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 年,是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关键的一年。“三大改造”即将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正轰轰烈烈地开展。为了准备党的八大召开和布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从1955年底至1956年进行了大量周密、系统的调查研究。这一时期国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人民对未来充满信心,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为毛主席创作这首词提供了时代背景。
1956年5月31日,毛泽东从广州辗转长沙到达武汉。在武昌的新亚码头,63岁的毛泽东第一次横渡长江,并在4天内3次畅游长江。畅游长江的经历让毛主席感受到了长江的壮阔和自己的豪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武汉是当时国家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武汉长江大桥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毛主席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未来发展有着宏伟的规划和期望,长江大桥的建设以及对长江水利资源的利用等想法,都在这首词中有所体现。
这首词不仅描绘了毛主席畅游长江的舒畅心情,更表达了他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自信和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它是毛主席诗词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之一。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开篇巧妙化用民谣,生动地点明行踪。从长沙来到武昌,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蕴含着一种悠然自得、意气风发的心境。这两句既展现出地域的转换,更暗示着毛泽东不辞辛劳、奔波于各地指导建设工作的忙碌与充实。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是全词的豪情之笔。“万里长江”点明了宏大的场景,“横渡”一词展现出毛泽东非凡的气魄和挑战自然的无畏精神。当他在江中畅游时,极目远眺,楚天开阔的景象尽收眼底。“舒”字用得绝妙,既描绘出天空的广袤无垠,又表现出诗人在长江中畅游时内心的舒畅和自在,有一种与天地共融的感觉。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在长江的风浪中,毛泽东毫不畏惧。“不管”“胜似”两组词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在风浪中畅游的从容。这种从容不仅仅是在面对自然风浪时的镇定,更象征着在建设新中国的征程中,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时的泰然自若。“今日得宽馀”则表明在这一时刻,他从繁忙的国务中暂时解脱出来,获得了精神上的放松和自由。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结尾处引用孔子的名言,意味深长。一方面是对时间如江水般流逝的感慨,回顾历史,岁月悠悠,新中国是在历史长河中应运而生;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对当下建设事业争分夺秒的紧迫感,要抓住时机,推动国家快速发展,体现出毛泽东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邃思考。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下阕起笔,诗人的视野从自身游泳拓展到周边的环境。江面上,帆船在风中行驶,而龟山和蛇山静静地矗立在两岸。“动”与“静”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而又宁静祥和的画面。“起宏图”则是关键,将视角引向国家建设的伟大蓝图,从眼前之景自然过渡到对国家发展规划的展望。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两句写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是全词的精华之一。“飞架”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大桥建成后的雄伟气势,仿佛它是一条腾飞在长江之上的巨龙。这座大桥将南北交通连接起来,使得自古以来被长江阻隔的南北两地变得畅通无阻。它不仅是一项交通工程,更象征着新中国有能力突破自然障碍,实现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这几句展现出更为宏大的水利建设设想。毛泽东提出在长江上游的三峡地区建立大坝,拦住江水。这一设想体现了他对利用自然资源、为人民谋福祉的深刻思考。通过建设三峡大坝,可以防洪、发电、航运等,改变长江流域的经济和生态格局,展现出毛泽东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对新中国发展的宏伟规划。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结尾处,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联想到神话中的神女。他设想神女依旧健在,看到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尤其是长江上的巨大变化,定会惊叹于世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世界殊”既指中国建设带来的巨大改变,也暗示着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和独特地位,表现出毛泽东对新中国建设成就的自豪之情。
从艺术特色上看,这首词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完美融合。从在长江游泳的经历入手,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色,在对景色的描绘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同时又通过对建设蓝图的议论展现出深刻的思想。在语言上,简洁明快而又气势磅礴,如“飞架”“截断”等词,生动有力。用典自然,如对孔子话语和神女传说的运用,丰富了诗词的内涵。
从思想价值而言,《水调歌头·游泳》是毛泽东思想在诗词领域的生动体现。它反映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推动,展现了他在建设过程中的坚定信念和豪迈情怀。这首词不仅仅是对一次游泳经历的记录,更是对新中国发展道路的诗意展望,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奋斗,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思想启迪意义,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