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近视人数大幅增加,近视已经成为眼部健康的重要问题。一说到为什么会近视,很多人会说是因为看电视看手机看电脑……
其实,古人近视的还真不多。一是因为读书人占少数;二是因为平常多用自然光源,晚上能点灯油熬夜读书的少;三是古人写字用毛笔,写过毛笔字的应该了解,用毛笔写字的情况下,眼、笔、字的距离其实很难太近。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近视在古代可以算是“贵族病”了。在明代画家仇英所绘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右侧偏下部分“兑换金珠”招牌下有一位头戴黑帽、身着橘褐色衣衫的老大爷戴着眼镜,这可以算是近视眼镜在中国的最早表现了。
在明代之前的文人中也会有近视眼,但他们无法像明代的文人那样佩戴眼镜。比如可怜的白居易老先生小时候读书太用功,以致后半辈子一直生活在眼疾的困扰中,看任何物体都感到混沌模糊,痛苦难耐的白先生倾毕生心血写了《眼暗》一诗:白居易的近视程度不浅,宋代的欧阳修也不低。宋人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记载:“欧阳文忠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欧阳修已经近视到目不识字,只能让他人读给自己听的程度了,按照今天的视力标准,起码要佩戴800度以上的眼镜了吧。还有苏辙,也是个不折不扣的近视眼。他在《夜坐》中用“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来表达自己因近视而颇为苦恼的无奈心情。东汉王室刘荆的墓中出土过金圈嵌水晶放大镜,该镜直径1.3厘米,嵌水晶直径1.1厘米,边厚0.2厘米,中间厚0.3厘米,可以放大物体5倍。说明至少从东汉开始,古人就已经用放大镜来阅读了。《除余众考》中称:“史沆断狱,取水精十数种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牍故暗者,以水精承目照之,则见。”这种用水滴看书的方法,和放大镜的原理相同。到了元朝,眼镜从西域传入我国,但当时的眼镜,均由高级水晶制作,且是进口货,价格居高不下。明朝中前期,市场上流通的依然是价格昂贵的西域眼镜,当时一副眼镜的市价,大致相当于一匹马。真正让眼镜走进千家百户的,是一名叫孙云球的光学仪器发烧友。他生于明末清初,从小喜欢研究西方几何、物理学,十几岁便去杭州,学习制镜技术。经过数年积累和探索,终于创造性地掌握了用水晶材料磨制成镜片的技术。摆脱了高级材料的束缚后,眼镜价格直线下降,到了顺治年间,不到十文钱就可以买一副眼镜了。据史书记载,雍正常备各种眼镜——上车戴的眼镜,安铜勾水晶镜,安别簪水晶眼镜,牛角钩茶晶眼镜,牛角簪水晶眼镜,玳瑁圈茶晶眼镜等,总计35副。这些眼镜被放置在他常出入的地方,比如圆明园、金銮殿等。清代 眼镜
《本草纲目·葛蒲》记载:“石菖蒲置一盆于几上,夜间观书,则收烟无害目之患。”就是在书桌上放一盆石菖蒲,其效果和我们现在电脑旁放仙人掌以防辐射的效果相似。也有人把普通的植物油换成枸杞子榨出的油,宋代赵浩《养病漫笔》记载:“枸杞子榨油,点灯观书,能益目力。”老少皆宜的是外洗法。《苏沈良方》卷七“治诸目疾”条,记载了一种外洗眼目法:“上盛热汤满器,铜器尤佳,以手掬熨眼,眼紧闭勿开,亦勿以手揉眼,但掬汤沃,汤冷即已。若有疾,一日可三四为之,无疾一日两次,沃令眼明,此最治赤眼,及睑毗痒。”方法就是打一盆热水,用双手洒在紧闭的眼睛周围。据记载,苏轼本人因写作过劳所患目痛,“沃之而愈”;宋代官吏邵兴宗长期坚持洗目,“令昏目复明,遂能读小字”。是不是真有效果不好说,至少从讲卫生这一点上,还是不错的。还有一种方法是吃中药,药补加上食补。《本草纲目》记载多种药物有明目助读的功效,比如芜菁花“主治虚劳眼暗,久服长生,可夜读书”,槐实“令人可夜读书,延年益气力”,苍术“治目盲,燥脾去湿宜用”。苍术
除此之外,黑豆和枸杞也是治眼病的首选,《冷庐医话》记载一人患上病目之后专服黑豆,并佐以洗目法,半年愈,“因服小黑豆勿辍,凡二十余年,迄今目光如旧,灯下可作细字,未始非此方之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部分图片视频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征稿文章以弘扬传统文化、宣传省情地情、展示地域风貌、讲述江苏故事为主。来稿一经采用,即根据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公众号文章字数在1500~3500字,配相关图片。优先使用配音频、视频的稿件。投稿邮箱:jssdfzwxxz@163.com 杂志文章字数在3500-10000字,配相关图片。投稿邮箱jsdfz@vip.163.com 来稿文章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以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