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一部,讲述的是一位名叫哈利波特的小巫师发现了自己的魔法天赋后,去霍格华兹魔法与巫术学院就读一年级的经历。在朋友的帮助下,哈利与杀害了自己父母并企图东山再起的黑巫师伏地魔对峙。这部小说是罗琳的处女作,本书赢得了大部分由儿童评选的英国图书奖项,并荣登过《纽约时报》畅销小说排行榜的榜首
哈利·波特出生才1岁的时候,伏地魔在高锥客洞用“索命咒”杀害哈利的父母詹姆·波特和莉莉·波特。佛地魔未能成功杀死哈利,只在他的额上留下一道闪电形状的疤,自己却因咒语反弹而死亡消失。哈利在母亲的保护下逃过一劫。
鲁霸·海格奉霍格华兹校长阿不思·邓不利多的命令,把襁褓中的哈利交给了哈利的“麻瓜”亲戚,姨妈佩妮·德思礼和姨夫威农·德思礼。他们生活在萨里郡的小惠因区水蜡树街四号,他们有一个宠坏了的儿子达力。德思礼一家极其厌恶行为怪异的人和魔法,所以他们并不喜欢哈利,不仅对哈利隐瞒他的身世,扭曲他父母的死因,甚至把楼梯下肮脏的、布满蜘蛛网的碗橱作为哈利的卧室。
哈利在11岁生日的一周前,收到霍格华兹魔法与巫术学院入学通知,威农姨丈和佩妮阿姨不想让哈利看到信,但是信件却越来越多,并且以各种方式进到屋里,最后威农姨丈决定逃到乡下躲避信件。但是海格最后还是找到了他们,告诉了哈利他父母的情况并且把信转交给他。隔天,海格带哈利去斜角巷买齐上课用品,同时到古灵阁帮邓不利多领走一个神秘小包裹。哈利回家前得到一张从伦敦国王十字车站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出发前往霍格华兹魔法与巫术学院的车票。
在伦敦国王十字车站,哈利认识了卫斯理一家人,他们好心告诉哈利进入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方法,也和荣恩成为好朋友。在火车上,哈利再度遇到跩哥·马份和他的同伴文森·克拉和葛果里·高尔,哈利拒绝与傲慢的跩哥一伙,两人就此结下梁子。哈利也遇到了帮奈威·隆巴顿找蟾蜍的妙丽·格兰杰。
分院仪式时,分类帽认为哈利进入史莱哲林会有一番成就,但哈利却一直默念著‘不要史莱哲林’,最终分类帽把他分到葛来分多学院。荣恩和妙丽也被分到葛来分多,后来哈利和荣恩跟妙丽最后变成死党,而马份、克拉、高尔被分配到史莱哲林。
开始上课后,哈利很快就和赛佛勒斯·石内卜教授互看不顺眼。在飞行课的意外之后,哈利意外被麦教授选为葛来分多魁地奇球队的搜捕手,并且帮葛来分多赢了两场比赛。第一场比赛有人暗中施法想要把哈利从扫帚上甩下来;而第二场哈利破纪录在五分钟内抓到金探子,结束比赛。圣诞节时,哈利收到一件隐形斗篷和一封匿名信。他在城堡中发现了意若思镜,在镜中看到自己的父母。
哈利、荣恩、妙丽和奈威偶然发现了锁在霍格华兹三楼右边走廊里、名为毛毛的三头地狱犬,猜出海格领出的小包裹放在哪里。又因海格不小心讲出尼可·勒梅的名字,让他们推测出包裹里的东西就是魔法石。哈利三人认为石内卜教授可能会去偷魔法石。最后从人马翡冷翠口中得知是佛地魔想要得到魔法石,因为魔法石可以让佛地魔长生不死。
哈利、荣恩和妙丽想阻止石内卜偷取魔法石,进入三楼走廊的活板门,通过层层关卡。最后,哈利一人进入最后的房间,却发现真正想要偷取魔法石的竟是奎若教授。哈利无意中取得魔法石后,寄居在奎若教授体内的佛地魔与哈利对话,逼迫他交出魔法石。最后在打斗中,奎若变成灰烬,佛地魔消失了,哈利因为疤痕的刺痛而昏厥。阿不思·邓不利多来探望时,告诉他为了防止佛地魔再来偷魔法石,魔法石已经被销毁。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部作品用第三人称叙述,告诉小读者们无论苦难有多么令人恐惧,爱和友谊可以战胜一切。也告诉小读者,面对逆境,尽管恐惧,采取行动才是勇敢的真正标志。
爱这个主题贯穿在哈利波特系列的各本书里。从叙事的一开始,《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就展示了爱的力量。哈利能够幸存下来,逃过伏地魔的杀咒,这直接源于他母亲的爱。莉莉·波特为了拯救儿子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赋予了哈利一种神奇的保护力量,使他免受伏地魔的诅咒,几乎摧毁了这位黑暗巫师。正如邓布利多教授所言,伏地魔无法理解爱,尤其是与自己黑暗力量的强大相比,因此当涉及到莉莉的牺牲时,他完全被吓了一跳。哈利自己的爱和被爱的能力是他与伏地魔区分开的关键特质,也确保哈利永远不会被黑暗艺术所引诱。哈利对父母的爱让他充满了坚定的决心,要打败伏地魔,反抗与黑暗艺术有关的一切,因此,哈利拒绝被分入斯莱特林学院。哈利的爱的能力还为他赢得了一群朋友的支持,这是伏地魔永远无法与之匹敌的。
这本书中讨论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主题是选择和自由意志。从书的开头开始,罗琳描述了哈利和伏地魔之间许多离奇的相似之处:他们的双胞胎魔杖,他们与蛇的联系,甚至他们外貌的某些方面。在某些方面,哈利似乎注定要追随伏地魔的脚步,这一命运最初打算将哈利分到斯莱特林学院中得到了体现。然而,当涉及到自己的未来,特别是意味着要追随那位杀害了他父母的黑暗巫师所铺下的道路时,哈利拒绝扮演被动的角色。因此,哈利不接受分院帽的决定,拒绝被分到斯莱特林学院。正如哈利所展示的,每个人都有通过重要和不重要的选择来改变自己生活方向的机会。一个人所做的选择决定了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英国导师:Ms.Kiran
伦敦大学英语文学荣誉学士,伦敦大学学院教育政策研究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