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贺照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人民”语汇的历史与观念承载

文摘   2024-12-25 20:28   广东  

12月4日下午,我系中国史系列讲座第五十一讲在珠海校区海琴6号C203讲学厅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人民”语汇的历史与观念承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贺照田研究员主讲,李大海副教授主持。我系万忠娟书记出席本次讲座,第九期青马班珠海校区成员及其他学生共同参加学习。


讲座伊始,贺照田老师表示此次讲座是从结构性的视角讨论1949年建国前后中国“人民”的问题,具备特殊性。本次报告的主体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及建国初“人民”观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国中建构的过程,以及其产生的历史-观念过程。




1

一、两个例子的引入: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语汇的突出位置

贺老师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中华民国”、“中华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语意重点的区别。“中华民国”的语意实质或英文表达“Republic of China”和“中华共和国”没有差别,但汉语语感下“中华民国”比“中华共和国”更强调“国民”拥有国家“主权”,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则比“中华民国”更突出“人民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蒋兆和的画作《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的观念——画面主体是一个工人和一个农民,两者代表了画面下方的人民群众。

第二个例子则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毛泽东画像中“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后经斟酌后被删去)。贺照田老师阐释,这一事例体现出新中国成立时,国家领袖的画像似乎只有写上“为人民服务”才能把领袖的本质传递出来。

贺照田老师通过这两个例子,说明建国时期“人民”在人们的感受中所占据的突出位置:“人民”直接撑起了这个国家,以及领袖的重要性在于他能最好地“为人民服务”。



2

二、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

双向辩证的启蒙关系

由于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并不出身无产阶级,要真正成为一个拥有彻底革命性的共产主义者,就必须在情感、经验、心理上向工人阶级看齐——他们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理想关系不是一种单向的启蒙关系,而是双向辩证的启蒙关系,即知识分子一方面启蒙工人阶级掌握马克思主义并激发其阶级自觉,同时需要对照工人阶级进行自我反省与改造。

正是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自我感、社会感差异,决定了前者和中国社会之间是单向输出,而后者积极寻求两者间良性辩证互动,发展出有效互动-召唤机制。

3

三、抗日战争时期阶级分析的新范式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主义运动认定革命力量的社会范围大为扩展,认为工人阶级之外的大部分社会阶级都有或强或弱的革命性。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者不再只是一般性地宣传、灌输、启蒙工人阶级之外的广大阶级,而着眼于挖掘其身上的革命动力,寻找最能打动、调动他们的互动形式。贺老师指出,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突破了二十年代中叶前单一社会经济角度的阶级分析,和对人们社会心理的过于直观、过于逻辑推想的理解,而同时从动态的历史、政治、文化、心理把握阶级斗争问题,进至把这些认识进展有效落实为具体实践能力。

这一理解突破让中共建立起充分扎根中国社会的政治感、实践感。新的情感-意识-心理-价值感生成,中国社会下层阶级开始苏醒,开始正视自身阶级经验、情感和价值感,同时超越自身原本经验,形成新的情感和价值意识,形成抗战后相当一段时期人们使用“人民”一词时的语用感觉。使用“人民”而不是“阶级”更能表达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热情、对未来中国的乐观与憧憬,同时唤起踏实感、认同感、责任感和自豪感。


最后,李大海副教授进行总结,此次讲座启发了个人对“两个结合”更为深入的理解,提出可以和前苏联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建国初内部整合和外部压力的因素。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1

2

文案:缴心一

摄影:刘翎

排版:罗惠蓝

初审:胡婉茜、李大海

复审:吴滔

终审:万忠娟

中山大学珠海历史学系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院系信息推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