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爱民:“20年了,终于圆梦!”

科技   2024-11-21 17:45   北京  

航天精神今日谈:


“我能休息吗?!”“轻伤不下火线”,邵爱民和团队以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赤诚奉献,用过硬的专业技能、严谨的科学精神、坚韧的毅力意志,攀登一个个高峰,闯过一道道难关,在航天事业发展的征程中,谱写了“昔日胡汉竞骑射,现正比肩征太空”的塞北传奇。





邵爱民:“20年了,终于圆梦!”



邵爱民,是我国留苏回国的第一批专家之一,曾任航天科工六院总工程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为我国固体动力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巨浪一号”的研制中,他下厂不用带图纸,零部件的尺寸都全在脑子里。他主管的产品遭遇难题,团队对技术路线的意见无法统一,他从科学与实践的角度出发,力排众议,坚持再试一次。最终,成功解决难题!1982年10月,“巨浪”腾空、雷震海天,回想起当年毕业论文题目《2000公里的固体火箭》时,他激动不已:“20年了,终于圆梦!”


20世纪90年代,六院负责研制EPKM近地点固体发动机,其发射成功与否关系到我国在世界的声誉。


在攻克旋转试车难关时,因劳累过度,邵爱民几次胃病发作,家人和同事都劝他休息几天,到医院看看。他指着试车失败后的残骸激动地说:“你们说,我能休息吗?!”


为全面了解EPKM进展情况,他忍着剧痛,奔波了一天,劳累和压力让他病情突然恶化,胃部大量出血,被紧急送往北京做手术。不等痊愈,他又“逃”出医院赶回现场,解决必须由他来拍板的技术问题。当家人和领导责怪他不爱惜自己身体时,他却说:“轻伤不下火线!”


当EPKM发射成功的喜讯传来,他久久不能入眠,写下了一首在六院广为流传的诗篇:


辽时古塔今日风,阅尽沧桑戏梵铃。
昔日胡汉竞骑射,现正比肩征太空。
青山俯视创业路,黑河卧听试车声。
西昌此行三万六,不到定点不算成! 

EPKM与“长二捆”火箭两度联袂,将两颗国外卫星送入既定轨道,开辟了中国固体火箭跻身国际发射舞台的新纪元。









看完这个故事
你感受到怎样的航天精神呢
快来跟航小科分享你的看法吧
欢迎各位小伙伴转发、留言哦




推荐阅读





来源  ✎  中国航天科工

海报  ✎  高   婕

文字  ✎  宫   莹


编辑  ✎  吴琼静、高   婕

校对  ✎  吴琼静、于   倩




中国航天科工
传播航天先进文化;展示航天发展成就;倾听航天职工心声;推广航天科普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