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备受瞩目的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在福建省厦门市隆重举行。影片《志愿军:雄兵出击》最终斩获评委会特别奖、最佳导演奖两项大奖。这部承载着厚重历史情感的影片受到了肯定,而它所展现的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更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是 74年前为保家卫国而毅然出征的勇士,是中华民族不朽的脊梁。
74年前,朝鲜半岛战火纷飞,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然而,鸭绿江彼岸的硝烟威胁着祖国的安全与和平。在这艰难抉择的时刻,志愿军战士们挺身而出。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有农民子弟、工人、学生……带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他们中的许多人,也许都未曾见过大海,未曾走出过家乡的小山村,但当国家需要,他们便毫不犹豫地向着陌生而残酷的战场奔去。
志愿军战士们面临的是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的敌人。美军有先进的飞机、坦克、大炮,而我们的战士有的只是顽强的意志和简陋的武器。但就是在这样的劣势下,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们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趴在阵地上,犹如冰雕一般。他们以血肉之躯对抗着敌人的钢铁洪流,为的是坚守阵地,捍卫祖国的尊严。那一双双坚定的眼睛,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望着敌人来袭的方向,没有丝毫退缩。
在战场上,志愿军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他们利用地形,开展灵活多变的战术。夜袭战让敌人防不胜防,他们在夜色的掩护下,如鬼魅般穿梭于敌人的营地,给予敌人沉重打击。近战更是志愿军的拿手好戏,当敌人的火力优势无法发挥时,志愿军战士们就如猛虎下山,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每一次冲锋都是向死而生,每一次拼杀都是为了身后祖国的和平与安宁。
这些志愿军战士,他们在异国他乡忍受着思乡之苦。家书抵万金,那些写满思念却又充满斗志的家书,成为了他们与家乡的情感纽带。他们想念家乡的父母、妻儿,想念故乡的一草一木,但他们更清楚自己肩负的使命。在战争的间隙,或许他们会望着家乡的方向,默默许下誓言,一定要打赢这场战争,让祖国不再受到战争的威胁。
志愿军的牺牲是惨烈而悲壮的。无数年轻的生命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江河,他们的身躯化为了山脉。有的战士为了保护战友,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有的为了传递情报,穿越枪林弹雨,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他们的付出换来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赢得了尊严和和平发展的环境。
74 年过去了,《志愿军》这部影片将他们的故事重新呈现在我们眼前。它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更看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伟大。当我们坐在电影院里,或是在领奖台上看到这部影片获得荣誉时,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部艺术作品,而应该从中深刻体会到志愿军精神的内涵。
志愿军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这些战士们对祖国的热爱,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他们愿意为祖国奉献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在当今时代,爱国主义依然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激励着我们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拼搏。无论是在科研前沿,还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们都应该像志愿军战士那样,心怀祖国,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志愿军精神也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这种英雄主义精神,不是盲目的冲动,而是建立在对正义的追求和对民族责任的担当之上。在新时代,我们依然需要这种英雄主义精神,去挑战困难,去突破瓶颈。无论是抗击疫情的战场上,还是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那些挺身而出的逆行者们,都是志愿军精神在当代的传承者。
同时,志愿军精神还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融合。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志愿军战士们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他们唱着战歌,相互鼓励。而且,他们为了维护朝鲜人民的利益,为了世界的和平而战,展现出了国际主义的高尚情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秉持这种国际主义精神,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感谢《志愿军》这部影片,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段历史,了解到志愿军战士们的伟大事迹。我们更要感谢那些志愿军战士,是他们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志愿军战士,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让和平之花永远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