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就诊时,采血检验是最常见的措施,有一种血液检查抽血量比较大,还需要不同部位多次抽血,很多患者会质疑,今天为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是血培养?
血液培养是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最重要的检查之一,是诊断血流感染、菌血症的金标准,血流感染(BSI)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循环,一过性、间歇性或持续性存在,并释放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高热、寒战、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疹和神志改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引起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且病死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包括菌血症、脓毒症、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血液培养呢?
寒战或发热初起时采集,抗菌药物应用之前采集最佳。血液培养采集指征一直存在误区,认为体温≥38.5℃才可以进行血液培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规范》规定,可疑感染患者出现以下任一指征时,可考虑采集血培养:
a.体温>38℃或<36℃;
b.寒战;
c.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计数>10.0×109/L,特别有“核左移”时)或减少(计数<4.0×109/L);
d.呼吸频率>20次/min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2 mmHg;
e.心率>90次/min;
f.皮肤黏膜出血;
g.昏迷;
h.多器官功能障碍;
i.血压降低;
j.炎症反应参数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1,3-β-D-葡聚糖(G试验)升高等。
成人每次应采集2套-3套,每套从不同穿刺点进行采集,一套血培养即为从同一穿刺点采集的血液标本,通常分别注入需氧和厌氧培养瓶。2-5d内无需重复采集。如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应重复采集多套。成人每瓶采血量为8ml-10ml,禁止过少或过多,会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结果出现。并且采血套数不足,会直接影响到阳性率。婴幼儿及儿童采血量不应超过患者总血量的1%,儿童通常仅采集需氧瓶。
如果血培养检出细菌或真菌后,实验室会根据实际情况评估,选择合适的药敏方案,辅助临床及时调整抗菌药物。
供稿: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范笑天
编辑:宣传科
一审一校:刘献军
二审二校:刘瑞芳
三审三校:郭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