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创新:“执前拍卖”财产处置新模式!

学术   2024-08-20 12:39   山东  
如何保障债权人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实现胜诉权益?如何给予债务人合理的、可行的“重生”机会?如何从源头治理执行难,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近日,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在全省首创“执前拍卖”财产处置新模式,促使一案涉房产在执前阶段,以人民币4494.99万元的价格公开拍卖,积极主动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案例简介

“没想到‘执前拍卖’财产处置新模式如此神速,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将抵押物挂拍!”债权人厦门某银行相关负责人由衷地感叹道。
2024年6月下旬,债权人厦门某银行向湖里法院提出因债务人厦门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李某等人未偿还到期的抵押贷款,拟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对抵押房产进行处置。
“我们很愿意配合处置抵押房产,但是我们毕竟是厦门知名企业,一旦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必然影响企业信用,使企业经营更为艰难,能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我们想想办法?”提到此事,债务人也向法院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考虑到债务人用以抵押的房产价值能够基本清偿到期贷款,本着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兼顾执行成效及对企业信用的维护,湖里法院决定通过“执前拍卖”财产处置模式推动双方共赢: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和解,促成双方对案涉1000余平方米房产的处置参考价、处置成功后的房产交付方式、款项划转等达成一致意见,并由法院在执前程序中通过湖里法院司法拍卖平台对案涉房产进行挂拍。
那么,究竟什么是“执前拍卖”财产处置模式?该模式有何效用,是否安全呢?

何为“执前拍卖”财产处置模式?

即对当事人愿意配合处置的案件,组织双方进行协商,以财产的市场价格作为参考,促使双方就财产处置形式、挂拍价格等达成一致意见,由法院在执行程序前直接通过司法拍卖平台对财产进行处置,不再进入执行程序的财产处置模式。

该模式有何优点?

省钱:从“要花钱”到“省点钱”
执行案件很多时候就是一本锱铢必较的经济账。传统的评估拍卖将产生评估费、拍卖费等费用,“执前拍卖”财产处置模式可有效实现了财产定价“零佣金”、司法拍卖“零成本”、财产变现“零负担”,减少了当事人处置财产的成本,将每一分每一厘拍卖所得都用于债务清偿。
省时:从“强制执”到“执前督”
以往,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将经历立案、登记、分流、查封、腾退等多个步骤,处置时间较长,“执前拍卖”财产处置模式则可为案件“加速”,减轻当事人诉累,更为省时省力。
同时,该模式将部分案件化解在执前阶段,使得执行干警能够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加复杂疑难的执行案件中,优化司法资源,更好践行“简案快执、难案精执”的执行理念。
省信用:从“要我还”到“我要还”
“执前拍卖”财产处置模式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和“信用修复”工作的能动结合。在现代社会,信用是一个人、一家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信用的破产将影响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案件通过“执前拍卖”财产处置模式顺利化解,将不会对债务人的征信产生影响,相关的网络平台的信息中也不会存在其作为“被执行人”的信息,更有助于债务人从逃避执行转变为自动履行,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该模式安全吗?

安全! 进入该模式前,法院会对分歧较小、矛盾较弱的纠纷,先行组织双方进行和解。对于那些有偿还能力的债务人,为避免财产转移,会根据情况进行执前保全、督促履行,先控后督,以控促督。
进入该模式后,所拍卖的财产将统一在法院官方拍卖平台上拍,不采用债务人自行拍卖的方式,拍卖全流程都将在法院的管控下进行。
期间,若出现债务人不配合处置的情况,将马上启动强制执行程序,依法对被执行人及其财产采取执行措施。

声明:本文内容转自“湖里法院”公众号,由“最高判例”公众号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最高判例
法槌之下,是非曲直,毁誉忠奸!研析裁判规则,解决争议难题。
 最新文章