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育儿1+1 ——幼小始于心,衔接始于行

文摘   2024-04-07 18:24   上海  

幼小始于心

衔接始于行

科学育儿1+1

“幼小衔接”是儿童成长路上的重要阶段,对儿童后继学习与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把幼小衔接活动贯穿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游戏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创设、日常生活管理等途径,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帮助幼儿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才能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和个体的发展创造可能性。

因此,建立有效的家园共育机制,搭建多元家园校沟通平台,有效提高家长的育儿能力和水平,让家长成为“幼小衔接”教育的合作伙伴,回归教育本真,才能听到孩子们成长的声音,真正做到家校共育,优势互补。

本期科学育儿1+1,就请大班家长为大家分享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幼升小阶段孩子主动性的培养


大家好!我是大一班刘礼昂的家长。在幼升小阶段,培养孩子的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行为习惯、性格特点和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期。以下是我从培养幼儿对周围人或事物的积极态度以及活动兴趣两个方面的教育建议:

1.培养对周围人或事物的积极态度:

(1)鼓励表达: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意见是被尊重和重视的,这样能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2)正面引导情感:教育孩子用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问题,遇到困难时学会坚持和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消极逃避。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教授他们理解和接纳他人的情绪,培养同理心。

(3)良好交往:引导孩子与同伴、老师、家长等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鼓励他们主动关心他人,参与集体活动,从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2.激发对活动的兴趣:

(1)兴趣多元化: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环境,让孩子接触多种多样的活动,如艺术、科学实验、体育运动等,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主动投入其中。

(2)自主选择:尽可能让孩子自己选择感兴趣的活动,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尝试、犯错并自我调整,这是培养其自主性和主动性的重要途径。

(3)家长陪伴与引导:在孩子参与各类活动的过程中,家长应扮演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而非替代者,让孩子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总的来说,培养幼升小阶段孩子的主动性,就是要创设一个充满爱、尊重与鼓励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积极探索中找到乐趣,在不断挑战中增强自信,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行动力的小学生。


“七问”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家好!我是大二班朱梓泽妈妈,今天很高兴给大家分享这期的家长沙龙《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我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共鸣的。因为我们家有两个孩子,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闹得鸡飞狗跳,姐姐说是弟弟的问题;弟弟说是姐姐先惹他的,经常会听到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

我先和大家说一个故事,前几天晚上回到家弟弟就和我告状,说姐姐用脚踢他,他受伤了。事情的经过真的是这样吗?我先去问了姐姐,姐姐说“是因为弟弟把东西掉地上了,我想帮他去捡。”弟弟马上说“我自己可以捡,我不要你捡。”针对上述描述,大家可以看得出,其实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呢?今天我想通过《“七问”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实例和具体做法和大家做个简单的分享。

“七问”

1问:你给妈妈讲讲这个事情的起因和经过。(目的:锻炼孩子描述问题的能力);

2问:现在还需要解决什么?(目的:锻炼孩子总结问题的能力);

3问: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效果?(目的:锻炼孩子假设,向未来思考的能力);

4问:那要得到这个效果,你觉得你应该怎么办?(目的:锻炼孩子总结问题起因和可能出现的结果。);

5问:那你还需要谁的帮助吗?(目的:锻炼孩子求助他人,发展社交能力);

6问:你打算怎么邀请他们帮你呢?(目的:锻炼孩子语言表达以及社交能力);

7问:如果他们不愿意帮助你,你打算怎么办?(目的:锻炼孩子做两种准备/计划)

建议:

RECOMMENDATION

1.不要轻易给答案,更不要替他做主,要引导孩子主动思考。

2.引导孩子遇事考虑周全,有备无患。

3.让孩子大胆一些,别怕做不好。

无论成败,家长都是孩子坚定的支持者;允许孩子犯错,让他们轻装上阵。



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


大家好!我是大三班叶珈如的妈妈,很高兴能和大家围绕“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这个话题,分享作为家长的我在日常育儿过程中的一些得失与感受。

我要分享的第一个感受是,小孩子天生缺乏专注力嘛?

仔细观察叶珈如平时的言行举止,会发现不同场合下的她,简直判若两人。平时要求她认字、背诗、做算术的时候,她会安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但迟迟不动笔,会在不挪动屁股的前提下,把手边所有够得着的文具,全都拿来细细把玩一遍,甚至可以来回反复地研究一支铅笔上的花纹。不管家长在旁边怎么提醒甚至呵斥,注意力最多只能集中在作业上大概15分钟,紧接着思绪便不知道飘向何方了。但如果换一个场合,比如看动画片,或者玩玩具的时候,她会立马变成一个天使宝宝,乖乖坐着,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可以一口气看完一部60分钟的动画片,直到片尾字幕亮起的瞬间,再跳下沙发直奔厕所。

通过观察我认为,小孩子天生并不缺乏专注力,但他们的注意力只会投向他们最感兴趣的地方。只要是她喜欢的动画片,她可以反复看,并且能记住剧情甚至记下动画片中不理解的词,休息的时候再来问我们。这证明她坐着看动画片的过程,其实是一个高效学习的过程,只不过学习的内容是动画片的剧情与里面人物的对白。

我要分享的第二个感受是,可以用惩罚来培养孩子专注力嘛?

孩子不缺专注力,但他们的专注力却不会投向我们希望的地方。其实这不怪孩子,成年人也一样,看2个小时的好莱坞大片津津有味,看2页纸高数昏昏欲睡;春节长假8天意犹未尽,平时上班5天血槽见底。准确来说,大家都一样,对感兴趣的事物会更上心、更耐心、更细心、更精心。

那么如何让孩子将专注力投放到认字、背诗、做算术这些他们没有兴趣的事情上呢?发展心理学有一个经典结论,培养孩子形成一种行为,无非惩罚与奖励。

实话实说,对家长来说,挥动惩罚的大棒更简单。“不把这页字写完就不允许看电视”这是惩罚,“不把这首诗背下来今天就不能吃奶酪棒”这也是惩罚。但至少在我们家,这么做效果不好,后果是培养孩子迅速学会了糊弄。譬如,为了早点看电视,叶珈如会迅速把那一页字写完,但写着写着字迹越发潦草,甚至可能出现个别“鬼画符”。为了吃到奶酪棒,她的心思不是在背诗上,而是各种撒娇卖萌,要求先吃奶酪棒再背诗,可一旦奶酪棒到手,诗是一行都不想背。

我要分享的第三个感受是,“大棒”不行的话,“胡萝卜”行不行?

惩罚的路走不通,我们开始考虑正向激励。或者换一种表达就是,我们试图引导孩子从她不感兴趣的事情中,找到她感兴趣的点。我们试过很多方法,其中两种方法相对有效。

01

方法一

将孩子不感兴趣的事情,变得有趣起来。叶珈如曾经给我们一个小小的惊喜,在没人教她的前提下,自己把汉语拼音学了个七七八八。我们很好奇,仔细问了孩子,原来她每天睡前会看会儿“故事光”(就是一种小小的投影仪,里面都是多媒体学习资料)里的小视频,里面用动画、儿歌的方式讲解汉语拼音。因为内容比较生动有趣,她反复在看,久而久之就跟着学了不少。这个事情带给我们很多启发,毕竟我们的童年是比较高压且枯燥的。但现在时代不同了,条件允许的话,其实可以给孩子更多一些选择,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02

方法二

帮孩子找到一个并不遥远的“小目标”。举个例子,叶珈如不喜欢背诗,因为她觉得古诗很难理解,而背诗这件事情又是孩子爸爸特别坚持的,认为从长久看对孩子终身有益。因为知道叶珈如平时喜欢当“小老师”,我们就对她说,希望她能教爸爸妈妈背这首诗。为了给爸爸妈妈好好“上一课”,她会比平时更加认真地去背诗,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然后装成小大人的样子来教我们。当然我们会毫不吝啬地送出各种赞扬与掌声,让她从这个过程中收获尽量多的正向反馈,让她觉得这件事或许过程枯燥一些,但结果让人满意。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识字卡片很枯燥,但是为了看懂她喜欢的童话故事,她会很专注的去认字;再比如,之前为了能当好小主持人,除了我们下班和她对此,她自己没事就会抱着主持稿看,非常主动,当然最终效果也不错。我们家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有一个“笑脸”机制,每天完成一些任务换取笑脸,每周的笑脸超过一定数量可以提一个要求。从中班开始,我们也针对性的加入了“做事不拖拉”这一项。在她走神分心的时候,我们会提醒一下,今天要不要“做事不拖拉”的笑脸了呀?虽然通常认为,小孩子只有“现在”没有“未来”,所以他们不能理解“延迟满足”这种东西。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现在的小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比我们想象的更高,他们能够接受延迟满足,也很乐意接受物质或精神层面的奖励。


“幼小始于心,衔接始于行。幼小衔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以孩子的视角出发,多方参与的持续过程。相信,在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协同下,孩子们会顺利渡过这个转折点,更健康、更自信地走好未来的每一步”。


幼升小经验分享


大家好!我是大四班顾乙恒家长,今天我就同大家分享一下幼升小过程中的一些准备工作。

一、幼升小的重要性

1.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1)适应新环境:幼升小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重要转折点,适应新环境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

(2)培养独立能力:小学学习需要更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幼升小阶段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3)建立自信心:成功适应小学生活,会让孩子建立自信心,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2.对家长教育观念的挑战

(1)家长角色转变:从照顾者到教育者的角色转变,需要家长适应新的教育方式和观念。

(2)教育期望调整:家长需要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期望,从注重知识到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3)持续学习意识:家长需要树立持续学习的意识,与孩子一同成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

3.对未来学习生涯的铺垫

(1)培养学习习惯:幼升小阶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未来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2)拓宽知识视野:幼升小阶段的学习不仅限于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拓宽孩子的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3)培养社交能力:幼升小阶段是孩子社交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与同龄人的互动,培养孩子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幼升小前的各项准备

1.孩子的心理准备

(1)认识新环境:告诉孩子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让他们对新的学习环境有所了解和期待。

(2)建立自信:鼓励孩子相信自己能够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3)培养兴趣:引导孩子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增添乐趣。

2.家长的心理准备

(1)接受孩子成长:家长需要接受孩子即将进入小学的事实,认识到这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

(2)调整自身心态:家长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以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

(3)建立信心:家长需要建立信心,相信孩子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方式,克服困难并取得进步。

3.学习环境的准备

(1)调整学习环境:为孩子准备独立的学习空间,确保安静、整洁、明亮,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

(2)准备学习工具:为孩子准备必要的学习工具,如笔、纸、绘本、电子设备等,方便孩子随时进行学习。

(3)建立学习规则: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规则,如学习时间、休息时间、作业要求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幼升小后的适应

1.学习内容的适应

(1)知识难度增加:小学知识相较于幼儿园更为深入和复杂,孩子需要适应更高的学习难度。

(2)学科种类增多:小学学科种类增多,孩子需要适应更多的学科学习,培养全面的学科素养。

(3)学习方法变化:小学学习需要更加注重方法和策略,孩子需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2.学习方式的适应

(1)从游戏到学习:孩子需要适应从以游戏为主到以学习为主的生活方式。

(2)培养学习习惯: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

(3)鼓励自主学习: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驱动的能力。

3.学习环境的适应

(1)新学校环境:孩子需要适应新的学校环境,包括教室、操场、图书馆等。

(2)新同学相处:孩子需要适应与新同学的相处,学会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

(3)新学习节奏:孩子需要适应新的学习节奏,包括课程安排、作业量等。

四、家长角色与责任

1.陪伴孩子成长

(1)家长的角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榜样,需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

(2)家长的责任: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学习和兴趣爱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3)陪伴的方式:家长可以通过陪伴孩子阅读、游戏、运动等方式,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2.引导孩子学习

(1)激发学习兴趣: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利用游戏、故事等方式引导孩子主动学习。

(2)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复习、合理安排时间等。

(3)树立学习榜样:家长应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展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3.鼓励孩子探索

(1)提供探索机会:为孩子提供安全、有趣的环境,让他们自由探索、尝试和学习。

(2)鼓励好奇心:鼓励孩子提出问题,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求知欲。

(3)引导积极态度:引导孩子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态度,鼓励他们从失败中学习,不断尝试。

五、幼升小经验总结分享

1.提前了解学校:提前了解目标学校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有助于家长和孩子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2.注重孩子兴趣培养:在幼升小阶段,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有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3.加强家校沟通: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良好沟通,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让我们期待下一期中班关于

“社会发展”的育儿沙龙分享吧


END



供稿:大班年级组

编辑:陆昕瑜

审核:幼儿部主任室

建青幼儿部
建青实验学校幼儿部公众号。在这里,我们向您推送关于建青幼儿园的相关信息。欢迎关注建青幼儿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