西药批发部。迁青龙山后,一直在西药仓库负责并做复核工作。后来年纪大了,眼力下降,主动要求,领导批准到银子市中药生产股接替了李其东出纳的工作。

    当时生产股股长董金田因为年龄小又在西药仓库干过保管员,所以他喊我老伴“崔老师”。

    另外,刘海丽负责开票,赵玉玲收货,还有房杰德、吕在友等人。

    当年收蝎子因为量少价格贵,所以用老十六两的钱秤来称,开发票小数点后面有好几位数。没有好的珠算技术,干好出纳不容易。老伴多年前在新建一路西药批发部开过票,算盘打得又快又准。刘海丽开好票,她复核或帮助海丽计算,由她经办的款项,准确无误,没发生过一笔差错。

    老伴在银子市工作一年后,因地产药材的收购量减少,生产股搬到青龙山药材公司中药大仓库西边,通往公平庄路上的小院子里。

    中药仓库二楼有个后门,可通往这个小院,收到的地产药材直接存放在中药仓库里。

    博山旧城改造,把银子市生产股用过的那些房子、院子都拆光了。

    西关的裕德和药店也被拆除。药材公司在新建一路南头租了新店铺,改在那里营业。

    福门以南的广生堂拆除,被博山百货大楼占用。大楼盖好后,在一楼南面留出几个柜台,药材公司安排人员在那里卖药。

    税务街改造时,寿春堂拆掉了,没有再安排网点。

    西冶街改造时,保留了景泰成药店,但从原址往北挪了一百多米。博山的老药店,由于种种原因,只剩下景泰成一家药店了。

    我和老伴在博山药材公司工作生活了一辈子,我们为它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青春,倾注了沸腾的心血,发挥了应有的光和热,对它有着浓厚的感情。我虽然后来调往交电站工作,但一直住在药材宿舍,对药材公司的人和事都有所了解。年纪大了,也常和老伴聊起药材公司过去的那些老同事和老故事,每每想起,感慨万千!

    药材公司有我的亲人,有我的老同事老邻居,药材公司是我永远难忘的地方!

   

    作者简介王乃玺:男,19391月生,博山南关人,一辈子在博山工作生活,博山交电站退休干部。对老博山有着浓厚的感情,深深爱恋着孝乡文化和地域民俗风情。年迈后,每天坚持笔耕一小时,记录所见所闻和曾经记忆深刻的人和事,现在已达一百四十余万字。

来源:心语拉呱

淄博二三事
和城市一起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