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简称传单,是由EB病毒(EBvirus,EBV)感染引起的细胞学上以淋巴细胞良性增生伴形态变异为主要表现的自限性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疾病。此处的单核细胞并不是真正的单核细胞,而指单个核细胞。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在此疾病中的单个核细胞只有淋巴细胞,统称“异淋”。下面我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传单”。
EBV是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EBV属疱疹病毒科,是一种双链DNA病毒,病毒呈球形,由核心、壳体、衣壳组成。
EB病毒主要经口鼻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也可经飞沫及输血传播。儿童多通过被亲吻、与感染者共用餐具等感染,因此也称为“亲吻病”。
人群普遍易感,6岁以下幼儿患本病时大多表现为隐性或上呼吸道感染等非特异表现。15岁以上感染则多呈典型发病。人群中EB病毒感染非常普遍,90%以上的人感染过EB病毒,并成为终身病毒携带者。
IM由EBV感染所致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目前更多认为是一种免疫性疾病。EBV通过包膜糖蛋白gp350/220与 B淋巴细胞表面补体受体CR1(CD35)/CR2(CD21)结合进入B淋巴细胞,并在被感染的B淋巴细胞内不断增殖,促进B淋巴细胞多克隆活化,细胞膜发生抗原性变化,诱导机体免疫反应,刺激CD4阳性T淋巴细胞产生辅助性T细胞(Th)型细胞因子,激活自然杀伤(NK)细胞和CD8阳性T淋巴细胞,产生EBV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即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他们能杀伤和抑制EBV感染的B淋巴细胞的增殖,使IM临床症状逐渐消退,因此绝大多数IM病例呈良性自限性过程。这一过程中CD4阳性T淋巴细胞大量消耗,免疫辅助功能降低。
a. 血常规中淋巴细胞比例增多,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
b.嗜异性抗体检测;C.EBV抗体检测;d.EB病毒DNA检测。
其中异型淋巴也称反应性淋巴,形态表现多样,Downey于1923年描述了该类细胞的形态,并将其分为以下三型;I型(泡沫型或浆细胞型)、II型(不规则型或单核细胞型)、III型(幼稚型或幼淋巴细胞型)。
发热、咽颊炎、淋巴结肿大为典型的三联征,也可有肝脾大、皮疹、眼睑浮肿等。
IM 为良性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1)一般治疗包括急性期应注意休息,如肝功能损伤明显应卧床休息并按病毒性肝炎给予护肝降酶治疗。
(2)不推荐常规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更昔洛韦等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多聚酶、终止 DNA 链的延伸而产生相应抗病毒作用。抗病毒治疗可降低病毒复制水平和咽部排泌病毒时间,但并不能减轻病情严重程度、缩短病程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情重、进展快或有并发症者可进行抗病毒治疗,热退后可考虑停用,并发脑炎者可适当延长至 2~3周。
(3)抗菌药物的使用方面如合并细菌感染,可使用敏感抗菌药物,但忌用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以免引起超敏反应,加重病情。
(4)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方面如发生上气道梗阻、脑炎、脑膜炎、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的重症患儿,短疗程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明显减轻症状,泼尼松1mg/(kg·d)(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60 mg)或等效激素。
(5)防治脾破裂,应避免任何可能挤压或撞击脾脏的动作。限制或避免运动,由于 IM 后脾脏的病理改变恢复很慢,因此,患儿尤其青少年应在症状改善2~3个月才能剧烈运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动作要轻柔;注意处理便秘;应尽量少用阿司匹林降温,因其可能诱发脾破裂及血小板减少。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为1-2周,多数预后良好,部分患儿会复发,重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当孩子出现反复发热、咽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肿大时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供稿: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李园园
编辑:宣传科
一审一校:刘献军
二审二校:刘瑞芳
三审三校:郭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