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的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全国决赛上,来自航天科工的青年职工共斩获金奖3项,其中航天三院所属航天新光特种加工车间的选手付井明获职业技能主体赛电工组金奖第一名,航天二院二部“以‘云雀’平台支撑航天复杂产品智能协同研发”团队、23所“星载Ka频段高分辨率SAR载荷”团队获得职业技能创新创效专项赛金奖。
今天,请跟随航小科走近这三个获得金奖的团队或个人,了解他们取得傲人成绩背后的故事。
付井明:“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
从“新人”到站在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上,付井明用了12年的时间。夺得金奖的背后,是在低谷与迷惘时也绝不气馁,用奔跑的青春打磨沉淀匠心,用勤劳与汗水浇灌成功之花。
实操比赛当天,付井明从赛场回到驻地,倒头就睡。为了这场比赛,他已经奋战了三个多月,因为感冒和紧张,连续几天都没有好好吃饭和休息了。
早在2022年10月,付井明就与小伙伴一起,连续摘得沈阳市和辽宁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组的桂冠。荣誉面前,付井明没有自满,而是将目标瞄向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舞台,希望能够与来自各省的高手来一场“华山论剑”。但机电一体化项目的国赛和世赛有着年龄的限制,1990年出生的他已然没有了机会,怎么办?
今年7月,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通知下发,电工是5个竞赛工种之一,让付井明看到了新的可能。
当确定要参赛后,航天新光第一时间成立竞赛保障团队,协调电路专业博士团队开展理论辅导和陷阱设定,选聘有经验的教练团队制定培训计划和心理帮扶,指定专人做好工作生活保障,让付井明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竞赛的各项准备工作。
“我们常说‘质量没有差不多,更没有下不为例,要做到精益求精’,比赛也一样”。全国竞赛高手如云,无论是备赛或者参赛过程中,付井明都秉持着“一体同心、一丝不苟、一往无前”的精神,认真备赛、勤学苦练,一刻也不敢放松。
为能够全身心地准备比赛,付井明甚至把被褥带到了培训场地,每天吃住在培训现场。这也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知道他备赛辛苦,爱人每天为他投喂可口的“爱心晚餐”,也给了他莫大的鼓励。
日复一日地锤炼操作技能,付井明付出了寻常人几倍的汗水,为了摸清自身底数,他参加辽宁省第二届职工技能竞赛,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取得的名次并不理想,这让他很受打击。
遭遇了滑铁卢,是否要放弃?但“放弃”从来不会出现在航天人的字典里。时间已经不容许他再去犹豫和徘徊。他迅速调整状态,加倍努力投入到训练中。
付井明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相应的操作,绞尽脑汁去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时间一分一秒的压缩,手中的动作也愈发地熟练。面对1000余道理论题库,付井明充分利用培训和工作的间歇,就连晚上躺在床上也是反复背诵,力争全部刻在脑子里。“只要拥有坚定不移的决心、不屈不挠的毅力,一定能战胜困难!”
终于,比赛来临。三个模块,八个小时,付井明以超强的毅力和稳定的发挥,顺利完成了所有的规定操作,站上了最高领奖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的经历也再次验证了那句话: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
比赛归来的第一时间,付井明便换上工装来到生产现场,与他喜爱的“设备搭子”合体操练,和可爱的同事们一起,继续在技能报国的新征程上,扬帆破浪……
二院二部“云雀”平台:
从协同到智能
云雀LOGO
“云雀”是一种能在空中“悬停”的小鸟,它们常常群体行动,互相帮助、共同觅食,“协作”能力很强。“云雀”协同设计平台的命名正是由此灵感得来。
“云雀”从“0”到“1”,实现了协同研发效率的提升,但还面临着必须能支撑航天产品“打得好,打得起”的转型升级问题。
聚焦难点堵点,团队青年小冯发现“在产品迭代过程中,模型完成后如果要更改设计,只能从头开始,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面对这个棘手难题,团队中的5位青年主动请缨,扎根到业务室,深入了解协同模式和场景,吃透数十种模型语言和环境,建立了院级模型协同典型应用示范,让不同专业的设计师在初始阶段就能共同进行模型优化,减少设计反复。同时还引入成本理念,让模型在参数设计阶段就能控制住成本,“云雀”也由此实现了从“增效”到“降本”的升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爆发,“云雀”团队敏锐地看到这项技术对提升协同效率的潜力,也深知在办公网络环境中“摸着石头过河”搭建人工智能应用的艰辛和不易。但团队成员秉持着“越是困难越向前”,充分开展软硬件可行性评估,重新构建平台底层框架,加入AI中台,构建近百个专业知识库。
今年10月,团队在航天领域率先发布“百灵”知识工程应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为二部员工提供了近万次问答服务,设计师小张说“百灵非常好用,以往写一个技术调研报告,我要花2天时间搜集背景知识,现在百灵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80%的报告内容了。”设计师小倩也说“百灵有问必答,像我的机器人帮手一样。”由此,“云雀”迈出了从“协同”到“智能”的坚实一步。
“云雀”平台支撑了航天复杂产品的协同研发,“云雀”团队更代表了航天人爱国、创新、求实、协同、奉献的崇高精神和品格。
未来,这支队伍将继续聚焦履行强军首责,探索智能协同研发新技术、新应用,推动数字航天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院23所星载Ka频段高分辨率SAR载荷:
江天万里放“眼”量!
滑动聚束模式亚米级分辨率,成像地点:天津郊区
创新本就是一条无人之径。年轻的团队从系统方案论证到单机指标讨论,历经数十次的迭代,最终攻克了星载多模式Ka波段SAR载荷总体技术方案,完成载荷性能闭合。
“第一次雷达整机上天,星载产品的电、热、机械结构等物理特性、机械加工,我们学到了很多新领域的东西。”成员小赵如是说。
SAR天线
要发挥好雷达的“慧眼”作用,“点睛之笔”在于相控阵天线。为了实现“小、轻、好用、耐用”,天线设计方案先后更迭了五轮。那段时间每天早上八点半团队成员的电话就会准时响起,收到焊接产品出炉的状态,产品质量的一点点改善都会令人兴奋,而如果遇到质量没有提升,甚至还不如改前时,大家也会互相鼓励“找到问题就是好事”。就这样,团队摸爬滚打着摸索出了平台载荷一体化设计的可行性。
难题一题一题地解,难关一关一关地过。青年团队还为星载Ka波段SAR载荷“量身定制”了仿真系统、地面测试系统、地面成像系统,保证种种设计性能得以付诸实现。“星载产品没有返修的机会,要一次性把事情做对”,这是青年们共同的默契。
北京时间2023年5月21日16时,23所承研的国际首部星载Ka频段高分辨SAR载荷,随“珞珈二号01星”搭载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5月27日,星载Ka频段高分辨率SAR成功获取首幅亚米级的高分辨率滑动聚束模式图像,一张图浓缩了几十平方公里的地貌,兼备可见光细节刻画能力。画面里山峦、河流、公路、农田地貌分明,屋舍俨然,“图很漂亮,跟山水画一样”,孙总看完团队成员小肖处理的成像不禁感叹。
目前,SAR已在轨运行500多天,成像面积超70万平方公里,执行任务700余次,获取的精细地表特征支撑各种典型目标特征库的构建,在气象、水利、农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2024年“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青年团队总结科研创新成果,认真撰写申报材料、准备决赛答辩,最终捧获竞赛金奖。
未来,团队将持续聚焦技术创新,深耕星载Ka波段SAR研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国计民生。
来源 ✎ 航天二院、航天三院、二部、23所、航天新光
编辑 ✎ 韩 超、 高 婕
校对 ✎ 吴琼静、于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